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电影《地久天长》主人翁的命运和电影《活着》的主人翁命运谁更悲伤?

缄默读书频道


肯定是后者。

《活着》无论是读小说和看电影,我都有一种不忍“读”下去和“看”下去的痛苦感,之后很长时间都沉浸在故事中不能自拔。最后,福贵身边的人都走了,凤霞走了,家珍走了,人生的淒凉感把所有的人几乎都压倒了,但生活还得继续,我们还要面对生活的苦难,勇敢地活下去。这体现了一种普通中国百姓经历生活磨难之后的精神吧!

《地久天长》更在于讲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故事叙述的主线不同,没有很长的时间跨度,矛盾主要集中在两家人因为孩子意外之后的友谊,在叙述时采用了一种流水式的静片方式,所以它带给观众的观感并不是相同的。

总的来说,《活着》本身的故事就惨,主线就聚焦了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所以悲伤的感染力就更强一些;《地久天长》聚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的主题不同,给人带来的悲伤点也是不一样的。

正所谓“悲伤着你的悲伤”,导演想展示怎样的悲伤,只要这个导演还比较靠谱,那观众感受到的悲伤点跟导演是会基本一致的。


长河视线


电影《活着》里老两口和女婿、外孙都在,可见张艺谋和余华对“活着”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但和小说一样,电影直面了有庆、凤霞的荒诞死亡,在声光影的渲染下,我一次又一次嚎啕大哭、捶问苍天。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活着》都给我一种难以承受的窒息感,这得益于悲喜两条线交织的规律性——福贵每每过得好一点了,下一刻必有灾难发生。电影中还体现为二胡背景音乐伴随着每一次事件的爆发而出现,所以声音一起,心就跟着吊起来了:福贵和家珍难受,你也难受,他们快乐了,你还难受,因为后面肯定有不幸。

《地久天长》则采用多插叙的方式用以交代情节,电影一开始,故事就已经被勾勒成型——一对失去爱子且丧失生育可能的夫妻,他们离开故土,选择彼此流放,收养了一个“星星”,这个星星很叛逆,没有给这对夫妇带来更多精神和情感上的慰藉(养子星星和沈浩这两个孩子在这部电影中几乎处于“失声”状态,有些遗憾,但从集中叙述这个角度来看,舍的倒也合理)。

