今年准备上大学,想了解考研都需要做哪些准备与考研流程(复试面试什么的)?

房凌


首先你得知道 考研最基本的几个问题

了解常识

1、对四六级是否有要求

没有要求。六级不过绝对不影响考研,但是有些学校规定四级不过不给学位证,不过多数学校都不是以传统的425为线的,至少在我知道的几个“用四级成绩卡学位证”的学校中,都是以300多分为线的,想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四级应该没有300以下的吧。

复试中四六级会不会成为你的扣分项?不是扣分项,但如果你有,那么在跟另一个人同水平、让导师难以取舍的情况下,四六级证书就是加分项。

2、非全日制、全日制有什么区别?

1、学习方式不同

首先,全日制的研究生主要是指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在校区完成研究生的生涯,满足学校的毕业要求,便可以顺利毕业,同时也可以拿到学校赋予你的学业证。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便大不相同了,其实在很久之前,这两者录取方式都不一样,只是在前年,国家规定这两者进行统一考试。而非全日是指学生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去学校进行学习,凡是在规定期限内满足毕业要求的便可以毕业。但是报考这种类型的学生拥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即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毕业之后同样也可以拿到学业证书。

2、学制方面不同

二者最细微的区别首先是学制方面的,一般的全日制研究生只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便可以完成学业,而非全日毕业时间可能就要稍稍的延长一些,这也非常好理解,毕竟二者学习和吸收到的知识时间都是不一样的。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由于在工作日需要正常的工作,所以肯定是没有时间学习的,他们一般会选择在节假日去学习。最巨大的差别,小编认为便是学费方面了。一般全日制的学生在1万元左右,而非全日制的,则需要几万元。

3、奖学金不同

这两者之间还有更多的差别,比如说在奖学金方面,很多人都希望到了研究生之后可以获得更高一些的奖学金,但是如果你报考的是非全日制的,那么这个希望肯定是会破灭的,因为目前各大学校是不设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而且在住宿方面,非全日制的学生也是不能够到本校入住。需要自己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住,这也需要一笔资金。但是全日制的同学就可以住在学校,也能够享受学校的奖学金或者是助学金。

3、国家线、自划线、复试线

简单来说,国家线就是国家划的线,自主划线是教育部审批的部分招生单位(34所)可以根据本单位招生情况自主决定考研复试分数线,而不必参照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复试线:除了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其他招生单位还要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当年招生人数、报考人数、过国家线人数及复试人数比例等确定各自的考研复试线。

总的来说,国家线是最低复试线,各招生单位的复试线肯定比国家线高或者持平,但一般不能低于国家线。考生成绩单科和总分都过复试线,意味着可以参加复试。如果单科、总成绩都没过线或其中一项不过线,就没有资格参加复试,但是有调剂的可能性。

4、专硕、学硕、两者有何区别

1.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2.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性硕士的不足而新增的一种硕士,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3.招生考试不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十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

知道了这个我们再来看看考研需要准备什么或者说流程

用几张图说明

关注私信我还有个人收藏的考研资料赠送哦


青杉先生


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90后的我扎心了···


我想说的是,今年才上大一,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足以见你真的很优秀、很上进。为你点赞!

鉴于我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基本情况,你的本科学校好不好,你自身的实力怎样等。


那我就暂且定位你是一个普通院校的一名普通的学生来说啦。即使不能精准定位,但通过这些分析,你是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了。



选择一:三年后想进入一所双一流院校


目的:不管你是出于希望继续深造,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还是想要那一个双一流院校的毕业证书等理由。反正,最终目的是→上双一流院校的研究生。


一、情况分析:

1、自身期待→因为现在你是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学生,如果你想三年多后想考上985、211院校的研究生,那么在接下来的三年多里,你必须好好努力学习。


2、院校现状→全国双一流的院校就这么多,好院校大家都想进去,而全国优秀的人比双一流院校可是多了不知多少倍,僧多肉少是常态。


3、人才现状→优秀的人本身就比你优秀,在大学这几年人家要是还比你努力呢?

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这样的人。就问你,佩服不佩服!害怕不害怕!!

现在,被保研的优秀的人还越来越多。



二、心态


1、好心态

我们心态好,我们乐观,我们努力,我们也是可以成功的是吧。

莫扎特,知道吧。你知道他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知道他被称为神童。5岁作曲,6岁首次登台公开表演,10岁创作出了相当多的曲子。


厉害吧!望尘莫及吧!所以,人比人,气死人。我们要摆正心态,正确的认识自己,知晓自身的真实状况,按照自己的步调前进就好了。


2、努力


1%天赋+99%努力=天才


你知道神童莫扎特背后付出过多少努力吗?他会告诉你,我不是神童,我是经过搏命的训练才有这个成绩的吗?


