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疫情过后医疗人员子女高考应照顾加分,你支持吗?你怎么看?

于无声处34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2019年底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附近开始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开始,这场疫情就已悄然拉开序幕,截止到今日,时间已经过去接近2个月了,全国人民都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因为不论是对经济、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截止目前,从各省调配去湖北地区的医护人员已达数万之多,需要这么多医护人员,后面的疫情形势想必大家心里也有一杆秤,作为一名医生,对于各地政府对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中高考加分照顾,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医护人员想要的是什么?

①我觉得先弄懂这个出发点,送温暖,要送到别人心里才是真正的实惠,相信不论你是不是医护人员,国内的医患关系大家应该都清楚,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医生被割喉;北京朝阳医院陶勇教授被砍,疫情期间武汉某市民因岳父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而不满撕坏医护防护服;某市民因没有口罩把护士防护服扯下吐口水,相信这几件大家还有点印象吧?这还只是媒体报道出来的,还有很多没有报道出来的伤医、辱医事件呢?

②我觉得还所有医护人员一个安全、和谐的执业、工作环境真的比高考、中考加分来的实在的多,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医护人员所想要的,在以前医患事件报道出来,总是两极分化的态度,我想如果医护人员都心凉了,受苦受难的还是那些生病需要医治的老百姓。


我是怎么看待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中、高考加分?

①有些说法说医护人员很辛苦,抗击疫情很危险,应该把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奖励给他们,我觉得出发点是好的,但我是这么看待,如果因抗击疫情而牺牲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子女是烈士子女,中高考给予加分我觉得完全合情合理,因为他们为了人民的健康,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②中考、高考是这个社会上比较公平的选拔方式,能者上,庸者下,寒门子弟鲤鱼跃龙门最好的途径,对于后代来讲,要想上好学校,以后有出息,就应该自力更生,靠自己,不要靠父母的光环,荣耀为自己带来便捷的途径,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大学毕业一两年就结婚生子,房子都是父母用一辈子积蓄买来,彩礼也是,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我觉得父母不能这么惯着,这样的人如果不懂靠自己奋斗去获取财富,而是向父母索取,我认为生存能力是比较差的,不论是婚后还是以后的事业上,抗负面能力是比较差的,都说中国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溺爱下成长的年轻人,谈何成才呢?


综合总结

①这个问答也没有专门整理什么思路,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作为一名医生,也是谈谈我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一种看法,我认为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围绕医护执业环境去改善,真正的落到实处,有些夫妻双方都是医院上班,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子女,所以如果真的为他子女找想,那医护的劳动时间请制定详细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各个用人单位,前段时间看到一个骨科医生做完手术回家连摔几跤,最后把门牙都磕掉了,医生做手术由于太过劳累,直接晕倒在手术台上,看的真是令人心痛,这些才是正真应该去解决的,也让他们有时间留出来陪陪家人,儿女。

②职称晋升、工资待遇落到实处,很多人都以为医生、护士工资高的不得了,其实除了沿海城市以及部分经济发达的一二三线城市,工资福利待遇不错,很多其它地区医护人员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由于医生培养周期长(本科5年+硕士,或者博士,有的算上规培3年),我可以这么说,30岁之前有的还要问父母拿钱,想想看,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如果拿同等学历比较,如IT,金融,收入比较起来悬殊是很大的。

③我的最终看法就是对于抗疫一线的医护以及其它的防疫人员,因此牺牲的,中高考应该给予照顾,如果没有,应该拿出更多的措施、优惠政策来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福利等,给出更多的休息时间,少一点条条框框,让医生没有后顾之忧的给病人看病,治疗才是正解。

泪目,最后向哪些牺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他们是伟大的,他们为了人民的健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张垒医生


不支持。许许多多医护人员,付出了巨大牺牲,有人累倒在楼道里,有人永远定格在灾难中……他们本不必如此,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父母亲友,他们本也可以安心守望家中,是这场灾难,推着普通的他们,为社会以命相搏。无论多么强烈的敬意,都不足以匹配他们的付出。我想应该给予他们奖励,加工资也好,奖金也罢,甚至购房补贴等,给予表现突出的个人,可以授予模范、英雄等称号,优先提拔。这是他们辛苦付出应得的超常补偿,我也相信,被他们守护的我们,会双手点赞这样的嘉奖。

但原谅我不是很赞同:而全情战疫的并不只是医护人员,还有基层公务人员、民警、志愿者…这从殉职的公职人员名单中可以看出来。所有这样的战士,孩子们要不要加分?