导演王小帅
2019年2月16日,《地久天长》的 主演王景春、咏梅在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上夺得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而影片也借助获奖的东风在3月22日正式上映,最终赢得4520多万元的票房,对于导演王小帅而言,这已经是他最高的票房纪录,但是相对于影片建构“史诗性”的野心和当下电影市场的发展,这个票房数字还是略显暗淡的,不过,在口碑上,影片还是获得了相当多的好评,好多评论者都把该影片称为王小帅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
《地久天长》的确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用家庭的悲欢来反映时代的风云,用纵横的时空来展现历史的变迁,用冷静的镜头来呈现世态的冷暖,有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东方美学特征,然而,影片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够自然,影片既想保持艺术片的品质,又想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却没能较好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叙事方面有很多断层和缝隙。
导演有为一代人立传的清晰的意图,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伤痕”范式,带有一定的怀旧加诉苦的意味。主人公刘耀军、沈英明等人都曾是下乡“知青”,返城后进入工厂,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应该为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代人,为了还原时代氛围,影片将“严打”“计划生育”“下岗”“下海”“出国”等一系列的时代元素作为悬浮式的场景插入叙事之中,却没有形成真正有意义的戏剧冲突。因为影片中耀军和丽云的痛苦根源是刘星的意外身亡,而这次死亡事件跟这些历史因素并无实质的关联。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可以与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相提并论,《活着》中的意外死亡不止一处,且很多次的死亡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直接相关,比如其中儿子有庆的死亡,与本片中的主体事件较为相似,有庆是在参加集体活动时遇到区长倒车而死亡的,这个区长还是曾经跟富贵同生共死的兄弟春生,有庆的死亡跟当时频繁的政治运动相关,同时由于春生与富贵之间的一层关系,又增加了戏剧冲突的力度。而在《地久天长》里面,刘星是因为朋友沈浩非要让他下水,还因为伙伴的嘲笑而推了他一把,致使他溺水而亡,这件事与影片刻意营造的时代气氛并无关联,任何时代都有可能会发生,因此,影片中那一幕幕浮光掠影的年代戏场景就像是为了怀旧而怀旧的连环画片,并没有真正的将个人与时代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所谓的史诗性的建构也就只是保留了一种外在的姿态。
而且,要为一代人画像的愿望与人物形象的最终呈现存在断层。整部影片以刘耀军和王丽云为叙事主体,而且通过一次次事件的叠加造成他们二人“受难者”的身份,他们默默地忍受,默默地宽恕,默默地承受着命运与时代给予他们的不公平,认为他们身上具有承受苦难的坚韧力量、宽恕一切的忍耐力,这样的精神却与50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正的精神特质并不一致,有过知青经历的那一代人,见过风浪经过风雨,仍然能够执着地“相信未来”,除了忍受之外,他们应该是更具有进取精神的,不应该就这样一生都沉浸在个人的悲痛之中,几十年如一日的以受难者的形象悲伤度日。因此,我认为导演虽然想要表现那一代人的经历,却并没有抓住他们身上最为闪光的一面去呈现,而是以惯常的苦情戏的建构方法制造了一场场的悲剧,让他们一味去承受,让他们成为又一代的“富贵”,却并没有成为他们自己。
更加突兀的一点是其中刘耀军与沈英明的妹妹茉莉那突如其来的关系,让我们感觉耀军与丽云根本没有感情,只是因为失去了儿子,耀军怕丽云活不下去,才勉强陪着她,这样两个人看似动人的陪伴就成了一种讽刺。尤其是在耀军得知茉莉怀孕后,坚决让茉莉流产,并且说如果生下来会对不起三个人,有人认为他忍痛放弃了自己亲生的孩子,这样就很伟大,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这种伪君子非但不伟大,反而让人感到面目可憎。如果真这么伟大,就不应该接近茉莉,多年后的相见为什么会约在宾馆的房间里,又为什么不敢告诉丽云,这本身就暗藏着他的隐秘心事,不管他是对茉莉有情也好,私心里要报复沈家也好,这么做都是非常猥琐的。当别人怀孕的时候,他突然高尚起来,义正言辞的要求对方流产,与其说是为了丽云,还不如说是为了保留了他的尊严和面子。如果影片想要表现他在极端压抑的状态下想要宣泄,还不如给他设计另外的一面,比如瞒着丽云找刺激,或者真的找人代孕偷偷生下一个孩子等等,去表现他人性中最悲凉的一面,那种两种极端之间的挣扎可能会更好看,也更符合人的本性。