神童莫扎特3岁学作曲,4岁学琴,到6岁他的总练习时长已超过了3500小时。


欲带皇冠,必承其重。所有的功成名就,背后都有常人所不能的努力。


回忆一下自己三四岁的时候, 不是在玩泥巴,就是在玩泥巴的路上……


如果我们想做成一件事,只要你能坚持训练,或许我们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三、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你要好好学习专业课,成绩要很漂亮,你考研的时候专业课这块就会比较轻松,面试的时候较高的专业水平,也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考研分数高,你还可以顺便把一等奖学金也拿了。嘿嘿~~~(我是俗人,比较俗气)


再次,你的英语要好,最好在考研之前就把四六级过了,英语口语不说完美,但是做到标准。这样你考研的英语也会比较容易拿高分,复试的时候,英语面试对你来说不是拦路虎而是加分项啊!!!


要知道,很多时候一分愁死人啦~~~


再次,你在本科的专业知识很扎实,最好能够发几篇有水平的小论文,都是你的加分项。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也是你态度的证明。你要是还想读研之后,继续读博,这一项更是必不可缺了。


最后,培养气质,自信但不张扬,注重自己的仪态。一个人的精气神很重要,想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而气质这种东西又非一朝一夕就可有的。


要想获得好东西,就得付出得更多一点,是不是。


只要到时候初试过了,你有上面这些,去复试,老师完全不会因为你是普通院校的学生而怎样怎样的。老师们只会想怎样把你收到自己门下!那时候,你就是个香饽饽!!!我滴个神啊~~



选择二:三年后打算进入一个普通院校


目的: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理由,工作需要,提高学历好挑对象等等。反正就是不挑院校,只想拥有一个研究生文凭就好。



一、情况分析:


1、自身期待→现在你是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学生,想三年多后打算上一个普通院校,然后顺利毕业,拿到研究生文凭。


2、院校现状→全国普通院校比双一流院校要多,招的人要多,难度要低,学历含金量要低,但要知道的是:现在,也只是本科较普遍,没有研究生遍地走,是吧。普通院校每年招收的人数也有规定,也呈僧多肉少的状态,只是对比双一流院校的竞争力度有所减小。


3、人才现状→很优秀的人基本都去上一阶梯竞争了,这里留下的差不多都是与自己水平旗鼓相当的对手。你只要在这一阶梯里面保持上游水平,你就可以达成所愿了。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有很多普通院校被保研的名额也越来越多了。



二、心态


1、好心态


我们心态好,我们乐观,我们努力,我们坚持就能成功。


不要大意失荆州!你不要想着这梯队难度降低,就可以随意糊弄。要真那么轻松,为什么现在没有呈现研究生是狗,博士生遍地走的状态。是不是?所以,我们该做的还是要继续做的。


2、努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怕想喝一口水,你不动的话,渴死也喝不到,是不是?


如果我们想成功上岸,那么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


你反驳:那我那个天天打游戏还挂科的大表哥就没咋学习,就那么随意一考,也上了一所普通院校的研究生······


行~大哥,你说的对。那你敢确定自己到时候也有神力加身吗?


那我还期望我的学校能像别人的学校那样优秀,凭自己的努力升上重点,这样我就自动升级了呢!!!幸运的人有,但其中有你的概率太低了。



三、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虽然,难度降低了,但是该努力的还是要努力的。


首先,还是要好好学习专业课的,成绩就算不漂亮也尽量别挂科,你总不想因为挂科,被面试老师当众问吧。专业课好,节省复习时间,考研分数高,可以顺便将一等奖学金囊括下来,是吧。嘿嘿~~~你可以这么想:我考高分就是为了拿钱!!!


再次,英语还不错,最好在考研之前把四级过了,英语口语达到听得懂,能说。要保证到时候考研的英语能过线,复试的时候,英语面试总不能跟听外星语一样撒。


最后,跟上面一样,还是注重自己的仪态。初次印象难以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很重要,气质需要时间才能拥有。


才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先不要着急,你们可以先好好体验一样大学生活,再做下一步打算。


考研这件事离你们还有点遥远,你们现在就准备考研事宜。你们真的是想把90后的我们拍死在沙滩上吗???


