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侦探”李艳仙

战疫“侦探”李艳仙

汉川市疾控中心防疫科副科长李艳仙是一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业务骨干,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流行病学应急团队成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始终冲锋在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风采与本色。
  
  甘作坚守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的紧急任务,去年年底,她放弃了与亲朋团聚、乐享天伦的时间,毅然走上了防控一线。2020年大年初一,她和兄弟商量,谢绝了亲朋好友为其母亲“吊清香”,也未到母亲坟前去上一炷香。从新冠肺炎防控战役打响以来,她未曾休息一天,一直坚守岗位,不管白天还是深夜总有一系列的工作等着她,吃住在单位一连就是五十多天。

  因为汉川的地缘关系,面对疫情严重的复杂局面,她“一人顶二处”,既承担了全市疫情信息报告与审核、疾病监测、处理与报送工作,又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调工作。同时间赛跑、与潜力较劲,不断刷新自己的能力极限。她一边区分轻重缓急,第一时间把重大事项向领导报告,一边及时落实领导指示,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段时间她发的微信条数、接受的工作信息比过去一整年还多,接打电话的通话时长比过去一年还长,声音嘶哑了就喝几口水,手机打热了就换座机,但一直连轴转的是李艳仙铁一般的意志与身躯,一直陪伴她的是夜深时办公室内仍然通明的灯火与电脑屏幕,更是在不同岗位一起战斗的同事和领导们。

  勇作逆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流调工作极为关键,更要做实做细,需要从患者的生活轨迹和社会活动中,寻找出其他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在这个过程中,流调员们需要抽丝剥茧般地拼接碎片化信息,尽快找到传染源、摸清楚传播链,为阻断疫情蔓延赢得时间,同时构筑起控制疫情扩散的坚固防线。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奋战在第一线的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就是这样一群精锐的“侦探”,李艳仙就是其中之一。为准确摸排密切接触者,她迎“疫”逆行,走病房、访村组,总是冲在最前面,与病人面对面交谈,认真详细询问每一个细节,在提取病人过往的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流调报告、密接者调查追踪、溯源等打好基础。当同事问她与病人近距离接触会不会害怕时,她答道:“多少都会有一点,不能因为害怕就不去做,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疾控人的使命。”

  疫情严重时期,随时都可能会接到报告的可疑病例,即使深夜,她也要立马换上防护装备前往医院病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要求报告后12小时内必须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有时仅调查单就满满的5页,详细到患者发病前14天来的“吃、住、行”等行动轨迹,一次询问下来都得近1个多小时,防护服一脱,内衣都是湿的,回来还立马完成流调报告。

  1月26日,一例病例初次检测结果报告病毒核酸阳性,定为确诊病例,她立即和流调组成员前往汉川市人民医院患者所住病房,对病人及其家属、密切接触者等开展摸排工作。患者所住的感染科病房,存在很大的传播风险,在做好严密的防护工作之后,她们深入病房毫不迟疑沉稳应对,而且在处置过程中,敏感发现了一例密切接触者有可疑临床症状,第一时间转到辖区医院隔离治疗,成功地阻断了一个潜在隐形“流动病毒源”,减少他人感染风险。

  回到单位,她马不停蹄地开始撰写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上报,逐一梳理密切接触者的名单报告指挥部,待所有的密切接触者都安排到集中医学观察点,已是凌晨3点多。

  善作协调者

  疫情期间,信息统计这项工作非常复杂,方方面面的信息非常繁杂。李艳仙和信息组成员承担起全市疫情信息审核、上报、录入、汇总的任务。那时的她,可谓双机齐开、眼疾手快,一边是眼睛在手机屏与电脑屏之间灵活切换,一边是双手敲着键盘。这样的光景并非一时一日,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每天早上 7:00前仔细核实每例新冠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所在的乡镇,汇总全市截止前日24时疫情分乡镇分布。8:00先把核准的汇总信息报汉川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再把前一天晚上网报的病例信息报流调组和大数据组。9:00向孝感市疫情组上报汉川市疫情分析。9:20开始核实流调信息,收集各种信息,处理各项信息,完成信息统计表,往往为了一个数据,上下沟通,反复核查,耗费大量时间,确保数据准确。19:00收集各乡镇密接基本信息和管理情况,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常常工作至凌晨。

  屏幕闪烁,信息嘀嗒,从早到晚,昼夜无分,全神贯注,目不转睛,稍有不慎,就会刷屏。她必须打起120分的精神,逐个把每一条回复内容输入表格。长时间面对屏幕,眼睛灼痛,也顾不上滴上几滴滴眼液;脖子酸了,就临时站起来在办公室活动几下。长期的熬夜也使得本来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她一直以来咳嗽不止,经常是一边吃药,一边忙于工作,在反复的感冒中也从未休息一天。

  巧作破解者

  在工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力,想先一步、谋深一层,李艳仙做到于紧急时见真章、于细微处显功夫。

  她是这么说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她十分清楚,当前新冠肺炎患者返阳和无症状患者疫情的防控是一项全方位、长时间、大范围的系统安全工程,是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千钧重担,必须要准确预估的复杂性、艰巨性,做到通盘谋划、周密部署、落实落细。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面对国际疫情的严重形势,我市境外旅行和返回人员逐步增加,做好这类人员的调查尤为关键。她常常是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武汉和国外返汉留观点之间,严格把好第一道关口。

  如果说前段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上半场”的话,全市复工复产、学生复学就是事关决战决胜的关键“下半场”,其难度可想而知。3月23日,汉川市一颅内占位患者转至湖北省人民医院手术,3月24日常规采集咽拭子,3月25日,被湖北省人民医院检测为无症状感染者,接到反馈信息后,她立刻和湖北省人民医院沟通,并且和流调组同志开展细致的调查,第一时间筛查出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完成流调报告。

  说起防控期间的工作,她说对家庭有点愧疚,从2019年年底至今年3月下旬,从未回过家,尤其是丈夫也参与一线防控后,家里只剩下近80岁的婆婆还有孩子,有时连基本的生活物质也缺少。可她说:“我是一名普通的疾控工作者,我所做的是平凡的岗位工作,克服‘小家’的困难,来完成‘大家’的工作,无愧于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战疫“侦探”李艳仙,面对汹汹疫情,她是防控的坚守者;面对复杂局面,她是难题的破解者;面对部署要求,她是有力的执行者;面对使命职责,她是忠诚的担当者。

  “前路纵有万般险,破开荆棘迎朝阳”,在当前决胜新冠肺炎的关键时期,她永不懈怠、科学应对,以 “辛苦指数”换来全市的“平安指数”、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全部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