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將軍的范蠡是如何華麗變身為中國的“文財神″的?

松青追夢人


范蠡出生宛地三戶(今南陽淅川縣),一個家道敗落的家庭。當時宛城縣令的文種很欣賞他,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並一起投奔了越國。

後來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和夫人雅魚還有大臣范蠡都給吳國夫差做了奴役。留下了文種在越國代行國王的職責,治理國家,處理政事。

最後,勾踐是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十年,終於打敗了吳國。范蠡被封為上將軍,可是范蠡辭官不做卻偷偷的走了。他走時給文種寫了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讀完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幫助越王勾踐打下了天下,應該享受榮華富貴。

不久勾踐派人送了一把劍給文種,說:你曾經教大王伐吳的七種方法,大王只用了三種就滅掉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你去教給大王的父親吧*。文種沒有辦法只好自殺。

范蠡離開越國後,從海上坐船到了齊國,在海邊安了家。他和兩個兒子白手起家,很快就積累了幾十萬家產。齊國人認為他很聰明,想請他當相國。范蠡嘆息道:*做生意積累了千金家產,當官能當到卿相,這是平民的極點了,一直擁有尊名是不吉利的*。他謝絕了齊國人的好意,把家產都分給了窮人,到別的地方去了。

范蠡在陶這個地方隱居下來,化名陶朱公,繼續做生意。後來他和兒子靠信息靈通,開始從北方往南方大量的販馬,又發了大財。陶朱公把大量的錢財用於幫助那些沒有生活能力的殘疾人,還有當地的窮人們。後來民間老百姓們為了歌頌范蠡幫助窮苦人們的善舉,都把他稱為*財神爺*!就這樣民間千百年來都把范蠡稱為*文財神*,在生意開業的時候和過大年的時候,都供奉他的畫像。


隱者康司馬


范蠡是個具有大智慧的人,知進退,懂取捨,明事理,識人心,在幫助越王勾踐滅亡吳國後,不戀權力,功成身退,飄然離去。

范蠡走後給一同輔佐越王的文種去了一封信,對他說″越王嘴尖脖子長,是個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的長相,你還是儘早離開吧"。文種卻不以為然。不久後,越王來到文種家裡對他說"先生給我出了七條計策,我用了三條就滅了吳國,剩下的四條麻煩你到地下去跟先王們去說吧",然後留下一把劍就走了,文種才知范蠡有先見之明,但後悔已經晚了。

范蠡漂泊江湖,到了齊國改名鴟夷子皮,他帶領家人在海邊開荒種田,又引海水煮鹽販賣,不久就積攢了數十萬錢的家產。

後來他又輾轉來到了陶(現在的山東荷澤定陶),陶邑這地方地理位置很好,交通便利,有多條道路通往各諸侯國,是做生意的好地方,范蠡就在此地居住下來,開始囤積貨物,經商做生意,十九年裡,獲千金以上的利潤的生意就有三次。積累了鉅萬家產。范蠡又給貧困的親朋好友分發了很多錢財,談論起富翁時,後人都很敬佩陶朱公。

范蠡從老師計然那裡學了很多治國和經商之道,其中″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理念讓他在經營生意時受益很多。范蠡是春秋時期最成功最有名的大商人,他的經營理念對後世的商人影響很大,商人們對他很敬仰,把他奉為文財神,家家供奉,香火不斷。





大河橋下流


范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財神,商聖之稱。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同時也是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他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范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這樣的一個奇才,他的人生歷程是怎樣的呢?

智謀超人位居名臣

提起范蠡,人們自然會想起越王勾踐,想起那句膾炙人口的成語“臥薪嚐膽”這個典故出自春秋時代吳越爭霸的一段歷史。

臥薪嚐膽

說的是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立志復仇,夜臥柴堆上,屋樑上懸掛苦膽,每日舔舐,用苦澀來警醒振奮意志,時刻不忘復仇大志,最終成功擊敗吳國,稱霸諸侯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一般人想到的是越王勾踐的隱忍和意志力。其實,主導整個故事發展方向,並最終使它有個圓滿結局的卻是足智多謀的范蠡。如果沒有范蠡和文種兩人的輔助,勾踐是絕不可能戰勝吳王的,正是范蠡洞徹歷史人生的大智慧,主導了這一段精彩的歷史。