再普通的人,也会在一生中某几个节点上隆重登场成为主角。


加油~~~

可以关注我哟


莫正经


首先是确认院校,确认专业,等待院校招生简章发布,九月份的时候可以预报名,十月份正式报名,十一月份进行现场审核或者线上确认,12月底进行初试,次年2月中旬出笔试成绩,4月份就可以开始复试和调剂,6月份等待通知书,9月就可以准备开学了。


考研自习室


对于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当前的重点在于建立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如果有明确的读研计划,应该首先关注于基础学科的学习,然后在大三期间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考研计划(目标学校和专业)。当然,考研早做准备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当前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早做准备会有更大的成功几率。

考研需要准备的具体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学、外语和政治,另一部分是专业课知识,不同专业在具体考试科目上也会有所区别,比如有的专业(管理类居多)就不考数学,对于一部分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来说,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当然,对于更多的专业来说,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数学成绩对最终的考研结果也有比较大的影响。由于数学需要考察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所以复习时间也相对要更长一些,如果在大一和大二期间能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后期的复习压力。

外语的学习也需要注重日常的积累,由于研究生阶段通常需要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撰写,而对于外语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研究生考试也比较重视考生的外语能力。外语的考核除了有笔试之外,在复试环节往往还会安排口语面试环节,所以考生也要注重口语交流能力的锻炼。

由于大部分专科课程会在大三开始,所以在大三期间要重点学习专业课知识,学习专业课一方面要重视初试的科目,同时也要注重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面,因为复试往往更关注于考生的知识面。另外,对于一些特定专业(计算机类)来说,也要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IT人刘俊明


哈哈哈,才上大学都准备考研了吗?这也太早了吧。我简单和你说一下需要准备什么吧,我刚好今年刚考上研究生,对于考研过程还历历在目,地狱般的考研狗生活呀。🤣🤣🤣

首先呢,网上有很多说考研知识的视频,这个视频不是指讲数学,英语等之类课程的视频,而是一些讲考研规划的视频,告诉你考研专业选择,学校选择,时间规划这类的。网上最火的就是张雪峰老师了,个人觉得张老师的课可以听听,毕竟你还是个考研小白,可以听听他的课了解一下考研流程。至于其中一些他的价值观输出,还有一些搞笑段子,就听听就好了,不要太认真。

其次,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每年在圣诞节前后进行。持续考两天,有的专业三天或者一天就结束了,当然大部分都是两天。第一天考政治和英语。第二天考数学和专业课。所以呢,考研你就要准备这四门就行了。现在题主才上大学,能准备的就是好好学英语和数学(如果你的专业要考的数学的话)。现在把基础打好了,后面准备考研就没那么辛苦了。至于政治是最没必要提前准备的,因为就是背了忘,基本上考研学生都是考前三个月或者四个月才开始准备政治的。(顺带提一句,政治跟肖秀荣老师就对了,不知道题主考研的时候肖爷爷还在不在考研江湖,毕竟他年纪大了,说不定退休了到你的时候)专业课跟着大学老师好好学就是了。

然后考研的时间线的话,大部分同学都是大三开始认真准备考研。大部分都是大三下学期开始,然后大三进大四的暑假是关键,很多学生都是那个暑假留在学校备考,毕竟一开学就九月了,离考研也就三个多月时间了。所以,把握好暑假到12月这几个月时间很重要。(当然不排除某些学霸三个月考上985的)

最后再说说复试吧,复试一般三天。第一天到学校报道,第二天笔试,第三天面试和体检。笔试就是考专业课,不过和初试的专业课不太一样。面试就是英语面试和专业课知识面试。(所以说英语啊,跨不过去的坎😂😂,现在好好练口语吧)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生说有些学校复试很黑,这个可以去知乎上看看,有哪些考研名声好的或者不好的大学,知乎上都有回答,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总结了,敲黑板画重点,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能保研最好了!!!建议题主还是好好学习,了解保研需要哪些资格,然后好好准备保研。考研很痛苦,竞争压力也大,而且实力与运气并存。所以能保研就不要考研,最后祝好运👻👻


郭同学123


数学的话,张宇的课是真的好,还有很多老师的课程都很好。

总得来说,线代看李永乐配套他的辅导讲义,概率王式安和张宇的特别是张宇卷积公式会了的话锦上添花,高数就选汤神和张宇了,最好买本复习全书和18讲。

这些人的课我都在公众号“考研好资料”获取,保存在网盘看就行。

政治前期看徐涛强化做1000题,10月份买它那个冲刺背诵笔记,熟读,不用背哈。然后再做一遍1000题马原毛概部分。大题直接背肖四肖八,重点背肖四,70分左右没问题

英语直接听唐迟的阅读课注重1011两年的真题,他会着重讲技巧,语法这东西个人感觉想考60左右稍微看看就行,作文就背王江涛石磊鹏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