与自己朋友的妹妹在多年后的这一次相会,实在是太过于突兀,不合情理。影片却又要刻意保持主人公一贯地沉闷无言的状态,没有呈现他放纵自我的那个瞬间,使得这一人物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把内心郁闷发泄出来的出口,也使观众的情绪无法得到完整地纾解。而且茉莉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竟然想用给他生孩子的办法替哥哥一家赎罪,这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导演王小帅在访谈中曾谈到触发影片创作的是2016年二孩政策的实行,因此在影片中也反映对于执行了近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考,因此影片中加入了关于计划生育问题的情节,耀军与丽云本打算生二胎,却被英明的妻子担任计生委主任的海燕发现,并拉她去医院强制性引产,手术导致了丽云无法再怀孕,加上后来星星因为海燕的儿子浩浩而死亡,由此形成了丽云家的苦难都是由沈家造成的这样一个死结。然而不合情理的是在当时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非常严的情况下,他们如果真的想要二胎,还让丽云怀着孕去上班,这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没有海燕当主任,也会有别人看得到。而一旦违反两个人将会被开除公职,面临失业。他们在已经有了儿子刘星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这样去做,影片中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如果没有这一次违反政策的怀孕,也就没有强制性的引产,当失去刘星后,他们还有可能再要孩子,而影片却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海燕头上,让她一生被折磨得不得安宁,最后得癌症而死,这样的处理失之简单。
影片中的两个家庭,一个需要疗伤,一个需要赎罪,然而疗伤者除了远离的故乡之外,几乎从来没有忘记失子之痛,尤其是收养了一个跟刘星相貌相似的孩子,并且也叫他刘星,这样做不但不能疗伤,反而是制造更大的伤害,他们俩如果真的这么能宽恕,这么能容忍,又为什么不能放过自己呢?而需要赎罪的家庭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表示,除了与事件毫不相干的妹妹茉莉想出生子还债的主意之外,英明似乎要将往事埋葬,而海燕则饱受了良心的折磨,但却直到临终前才想到要跟他们俩联系,只是为了让自己走的安心;更加不可理解的是沈浩,当年的好兄弟相当于被他害死,他却一直不敢面对好兄弟的父母,自己的干爹干妈,如果他真的有赎罪的心理,不是应该担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吗?然而却直到母亲海燕在将去世前把他们邀回故乡,沈浩也才想起来要对他们说出实情,说出来也只是为了自己心里好过,为了不让自己“心里的那棵树”把自己撑破。对于早就知道实情的耀军和丽云来说,结尾那一段冗长的坦白并无意义。无论是疗伤,还是赎罪,影片都没真正表现好,然而影片最终还是这两个家庭无比别扭的继续好下去,所谓友谊地久天长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奢望。
影片在创作时想要为一代人代言,希望通过反映时代的痛点来点燃观众观影的热情,有着很明显的商业化的企图,然而却又不愿好好地为观众讲一个故事,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不加时间标注的跳跃与交叉形成一种情绪引导性的叙事,并且对一些重要的情节点不加交代的省略,对观众来说形成一定的障碍,比如在刘星死亡之后,突然转到另外一个时空,面对一个大了的也叫星星的孩子,让人非常困惑,这孩子到底是谁。而且,时空总是在突然的转换和跳跃之中,场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场景,情绪的转换也非常的突兀,无法形成前后情绪的叠加,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接受。比如在丽云被强迫拉着去做引产手术住院后,接着就是他们在一起欢乐跳舞的场景,也许导演是有意造成间离的效果,但是这种片片断断的叙事方式很难被普通观众所接受,在艺术上也很难称得上创新。
片名“地久天长”来自于“友谊地久天长”的苏格兰民歌,原意是“逝去已久的日子”,这首歌的曲调伤感缠绵,曾经是影片《魂断蓝桥》的主题歌,有些地方还作为毕业时的告别歌和葬礼时的送别歌。导演之所以选用这个曲子作为影片的主调,可能也是因为其中淡淡的哀伤情调,然而我们到底要为什么而哀伤,导演却始终没有说清楚,为了友谊,为了爱情,为了亲情,为了逝去的时光,为了无奈的命运,似乎都有,又似乎都不是重点,造成主题含混不清。可以说,导演王小帅近年来有着试图突破第六代偏主观偏个人化的叙事倾向,也有表现时代表现历史的宏大野心,但却还没有找到把握史诗性建构的真正基础,有了时空的长度却没有达到情感的浓度。不过,导演这种突破自我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七炫小剧场