第一次散財

范蠡本是楚國的一介平民,因不滿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與文種一起投奔越王,被拜為大夫。到越國不久,越王不聽二人勸諫,貿然與吳國開戰,兵敗被圍。危機中范蠡獻計,使越王留的性命。後來,他又與文種一同制定滅吳九計,幫助越王滅掉吳國,稱霸中原。

范蠡與文種便自然成為越國最大的功臣,被尊為上將軍,高官顯位,榮華富貴,自不待言。就在這功成名就之時,范蠡卻毅然向越王辭行,越王為了挽留范蠡,先是承諾富貴,繼而威脅,然而范蠡最終還是辭掉了高官厚祿,將家產全部充公,離開了越國。這就是范蠡第一次散盡家財。

白手起家成為鉅商

離開越國的范蠡,先是來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這個古怪的名字,指的是當時的一種大皮囊,范蠡的用意很明白:人,有時就要象這種皮囊一樣,混沌能容。

在齊國,他親自率領家人在海邊辛苦勞作,治理產業。他們墾荒種地生產糧食,還利用海邊的鹽業資源,開展商業貿易。經過全家人辛勤勞作,只用了幾年時間,就積累了數十萬家產。

第二次散財

  齊王聽說了他的才幹,便派人請他做齊國的宰相。而范蠡卻喟然感嘆道:“治家理財,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職找上門來,這些看似幸運的事情,對我這樣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祥的徵兆啊”。

他歸還了齊王的相印,邀來朋友鄉人,把數十萬的家財盡數分給他們,只留下些便於攜帶的珠玉,作為日後經商的資本。散盡家財後,他連夜走小道離開齊國。這是他第二次主動從事業的巔峰激流勇退。

從頭再來成就輝煌

後來,范蠡又遷居到陶,再次改名換姓,自稱朱公,人稱陶朱公,在陶地他率領家人重新創業,不久便再次成為當地首富,財產遠遠超過在齊國的時候。據史書記載,在他從商的十九年中,幾次積攢了數以千計的黃金。“天下言富者,皆稱陶朱公”,達到了富可敵國的程度,為當時天下首富。

三聚三散佈施典範

范蠡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就是放在今天這個時代,也是個奇蹟!古人有“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的說法,但范蠡卻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

第三次散財

司馬遷曾評論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後,沒有象其他有錢人那樣購田地,建城堡,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當週圍的民眾遇到災害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的錢財拿出來佈施。

有一年,天下大旱,幾乎顆粒無收,范蠡除了保留自己的生活必需,把自己的全部財產拿出來佈施給國人。億萬家產,一日蕩盡。

誰知道,這次散財之後不到幾年光景,他再次積累起了萬貫家產,速度之快,現代人炒股票恐怕都比不了。但是,范蠡的善舉並沒有因此止步,當災害出現的時候,他再次把全部家產佈施了,這樣的佈施一連有三次之多。

為富且仁,世人奉為財神

范蠡因為善於致富而又樂於施財濟眾,所以被世人奉為財神!

為了表示對他人格的仰慕,後來做生意的人就把他的像貼掛起來,以他為榜樣。可是,隨著時代的推移,慢慢的大家不知道陶朱公是誰了,只曉得他是財神,禮拜財神也不是為了學佈施,而是想從他這裡求發財



御前帶刀侍衛


范蠡,春秋末期越國的大政治家,是輔助勾踐滅吳復國的第一謀士,官拜上將軍。當勾踐復國成功後,他了解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同安樂的人,便萌生退意,激流勇退。他棄官而去,來到了當時的商業中心陶(即今山東的定陶縣)定居,自稱“朱公”,人們稱他陶朱公。

1、棄官從商

他在這裡既經營商業,又從事農業和牧業,很快就表現了非凡的經商才能。在19年內三次賺了千金之多。他賺了錢,就從事各種公益事業,這樣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商界的楷模。

2、經商理論

范蠡很有經商的頭腦。他根據市場的供求關係,判斷價格的漲落,即“論其(商品)有餘和不足,則知(價格)貴賤。”也就是說他發現價格漲落有個極限,即貴到極點後就會下落;賤到極點後就會上漲,出現“一貴一賤,極而復反”的規律。可見范蠡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發現了供求關係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了,如果放到現在,肯定也能夠在股市翻雲覆雨。因此他提出一套“積貯之理”,在物價便宜時,要大量收進;等到漲價之後,就儘量賣出,也就是“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就這樣,范蠡不但自己致富,也為平抑物價、避免豐年穀賤傷農和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3、商界地位

