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侦探”,无悔的付出——记默默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检验人

有这样一群人,从春节前到至今,近一个月时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直接和病毒短兵相接;他们不像医生护士那样冲在最前线,却与病毒进行着面对面的斗争,危险性不亚于一线医护;他们奋战在一条隐形的战线,却如高明的侦察兵,火眼金睛地检测出狡猾藏匿的病毒;他们把实验室当战场,不顾感染风险,一次次与病毒“亲密接触”,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有效、准确的数据支撑。他们就是兰大二院检验医学中心的检验医师们。

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扩散,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打响。领导班子成员迅速响应医院疫情防控号召,自上而下,团结一心,精心组织,应对疫情。在春节前对中心工作进行协调,按照医院放假工作安排进行了排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检验医学中心接到医院援鄂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刘玉梅主任检验医师,张卫军、刘伟婕和杨婧主管检验师主动请缨,愿奔赴武汉最前线投入到检验工作中去。李光迪副主任主动请缨,无偿承担应急值周的二线班,负责节日期间一切相关事项的协调。1月23日中午1:30分,中心接到全员停止休假通知,立即进行传达和动员,中心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在中心主任微信群、中心科委会微信群、全中心微信群中进行部署 ,分步开展应对疫情的工作。确保检验医学中心全天候24小时保质保量完成全院标本的检测任务!

医务处副处长兼中心副主任孟灵,安排协调中心工作人员,要求第一时间优先检测发热门诊标本。为发热门诊的诊断节约时间!节假日期间共检测发热门诊标本1379份。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的发热病房(隔离病房)迅速成立,在努力逐步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共检测发热病房标本310份。

孟灵还负责生物安全,她第一时间动员全体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生物安全指南、检测指南的培训学习,并实时制定出《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患者标本处理机防护要求》。对标本处理流程进行细化,在防护物资严重不足的条件下,预警存在的风险,防微杜渐,尽最大可能通过优化流程,利用有限的防护资源,实现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

兰大二院地处兰州市中心闹市区,核酸检测不仅关系到实验室检测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更关乎到医院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院长王琛亲自督导,多次对中心的PCR实验室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安全性进行评估,制定改造方案,加急施工,确保科学防护前提下,开展核酸检测任务。分子诊断室人员加班加点对两个工作区域的设备重新进行布局、搬运、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清理,力争尽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全体工作人员都有着极高的觉悟,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坚守岗位,用一颗颗坚强、无畏的心,默默无闻地投入到检测一线的工作中。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病人标本的检测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血、尿、便常规,CRP、核酸检测……情期间,检验人员除了每天承担的普通病房与门急诊病人的标本检测任务外,还要加急处理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病人的血液和咽拭子的检测,无论哪一类标本,都是病毒的聚集物,必须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标准操作才能完成。在标本离心、拔帽、加样、全自动仪器设备工作等过程中和呼吸道标本接种、涂片、菌种鉴定等过程中均可产生气溶胶,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污染。这对检验人员来说,气溶胶传播可能性相对较大,无论哪种操作,只要在实验室内,就有被气溶胶传播而感染的风险,即使是防护相对较为严苛的核酸提取与检测,也不无这种可能性。这种途径是防范的重点,也是检验人员必须做好防护的基本点和出发点。所以实验室生物安全是重中之重,也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检验中心也是医院感染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而身为检验人员更深知,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他人,保护了环境。

疫情非由我,全民渡时艰!保护人民健康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检验人是"疫情"的侦察兵,显微镜下寻病菌,核酸检测查病毒,他们用无悔的誓言,坚守在检验中心的各个岗位,精准检验,无怨无悔,及时地为临床医生诊断"新冠肺炎"提供第一手资料。正因为他们的坚守,为病例确诊提供了准确依据,为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检验人的神圣职责!是看不见的无名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