▂ ▄ ▅ ▆ ▇ █ 精彩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没有时代的悲苦桎梏,只有这一代人“活着”的生活!

故事的主线是典型的人物叙事的手法,耀君和丽云一家人曾经和同事英明、新建两家关系非常好,三家人亲如一家。耀君的儿子刘星和英明的儿子沈浩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让两家的关系更近了一部,也定下了“一辈子亲如兄弟”的约定。

然而,故事的转折发生在英明的妻子海燕处于计生政策的职务需要,唆使丽云打掉了二胎,没想到一生不育;若干年后,刘星也因为沈浩引起的溺水而意外夭折,痛失爱子的耀君和丽云崩溃,他们决定南下,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社会形态的深度解析与人物的悲欢离合

长达3个小时的故事,通过几组人物的不同经历,时空切换所带来的情节流转,生动的刻画出了改革开放后受政策影响的一代人群像。在经历计生政策,下岗潮的过程中,人物的不同变化也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深度解析和反映。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一部分人富了起来,很多幸福的家庭都能够享受到祖国开放带来的峥嵘景象,但是也有不幸的因为发展需求,逐渐被时代一点点的抛下!

在叙事手法上,王小川导演具有技巧娴熟的翻转着剧情和内容,渐渐地将我们的思绪在几代人之间所牵引着。

在三十多年的变迁中,两个家庭所能够承受的,蕴藏着的,是一种被时代裹挟的无力感。

虽然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年,但是也同样影响着一些人在政策下的变化。它改善了很多城乡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同时也淘汰了一部分跟不上时代发展脚步的人。

制度不会保护你,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都是试图找寻着自己的角色。在毕业的时候,痛哭流涕,因为即将失去学生的身份;

在宣告失去工人身份的大会中,忐忑的眼神,仿佛写了名字的字如同死亡的判决书一般沉重;

在寻找的铁饭碗没有了,保护自己的制度没有情况下的怅惘......

这是时代的转折,也牵引着每一个人命运的变化,它也残忍的告诉每一个想要过安稳和平静的人,制度不会保护你,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

大时代下小人物的跌宕命运

人物的命运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相互交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几个主人公的命运跌宕,故事中所有的切入点都是通过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所展开的。

故事在叙事手法上不断地插叙、倒叙,如海浪般翻滚,冲刷着每个人物的命运,给我们呈现出了巨大的沧桑感。

王小川导演说过,“生活中会出现许多无常的东西”。在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的过程都蕴藏着人一生的积累和沉淀。电影中可贵的一点便是将人生的经历进行了相应的场景融合,最让人动容的便是四场医院的戏份,在场景和情境的切换中辗转自如。

影片的前两个小时,都在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中不断勾连,构成了相互凝聚和震慑的力量,也最终能够通过时代的大背景和个体的融合呈现出新的结构和互为交织的整体。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为主人公的重逢和分离而唏嘘不已。

在每一场时代的风云变幻背后,都隐藏着小人物,他们都是这个时代中最具代表性有故事的人。耀君和丽云复杂的人生经历也是生活中很少见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深处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代表。

人们常说,“最悲伤的是时代洪流中可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在这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家庭中,有多少能够通过电影中的经典桥段一一展现?

丽云因为堕胎而终身不育,但是却获得了厂里“计生先进”荣誉;然而几年后的国企改制,却被“先进”的名号所连累,最终只能无奈“光荣下岗”。越是贴近时代的大背景,主人公的命运却被牵连,并且朝着不堪的方向发展,也让观众更为感同身受。

惟妙惟肖的塑造,展现时代的故事

电影中除了两个获得柏林影帝影后的领衔主演王景春、咏梅之外,配角中也有很多让我们精惊喜的演员。饰演海燕的艾丽娅,饰演茉莉的齐溪,都是相当精彩的呈现了角色。

海燕是三个家庭中的厂子领导,也属于团体中的大姐,喜欢照顾人,但是在关键的节点,却无意中伤害了丽云耀君夫妇,再加上刘星的意外夭折,也让这个家庭彻底崩溃,这样的悔恨和自责,萦绕在她的心头二十多年,让她痛不欲生。

影片中关于她的阐述主要有三个爆发点:

第一次,在知道浩浩是造成刘星意外死亡的直接原因之后,表示“浩浩是不是高烧才说胡话”;

第二次,在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时候的追悔“自己这二十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们”;

第三次,在病床前陷入撕心裂肺的临终遗言“我们有钱了,你可以生了”。

这几个场景,将这个复杂,压抑,爆发的人物塑造的惟妙惟肖,阴差阳错让她不得已做了背负罪恶的坏人,直到死亡,她都未能解脱自己,有的时候,人最难过的就是自己那一关。

“只要活着,就不能说出来。”

长达三十年的时光,让我们看到中国三十年社会语境的变迁,他们在每一次转折点做出的选择,遭遇的困境,都如同昨日的生活一般,历历在目。

“只要活着,就不能说出来。”耀君丽云两人对于浩浩最大的善良和谅解,却也成为了浩浩心里永远的负担。

“从那天起,我觉得身体里就长了一棵树。”

“说出来就好了。”

在岁月的时空中,两家分别了二十多年,一句“不说与说”的反转,微妙的细节中透露出了人生的意义和惊人的轮回,也许,命运在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也许,有的痛苦并不是永远的。

如同丽云的感叹,闽江似曾相识,仿佛前世的苦难都归于尘埃。刘星似乎还“活”着,或许一直以这种方式活着。三家人又欢聚在一起,曾近痛彻心扉的经历和挣扎,也都用于得以言说。

没有关于时代的怅惘和悲苦,只有人生的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和《活着》很像。

若按“命运的荒诞性与悲剧性”来排序,小说《活着》排第一,电影《活着》第二,《地久天长》排第三。

小说《活着》里,福贵的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外孙苦根——他们都死了,福贵只剩下一头老了的牛。但在开篇,福贵哄牛犁田,高唱“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面对城里人“我”侃侃而谈自己的过去往事。当下的岁月静好和过去的痛苦不幸形成激烈冲突,这无疑加强了人物和主题的表现力度。使用第一人称“我”叙事,读起来亲切而真实,福贵在历经世事沉浮后的平静与豁然也就很容易被读者体会到。富贵身上展现了一种“活着”的韧性,那种默默承载痛苦却也继续活着的力量让人心生敬意。(这种对生活的忍耐不是麻木。面对一个麻木的人,我大概更想骂醒他而不是替他难过。)

电影《活着》里老两口和女婿、外孙都在,可见张艺谋和余华对“活着”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但和小说一样,电影直面了有庆、凤霞的荒诞死亡,在声光影的渲染下,我们跟着家珍一次又一次嚎啕大哭、捶问苍天。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活着》都给我一种难以承受的窒息感,这得益于悲喜两条线交织的规律性——福贵每每过得好一点了,下一刻必有灾难发生。电影中还体现为二胡背景音乐伴随着每一次事件的爆发而出现,所以声音一起,心就跟着吊起来了:福贵和家珍难受,你也难受,他们快乐了,你还难受,因为后面肯定有不幸。

《地久天长》则采用多插叙的方式用以交代情节,电影一开始,故事就已经被勾勒成型——一对失去爱子且丧失生育可能的夫妻,他们离开故土,选择彼此流放,收养了一个“星星”,这个星星很叛逆,没有给这对夫妇带来更多精神和情感上的慰藉(养子星星和沈浩这两个孩子在这部电影中几乎处于“失声”状态,有些遗憾,但从集中叙述这个角度来看,舍的倒也合理)。

这部影片的悲伤感更多地来自演员的刻画,而非情节和主题。多年后的耀军和丽云的着装、动作、神态和语言,无不透露着压抑与痛苦。导演大方地给足了时间,让观众和人物一起坐着一动不动,镜头慢下来,给悲伤以空间。

可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二胎被打掉前后的耀军和丽云,星星出事前后的耀军和丽云,他们都太像了。

星星死亡的镜头一晃而过,丽云摊在床上只有一个翻身——事发当时的镜头过得太快了。

作为观影者,我代入感不强。跟着多年后的耀军和丽云,我能给的只是一个不知当年事的旁观者的同情。说白了,《地久天长》不曾让我害怕命运。

荒诞感带来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使人崩溃。就像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一般,命运的绳索挣脱不断,人才愈发地渺小而脆弱。在电影结尾,耀军和丽云站在阳台上接电话,身后的一众人逗弄第三代家庭新成员。刘耀军和王丽云似乎又重新拥有了一切——养子星星领了女朋友回来,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能享受到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吧?