父母的优秀,堪作孩子的榜样,这本身是一种感召力,激励孩子做一个大写的“人”;但不希望,父母的优秀,成为孩子获得“好处”的窗口,这不是对孩子的奖励,反倒是对孩子成长的戕害。而对那些并不具备条件和机会上阵杀敌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又情何以堪?究竟是因为什么,让他们因为“父母的差异”,落后在了起跑线上?他们的内心,就没有任何感受吗?

还是父母归父母,孩子归孩子吧。我注意到,湖北文件中,在加10分之前,用了一个限定“可”,这意味着,这种奖掖不是必需,还有讨论的空间。在此请湖北方面重审这个决定,想一想10分背后同等可贵可爱的无数张稚嫩的脸。

当我们始终尊重光环中的英雄,也不忘尊重光环外的个体;我们的社会奖励或批判,不是建立在“一荣俱荣”或“一损俱损”的逻辑上,我们每个人才能得到真正庇护,不再畏惧任何大灾大难。


我是贝禾刂嘴


我觉得这是两码事,我不支持。

先别喷我,听我把话说完。

首先一点,我们国家会对英雄家庭给允生活经济照顾的。也会在精神上安慰他们,如果在子女考试方面去加分给他们,感觉这种性质变味了。

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

幸福的生活是要靠子女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是要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实践人生价值,而不是给予。

就像在这次疫情中,一问三不知的主任一样,光有一个头衔,而自己并没有能力胜任,也是徒劳的。

因为她所在职位的不作为,让病人变得更多,没有提早做出正确决定,事情变得无法收拾。

应该说给他们的子女一些关爱,鼓励他们去学习长辈们的大无谓的精神,用真正学到的知识走出社会。

他们不惧怕困难,在国家危难时刻勇往直前,勇于担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只有自己真正辛苦得来的东西,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品出其中的酸甜苦辣,才会在逆境中生成。不然,你给他再多的东西,已是徒劳的。

欢迎你的建议,评论[微笑]


知足常樂8496


支持,院长都殉职了,这就是烈士,其他医护人员就是战士,最好把清洁工,护士,殡葬人员.......警察各种都算上,要不不好算就烈士子女加分,其他的用实质性东西补助


名字叫什么尼


我个人是支持的。

凡是说不公平的,看看我下面的问题,凭良心回答,没良心的就算了。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最好的学校,因为你是支援武汉的医生,让你的孩子免试直接入学,你是让你孩子直接去呢?还是说不要,要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考试,考不上就去普通学校?

你们觉得愤怒,不是因为你们觉得不公平,而是因为你们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你们愤怒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


火蜘蛛阁下


这种提法是对医务人员的不尊重和侮辱,我们坚决反对。


用户2793611888066


我谈下我的观点,我看了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好像不少,那么我问一下你们,医护人员冒死上疫情第一线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去?你们那个时候跑哪里去了?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进疫情第一线,有好多优秀的医护人员进去了,却再也没有回来了,你们怎么不想想这些,你们的良心都到哪里去了?国家不管给他们什么待遇和关照,我都支持!特别是那些已经牺牲了的医护人员或者警察,请多关照一下他们的家人和孩子!


CQ独舞


不应该搞特殊化,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责职与责任,搞不公平进争是不正确的,学子成绩应是公平争取的。


燕子李三163445344


不赞成!因为,抗援疫情与高考是两码事!不应该把职业操守的责任义务,以及公民应尽的责任义务与(优先条件)捆绑并用。高考是每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青少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争取到的荣耀与成绩,不应该与优先或加分等非(考取)的形式而被启用。


LJY244975686


我提出来的。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些家长用生命做赌注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加十分我觉得都不够。在这样爱国奉献,挺身而出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品质也不会低,他们定会为自己的父母而骄傲,会学习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他们也许想像父母一样想要为国家效力,如果大学里刻苦学习,成绩优异,那么十几年后学业有成,中国可能会出现非常多像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国宝级人物。如果学不好社会自然会淘汰他们。父母在一线没日没夜的救人,一条条性命难道不值这十分吗?有的人心里不平衡,说教育要起点公平,大概怕以后这上万个学子把他的孩子挤下去吧,你说公平可能吗?有钱人花一笔钱想上什么学校都可以。14亿人原本都处于同一起点,灾难来临,人家冲在前头为你们防灾挡难,你们坐在家里吃吃喝喝还嫌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