陶朱公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其“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鉅萬。”從商十九年中,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之後,人們就把那些鉅富們稱為“陶朱公”,其名字也就成了財富的代名詞,大將軍范蠡也就華麗變身為了“文財神”。

穿越古今,縱覽中外,關注歷史,關注論史大能貓


論史大能貓


范蠡,春秋時期楚國人,公元前536年出生於宛地,因不滿楚國的腐朽統治,轉而投奔越王勾踐,官拜大夫後,邀請楚宛令文種一起輔佐勾踐。

因越王勾踐在公元前494年執意伐吳,兵敗於會稽,史稱"會稽之恥"。

為幫助勾踐振興大業,42歲的范蠡畢其心於一役,施展了一生才華,主動請文種留在越國總攬政務,自己陪勾踐夫婦於公元前493年去吳國當"奴僕"忍辱求和……最終,范蠡陪著勾踐夫婦在吳國當牛做馬服務3年後,得以安全回國。

回到越國後,范蠡和文種又竭盡所能、全力輔佐勾踐奮發圖強,終於於公元前473年兵強馬壯時一舉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刎,越國由此成就霸業。

這就是成語"臥薪嚐膽"講述的經典傳奇: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勾踐復國實現霸業後,范蠡已過花甲,63歲的年齡了。按常理,他已到晚年,可以坐享其成。然,范蠡卻選擇了另類的晚年生活。

毅然選擇了功成身退,因為范蠡明白,勾踐是隻能共患難、不能共享樂的"雄主"。他決定"功成而不居",哪怕自己63歲的年齡,也要急流勇退,離開越國,過自己想要的普通生活。

臨走前,他勸好友文種一起離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可惜,熱衷功名的文種不相信范蠡所說,認為正立了蓋世之功,受到越王重用,高居為相,怎麼可能有不好的結局呢?死活不願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榮華富貴。

范蠡無奈,只好與文種作別。後來文種的下場果然驗證了范蠡之言。次年,越王勾踐就找了一個"文種想謀反"的罪名,賜文種一把寶劍,令他自裁。

而范蠡放棄了高官厚祿,選擇了過普通人的生活。由於范蠡有經商頭腦,長於"薄利多銷",很快就積累上千萬的資產。范蠡成了鉅富,對錢財卻堅持"財聚而不守"的理念。為此,他三次散盡家財,救濟貧困。

范蠡每次散盡家財之後,又很快賺到比以前還要多的財產。以致人們都很崇拜他,奉為"商聖",尊為財神,期望得到他這個大財神的保佑,經商沾得財氣,從此財源滾滾。

這就是後世供奉范蠡為財神的由來。


史不可當


范蠡,春秋時期楚國人,公元前536年出生於宛地。他前半生從政,輔佐瀕臨滅亡的越王勾踐成為霸主,在政治生涯走到頂峰時又激流勇退。後半生從商,三度富甲天下,財富過千金,在國家危難、百姓流離時又三度散盡家財,救濟蒼生。是我們中國最早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經濟學家,被後人譽為一代商聖,文財神。

范蠡告別了越王勾踐後首先來到了齊國,化名鴟夷子皮,購買了些靠海邊的土地,開墾種田,兼營漁業捕撈、開鹽田等。他對待僱工親和、慷慨,買賣公平,遇災年減產就減免地租並賑濟災民。時間長了,仁信之名廣播天下。短短几年,即成為齊國首富,家財鉅萬,時人評價其“富行其德者”。

齊國國君聽聞後拜范蠡為相國。范蠡則用自己家財施濟天下貧民後而去任相國。上相國任後,范蠡大力發展經濟,促進齊國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儘量調整減少災年對齊國經濟的衝擊影響,奠定了齊國經濟與文化繁榮的基礎。三年後,齊國國富民強,百姓奉范蠡為神明,朝野上下一片誦德之聲。值此時,范蠡“居官至卿相,治家達千金,久受尊名,恐怕不祥”,於是掛印封金,散盡家財於貧苦百姓,飄然而去。