电影也好,小说也罢,文艺创作毕竟不是现实生活,也没必要拿现实里我们对大团圆式结尾的偏好来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今天看了《地久天长》,很值票价,但我更想在大荧幕上看一次《活着》。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关注█ ▇ ▆ ▅ ▄ ▂


影剧拾味


《天长地久》和《活着》都是悲伤的故事,再没有比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死亡这种绝别更加悲伤的故事了,但从电影的名字去深入地探究,你会发现其中传递的是悲伤之后要表达的深意,不是悲伤,是悲伤故事发生之后对未来的希望。

希望没有因为死亡放弃,失独的《天长地久》里的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希望,《活着》里面失去所有亲人的老父亲没有放弃希望。他们都在传递着一种信念:活着不为别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想一想,何尝不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避死亡,不过迟早而已。想一想,哪一个亲人又属于我们,父母子女兄妹夫妻,谁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谁离了谁也得活着,今生相遇不过是三生的缘份,缘尽了自然要分离。

坦然接受亲人死亡的事实,活着,我且努力活着,到了时候,我也将离开,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只不过你们先走一步而已。

因此,两部电影作比较,没有谁比谁更悲伤,只有谁比谁更能让我们看透关于生死、关于活着的命题。

活着,就要活得明白,活得透彻。死去的已去,活着依然会见今日,暂新的太阳。


素颜写美文


当然是《活着》。

《地久天长》和《活着》讲述的时间背景跨度都特别大。在不同时代人物命运的颠沛流离大起大落是引起观众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两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命运有很多相似的节点,都是从一个幸福或者还算不错的开始转而到人生命运的急转直下。不同的是身份阶级的差别和不同时代环境赋予的人物命运色彩。相较于《地久天长》背景略显欣慰的结局,《活着》的人物命运更是让人长叹一声想放声痛快的大哭一场时却发现已经哑然哭不出来,因为眼泪已经流干了。

《地久天长》的故事背景离我们不算太远。截止到2019,新千年都已经过了快20年了,中国的这四五十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电影提及的有知青返乡、严打、独生子女政策、下岗潮等等。多些阅历的人看应该更有感触,毕竟亲身经历过。有句话以前常常听着:要做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奔哪里。既然是螺丝钉,当你坏了生锈了不被需要了,也是随时可以被牺牲的。“为建设四个现代化”肚子里的胎儿是可以被牺牲的,“工厂改制转型”那还得发扬先进精神积极下岗自谋生路。黄宏在春晚上那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时代背景赋予了影片对中国观众不同寻常的意义。王小帅导演撇去了非常多“直面的冲突”。影片也是非常多的中远景,透过门框,透过窗户,透过屏风,透过很多阻隔来向观众展示这个家庭,这两个人。我喜欢屋外的热闹喧嚣与屋内心死的对比,确实也做出了“时间已经停止,只是等着慢慢变老。”在影片的结尾,电影构建的悲伤情绪被消解,这也是人物命运比起《活着》略显安慰一点的地方。如果早点结束留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会更显得意味深长一些。

