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甄嬛傳》中,被塑造的最矛盾的人物當屬果郡王。因為矛盾的人物形象,他沒得到一般男二的待遇---討喜。

甚至,再重新去理解他這個人物形象,覺得他不值得託付終身。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果郡王在倚梅園就對甄嬛有所好感,因為如果無好感,他不會將對方的小像悄悄收起,而且保管的極好。但矛盾之處在於,在蘇培盛將餘氏誤以為是皇帝尋的人帶到皇帝跟前時,果郡王知道餘氏並非倚梅園中的女子,就有心提點蘇培盛,恰在此時,餘氏在殿內給皇帝唱曲子,皇帝明顯高興了,他轉身便又將話口收了回來。

也即是說:他雖然保管了一個陌生女子的小像,但也存有想要告訴皇帝:倚梅園的真正邂逅佳人不是眼前這位的心思。

昨晚,他彼時對一個素未謀面的女子有過相憐,因為他們同樣的希望生活能“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但此時,卻也不得不屈於皇權。

這便是他悲劇的根源:無法真正脫離皇室、皇權。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與甄嬛再遇時,對方赤足在池水邊嬉水。如果說初時甄嬛沒注意到他,且他性格不羈,覺得對方天真爛漫,不把女子赤足約等於裸體,這樣的刻板教條放在心上。

那麼在甄嬛明顯感覺到有被冒犯的情況,他明知道對方后妃的身份(畢竟一般的奴才穿著可不能與甄嬛相比,還有惟妙惟肖的小像在手),依舊出言調戲,甚至打聽對方姓名,就很是說不過去。因為對他而言的尋常一問,有可能斷送一個深宮女人的性命。

且他表面不羈,實際卻是處處“自抑”。小心的應對著皇上的各種疑心,是得護著他在甘露寺的額娘,所以此刻面對甄嬛如此冒失的舉動,發生在他身上就顯得分裂了。編劇於此處非但不能體現他的“不羈”,反而更顯得其更加無禮且有幾分猥瑣之態。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眉莊因為假孕一事而失寵,甄嬛推安陵容上位,心中又些鬱悶,果郡王偶遇,開解她“帝王的無可奈何”之處,在甄嬛走後卻又拿出裝有小像的香袋來摩挲。還有幫甄嬛找蝴蝶等等事宜。

一邊將甄嬛推向帝王,一方面又不願意真的放下念想,可謂自相博弈,矛盾之極。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凌雲峰上,果郡王和甄嬛看似為愛衝破世俗,但那個時候甄嬛還是廢妃,直接讓甄嬛懷孕,萬一引起人注意呢?甘露寺來人,甚至皇宮來人,凌雲峰上還要他速來為之“自抑”的孃親,如果被注意,丟掉的性命是何其多?但這些後路他均未周全考慮。

甚至在甄嬛父母的事情上,果郡王的助力都不曾全然靠譜。

但被愛情衝昏頭腦的男女,應該說果郡王,把未來理想化了,其後果就是甄嬛回宮。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而戀愛後的果郡王的智商似乎也漸漸加成給了甄嬛,甄嬛回宮,中秋家宴,甄嬛出去走走,果郡王專程跟去,毫不避嫌,也就導致葉瀾依看到並且用貓嚇甄嬛,導致甄嬛早產。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嘗試過沖破世俗倫常的愛情,似乎也將果郡王從前二十多的“自抑”衝沒了;才智過人的果郡王,已經把魂兒全丟在凌雲峰上,扯後腿的智商逐步佔領著高地。

先是將先帝賞給他母親的合歡花,送了甄嬛。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接著在隨身攜帶的小像掉落後,皇上許婚他與浣碧,他直接拒絕了。從前皇帝一個眼神,就馬上想方設法避掉干係;如今皇帝經過合歡花,疑心只多不少,他反而沒了從前的眼裡見兒。

皇帝懷疑,首當其衝遭殃的是甄嬛、是對方的家族,最後才是自己和母妃。此時此刻的這一番操作,

不僅情痴的人設不成立,倒更顯白痴了。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不得已娶了浣碧、孟靜嫻。此時保守秘密,不要傷害到甄嬛才最是要緊。

但,在外邊帶兵的他卻一封一封的家書往回寄,還在每一封家書的末尾添一句熹貴妃安。此時,果郡王已經完全陷入自己臆想對甄嬛無時不刻的表白當中了,他的所謂的“表白”,更像是甄嬛催命的喪鐘。

心存疑忌的皇帝趁著摩格要求娶熹貴妃的時候,假意將甄嬛送去和親。得知消息的果郡王,對年羹堯時的聰慧蕩然無存,帶著手下就去搶人。

如此這般,任何正常男人都會起疑心,更何況一個萬人之上的帝王?

他的死,是自己作的,還連累了一干人等,而甄嬛還得給收拾爛攤子。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皇帝擔心果郡王會對他的江山寶座有影響,真的小題大做了。一個風花雪月、衝動的戀愛腦,一個為了愛情可以將親情都甩在身後的人,擔不起江山,甚至如果不是他的皇家地位使然,一家之主都難為。

而這,從他在處理浣碧和孟靜嫻的關係時,就可見端倪。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果郡王得女子喜歡,因為他善解女子心意,是那個大門不出、二門難邁、被束縛在皇家之中或深閨女子中難得一見的才權在身,性格溫柔(總之有其他權貴的襯托),因此喜歡他的女人有五個之多。


但,嫁給果郡王這樣善解女孩子心意的男人,好還是不好呢?

看見浣碧哭,他詢問且安慰,於是浣碧傾心於他,不顧聲譽,在他生病時前去照拂。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葉瀾依,他出手相救,把對方從性格到穿衣一通誇,許諾經常去看對方,而葉瀾依同樣無可救藥的愛上了他。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還有孟靜嫻、還有侍女採蘋,這些女子無一不是被他溫暖過的人,但都沒有得到好的結局。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採蘋所謂的家人正是果郡王一家

他能看出甄嬛鬱郁加以勸解,自然在情商上是不笨的,全然沒察覺這些痴戀和愛慕是絕無可能!

此處,有葉瀾依說甄嬛佩戴著果郡王送的珊瑚手串為證。

“這珊瑚手釧曾是數年前,王爺從南海求得的心愛之物,從不示人,為何到你手上!”如果果郡王不給別人看,葉瀾依是如何知道的?

一、果郡王自己聊過,但如果都能聊到這份上,葉瀾依不動心反而奇怪。

二、小廝講過,能讓小廝講出這番話,就代表小廝是認為葉瀾依是可講的,進一步說,將對方當做可能會成為當家主母。

而不管是以上那一種,果郡王和葉瀾依的關係都至少不會比果郡王同孟靜嫻的差。

《甄嬛傳》中素有才情的果郡王,其實並不值得甄嬛託付終身

因此,果郡王也許他對人平等,沒有起過撩撥人的心思,也沒有對任何人承諾,但同時他卻也沒避諱過任何人對他的親近。他自歸然不動,不挑明,不拒絕,任憑來去。

這樣做的後果:風流孽債憑多!

因此,他的多情,卻終成了無情之人。加上風花雪月的個性,託付終身於他並不會好到那裡去。但這在封建王朝,他已經是一個深閨女子的最佳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