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犬馬,玳瑁盞

聲色犬馬,玳瑁盞

聲色犬馬,玳瑁盞

​今天介紹幾件很有意思的藏品,吉州窯的“聲色犬馬”玳瑁盞。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市,隋至宋稱吉州,故名。吉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不僅融合了中原的制瓷工藝,還將吉州的人文情趣繪於瓷上,並在造型、機理上有新的變化,使當時的中原乃至歐洲、中東的王室貴族愛上吉州瓷。正如清人藍浦《景德鎮陶錄》所云:“江西窯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

聲色犬馬,玳瑁盞

吉州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產品豐富。按胎釉可分為青釉瓷、乳白釉瓷、綠釉瓷、黑釉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裝飾技法分為木葉、玳瑁、灑釉、剪紙、貼花、剔花、印花、彩繪、劃花、堆塑和絞胎等,變幻無窮。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聲色犬馬,玳瑁盞

吉州窯晚唐時以燒造醬褐、乳白釉為主,北宋增加了黑釉瓷。黑釉瓷又稱為“天目瓷”。它可以讓天然黑色塗料產生精妙的窯變,猶如雲霧、細雨、蘆花、玳瑁、虎皮或各色火焰,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的追求和敬畏。

聲色犬馬,玳瑁盞

常用的裝飾類型有剪紙貼花、彩繪、灑釉、剔花、刻花、劃花、木葉貼花和素天目等,其獨創的“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飲譽中外。而“油滴”、“兔毫”、“灑釉”“虎皮天目”等窯變色斑更是黑釉瓷中的名貴品種。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聲色犬馬,玳瑁盞

吉州窯獨特多彩瓷塑技藝也頗具盛名。各種瓷塑包括有人像、牧童騎牛、雞鴨、牛、虎、象棋、瓷珠等,是陶瓷工藝上值得繼承和發揚的珍貴遺產。

聲色犬馬,玳瑁盞

吉州窯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是很重要的商品了。如今,在世界很多博物館和收藏家的圈子裡,更是擁有極高的地位。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聲色犬馬,玳瑁盞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美品大賞1:吉州窯灑釉狼犬


聲色犬馬,玳瑁盞

傳說狼犬是由狼和犬雜交而成,最初都是非人為的自然產物。不知從何時起,就逐漸的與人為伍了。

聲色犬馬,玳瑁盞

這件宋代吉州窯灑釉狼犬,呈蹲立吠叫狀。觀其昂首挺胸,二目炯炯,兩耳直豎,蓄勢待發。

聲色犬馬,玳瑁盞

作品高9釐米,最寬處5.5釐米。全身通施黑釉並灑褐色斑點,釉面滋潤,窯變精妙。

聲色犬馬,玳瑁盞

頭部雕刻生動,眼、耳、鼻、舌、牙、鬃毛無一不精。整體身軀勁道十足,蹲立於蓮花臺之上,可見其地位之尊崇。

聲色犬馬,玳瑁盞

胎體含砂量大,胎質粗松呈米黃色,似陶非陶。底足不太規整,似是先模壓,再在圈足內壁用刀隨意刮削而成,故底部有高低不平的壓印痕及刮削痕,線條生硬,稜角分明,不成圈形,這也正是吉州窯的特徵之一。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美品大賞2:建國後吉州窯虎皮釉狸貓


聲色犬馬,玳瑁盞

這件建國後仿燒的吉州窯虎皮釉狸貓,造型生動,如臥似撲,亦靜亦動。

聲色犬馬,玳瑁盞

貓在古代擁有重要的地位,西漢的《禮記》中曾記載,“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看來西漢人養貓不僅因為其能捕鼠,還把貓當做神物來祭祀。

聲色犬馬,玳瑁盞

器物高8.5釐米,長18釐米。

聲色犬馬,玳瑁盞

通體施虎斑釉,釉面窯變自然,呈現出狸貓的毛色變化。

聲色犬馬,玳瑁盞

然後再用剃劃等技巧於釉面,將貓的毛髮等裝飾描繪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體現了一種自由的生活狀態。

聲色犬馬,玳瑁盞

器物採用模製。底部無釉,修胎精細,居家陳設的瓷塑精品。

聲色犬馬,玳瑁盞

著名的“狸貓換太子”的主角之一,就是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聲色犬馬,玳瑁盞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