而《活着》正如我前面所说,等电影结束只剩下苦笑。想哭,却发现眼泪已经不知不觉流干了,而在瞬间活着的意义也像一座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活着,意义非凡。福贵本是大户人家的少爷,沾染了赌博以后输了房子,气死了老爷子,连老婆也带着俩孩子回娘家了。福贵落魄到向他欠债的人讨生活,靠着唱皮影戏的技能过活。内战爆发,他和伙伴春生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国军全都牺牲,他们成为共军的俘虏,最终被放回家,这时妻子家珍也回来了。四口人准备好好过日子,不幸的是,儿子有庆被区长车撞的墙压倒,死了。讽刺的是区长正是春生。两口子准备给哑了的女儿凤霞找个好人家,虽然是瘸子,但成份好,有工资。凤霞临产那天,身边只有护士,不放心的二老和丈夫从牛棚救出了被视为反对学术权威的医生。医生因为三天没吃饭,一下吃了七个馒头加上喝了水,涨晕了。产妇大出血,就这样留下了一个儿子就去世了。

回顾家珍和福贵的一生,没能赶上一个好的时代,战乱纷争、民不聊生,试图在夹缝中生存。 福贵在命运的嘲弄中为了生存,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所展现的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家产挥霍殆尽,妻子离家出走,痛定思痛,接受随之而来的有着巨大落差的贫贱生活。尸横遍野,战场都在散发着绝望的气味,仍心系着妻儿的安危,屈身求得生存。政治压力紧张,则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地维护家庭的安宁与稳定。儿女不幸罹难,则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也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活着,相比死去,有时却需要更大的勇气。撑起大半个家庭的家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伟大母亲。忠贞,顽强,不屈,在福贵沉浸于赌局,家境逐渐败落时,她虽怀有身孕仍尽力挽回这个走向末途的家。在福贵悬崖勒马,回归家庭后,她不离不弃,一心持守着再次完整的家。在福贵被抓充军,不知下落的悲痛下,她凭借着瘦弱之躯顽强而艰苦地抚养着家中的儿女。她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也是她所愿意见到的。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突然想到了自己。福贵在输光家产后不甘心,甚至想拿生命当做赌注时,赌场老板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人如果什么都没有了,命也就不值钱了”。这何尝是在说福贵,乃是在说这世上一个个卑微至极的小人物啊。不时想想自己,活了二十余载,已近毕业,却还没有能够安身立命的本钱,更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成就,不应该呀不应该。人如果这样活下去,也就和死了没有什么分别了。人生几十年,要那么大的代价苟且偷生苟延残喘,那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啊。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苟且偷生到底值不值得,生的代价和死的意义都是《活着》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思考。

《活着》让人思索生而为人的意义,从这个层次上讲,《活着》的意义更深刻,正是富贵这样深刻悲剧性的人物命运才让观众思索的深度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天长地久》达不到的。


吃喝玩乐的人生


1、《天长地久》和《活着》都是悲伤的故事,再没有比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死亡这种绝别更加悲伤的故事了,但从电影的名字去深入地探究,你会发现其中传递的是悲伤之后要表达的深意,不是悲伤,是悲伤故事发生之后对未来的希望。

2、希望没有因为死亡放弃,失独的《天长地久》里的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希望,《活着》里面失去所有亲人的老父亲没有放弃希望。他们都在传递着一种信念:活着不为别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

希望队您有所帮助,谢谢!


大嘴厨的电影梦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三个小时的电影《地久天长》,很大部分时间讲一对失独中年夫妇平静到近乎停止的生活。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取一趟厕所就会错过的情节、甚至BGM都是呼啸到尴尬的风声。

如果没到足够的年纪、没有一定人生阅历,本就不多的观众还真很难坐足时间不走神。

电影里的时间跨度,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到10年后。不论是从生活水平,还是社会结构、民众认知上来说,这都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对大众生活水平和思想认知的巨大影响,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传统大家庭结构的冲击,国企改制对经济结构和普通人生活和命运产生的震荡……