這次范蠡舉家遷至齊國陶地,他認為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鄰齊、魯,南通楚、越,西達秦、鄭,北連晉、燕,是中心位置,非常適合經商。時越國盛產蠶桑,齊國廣耕鋤,秦國多冶煉,趙國善土木,各國有各國的特產與需求,范蠡乃互通有無,促成各國間的商品交流,使各國受利同時自己受利!同時兼行農業種植與養殖。在范蠡推動下,陶地成為春秋末期東周的經濟樞紐,貿易之都。同時繼續使家財兼濟貧苦大眾百姓。

范蠡總結的經商策略亦很豐富透徹。如:“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伺機而動”,“水則資車,旱則資舟”,“論其有餘與不足、便知貴賤”,“一貴一賤、極而復返”,“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和現代經濟學的基本論點不謀而合,殊途同歸。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經盛讚范蠡:“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范蠡一生中兩次官至極品,三次富過千金,每次富達千金又都施濟天下,但不久後又迅速再至千金,真的是一個宏略於胸,又悲憫天下的智者。到了古稀之年,家資富可敵國,兒孫滿堂,88歲時無疾而終,後人尊名陶朱公。


劉文廣


范蠡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兼營副業(捕漁、曬鹽),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仗義疏財,施善鄉梓,他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宋國陶邑(今菏澤定陶區南),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的宋國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鉅富,遂自號陶朱公。



曉龍追劇


歷史上范蠡因為具有雙重身份而為後人所樂道,其中一個是政治家,另一個是商業家,並且這兩個身份都很成功,他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原因就在於咱們的范蠡範大夫懂形勢、知進退。

在著名的成語故事臥薪嚐膽中,主人公就是范蠡侍奉的君主,越王勾踐。范蠡在越國國力最為虛弱的時候沒有離開越國,而是幫助越王出謀劃策,對吳王投其所好,不斷送金子、珠寶、美女來麻痺他,為越國暗中恢復國力贏得時間。最後在范蠡的策劃下終於將吳國推翻,越王勾踐順利復國。

在越王復國的過程中,范蠡可謂是居功至偉,沒有他的謀劃,越王不可能順利復國。因此越王在復國後為了感謝范蠡的幫助,封他做大官,范蠡卻不聲不響地悄悄離去。不是范蠡不想做大官,而是經過和越王多年的相處,他深知越王的脾性,猜疑妒忌心非常重。正所謂“伴君如伴虎”,范蠡一想,自己已經功成名就,如果留下來當官,但是自己的功勞太大,而且越王也不會允許自己身邊有這樣一個太聰明的謀士,日後肯定會找藉口殺了自己,與其如此,不如另尋出路。事實證明範蠡的眼光很對,越王勾踐最後對自己的功臣揮起了屠刀,基本上一個沒留。

范蠡遠離朝堂先是遊山玩水,但是很快口袋就見底了。為了生計他開始經商,事實證明他的確有經商的天賦。歷史記載范蠡經商期間三次成為鉅富,歷史上的“三”都是虛指,實際上並不止三次,但是他沒有貪戀錢財,每次他賺到錢之後都會分給窮人,這就是為什麼民間稱他為“文財神”。





歪嘴說歷史


在我國財神分為兩類,文財神和武財神。其代表的人物不同,在家中擺放的位置也不同,文財神擺在大門兩側,不可正對大門;武財神面向屋外,面向大門。而范蠡便是文財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范蠡協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知道越王不是一個“共享福”的人,留在越王身邊,遲早有一天會身首異處,於是悄然隱退。

之後范蠡來到了陶(今山東省定陶西北)地,開始經商生涯,他將自己的政治智慧運用到商業領域,不出幾年便富甲一方,被後人稱為“商聖”,同時范蠡此人善良、慈悲、好施捨,後來更是直接被後人供奉為“文財神”。


洋哥說歷史


不貪戀功名利祿,不貪戀錢財富貴,不貪不戀,反而放得下,。

以天下之心,聚天下財富,為天下人,天下財富都是自己的,也都是天下人的,自己只是個管理者,錢為我所用,財為我所有。

傳說,畢竟是傳說,很美好,具體怎麼樣,誰也不是當事人,誰又沒有苦衷與不得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