所以,作为一部文艺片,《地久天长》的心很大。它不像乍见之下,对文艺片的一般想象,讲大时代浮沉跌宕的命运糅合着爱恨情仇无果的岁月遗憾。

它一边呈现那段特殊的大时代中,大家整齐划一、服从谨慎、不敢逾越的样子,一边用俯身用细腻人文关怀的视角,注视抗争过的个体,和他们各自的不幸。

印象很深的是,影片里每到展现时代过渡变化时,总会有一个群像,主角的身影微弱地闪动在茫茫人海中:

新年将至,大家欢喜于新生命降临、面对面的坦承后,正式地释怀与原谅、失散很久的养子带着女友回归,似乎又有新的团圆……

悲伤、无奈、不甘、妥协、淡然、喜悦都混在一起,变成相互扶持的力量、支撑着人努力活下去。

活着,也许是因为惯性,因为坚韧,因为豁达。但鲜少有人在经历一切后,还能像清澈的少年一样,有无畏勇气和清晰思路,说出接着活下去的理由。

看这种片的人,大抵会默认主创、导演们,是真诚地想表达一些对社会变革的思考、怀念某些年大情怀、体现善意人文关怀的。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大家关注█ ▇ ▆ ▅ ▄ ▂


经典电影展播站


如果要拿《地久天长》中刘耀军和王丽云夫妻的命运和《活着》中的福贵和家珍夫妻相比的话,一定是后者更为悲伤。

前者在王小帅的执导下虽然有遗憾和悲伤,但结局是圆满的。虽然刘耀军和王丽云在年轻的时候因为计划生育政策打掉了第二个孩子,因为手术意外导致王丽云无法生产,雪上加霜的是独子又因意外溺水,从此两个人的人生时间已经停止,接下来就是等着慢慢变老。在离开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后,在福建渔村定居,在福利院领养的孩子因为被娶了和去世的儿子一样的名字后,叛逆反感成为替代品离家出走,一切好像都有坏没有好,生活失去希望。但时间可以抹去一切伤痛,三十几年后,这对夫妻终于完成了对孩子的告别,和老友和好,且迎来了归家的养子,生活还算圆满。比起导演之前的作品《青红》,他们已经算是幸福。

至于张艺谋的《活着》,福贵和家珍夫妻完全是在政策和命运的推动下,展开自己的一生,他们完全没有选择的权利,无论是输光家产气死父亲却因祸得福获得安稳生活,还是战乱时期当劳工,文化大革命时期再次因祸得福等等,他们始终活得战战兢兢。


影视圈Magazine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像鲁迅说过的(PS我忘记是谁说的啦,那就是鲁迅吧 嘻嘻)

幸福总是大同小异,但是悲伤却是各有千秋


阿毒好剧社


若按“命运的悲剧性”来排序,个人觉得电影《活着》第一,《地久天长》第二。

电影《活着》里老两口和女婿、外孙都在,但和小说一样,电影直面了有庆、凤霞的荒诞死亡,在声光影的渲染下,跟着家珍一次又一次伤心落泪《活着》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窒息感,这得益于悲喜两条线交织的规律性——福贵每每过得好一点了,下一刻必有灾难发生。电影中还体现为二胡背景音乐伴随着每一次事件的爆发而出现,所以声音一起,心就跟着吊起来了:福贵和家珍难受,你也难受,他们快乐了,你还难受,因为后面肯定有不幸。

《地久天长》则采用多插叙的方式用以交代情节,电影一开始,故事就已经被安排好了剧情:一对失去爱子且丧失生育可能的夫妻,他们离开故土,选择彼此流放,这部影片悲伤感更多地来自演员的刻画,而非情节。多年后的耀军和丽云的着装、动作、神态和语言,无不透露着压抑与痛苦。导演大方地给足了时间,让观众和人物一起坐着一动不动,镜头慢下来,给悲伤以空间。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作为观影者,我觉得代入感不强。跟着多年后的耀军和丽云,我能给的只是一个不知当年事的旁观者的同情。说白了,《地久天长》不曾让我害怕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