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战“疫”必胜

“脱下军装,我还想上一次战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为了广大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我有责任、有义务要这样去做。”……在利通区,总能见到有这样一群人冲在前方。他们站卡口、上街道、入社区,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责任与担当。

争当战“疫”先锋

2002年入伍的利通区板桥乡板桥村村民马旭,有着16年党龄,他退役就选择回到家乡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虽然退伍多年,但他从没忘记过自己是一名军人。

疫情发生后,马旭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深入小区楼栋张贴、发放防疫知识宣传单,做好疫区返乡人员及出入车辆的排查登记,上门入户摸排外来人员,帮助隔离人员测量体温,用小喇叭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坚定信心 战“疫”必胜 | 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褪志

利通区东塔寺乡物业站干部马鑫(左)是一名退役军人,他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在部队时他就明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杨娜 摄

几天前,父亲不慎摔伤,回家照顾父亲三天后,马旭再一次请缨,但社区负责人无法同意这个请求,希望他先将自己的父亲照顾痊愈后再来。这下可把马旭急坏了,他带着按下手印的请战书直接敲开了社区负责人的房门:“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接受的教育就是冲锋在前。家里我会安顿好,请组织放心!我请求继续上战场!”简单解释后,他又继续加入到了防疫队伍中,认真记录着信息。

奋战抗“疫”一线

2月20日,在位于利通区金银滩镇的杨马湖高速路口,来自交通、卫生、公安、乡镇、退伍军人等工作人员依旧紧张地忙碌着,测量体温、详细询问、记录车牌、喷洒消毒,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内容,24小时执守在战“疫”一线。

退伍军人金鑫是这支防疫工作队中的一员,自2月2日利通区武装部开完部署会后,金鑫就同他的队友们加入了防疫工作。他们配合各部门工作人员,每班3人分工明确,对每一辆驶入停车区的车辆都进行详细的防疫检查登记,一个细节都不错漏。

“在来这执勤之前,我就在我们村上的4个防疫点轮流值班了。”金鑫说。他是这支退伍军人疫情防控小组的队长,24小时带班执守,只有在没什么车经过的时候,他才能在帐篷里眯一会儿。

问及在严寒的天气下,一直在室外超负荷工作是否辛苦时,金鑫笑着说:“我年轻,扛得住。我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退伍军人,这正是我们践行使命的时候,哪里有疫情,哪里就会有我们军人的身影。”

坚定信心 战“疫”必胜 | 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褪志

在杨马湖高速路口,由退伍军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每天24小时重复着测量体温、询问信息、记录车牌等工作。杨娜 摄

“若有战,召必回”

“学峰、少林组,收到信息立刻到小区门口上车。”“人到齐了吗?谁没有口罩到这里领,我们要到一线做防控工作,出发啦!”……疫情发生后,利通区板桥乡的退役军人吴学峰、任新华等人自发组成疫情应急防控小分队,将3辆私家车作为分队应急车,接送家住市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上下班。

梁嘉辉、丁少林、何少成等10名基干民兵积极响应利通区号召,值守在关马湖高速路口检查点已经20多天了。虽然气温很低,但他们的举动却温暖了整个城市。

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乡干部徐永峰、周晓军是复转安置军人,一个通知,他们火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被安排在黄河大桥疫情防控监测点的执勤人员周晓军,正在对途经车辆、人员逐一登记,并认真做好记录。

“我是40多岁的人了,电脑上的工作咱不行,但是跑腿的事我包了。”徐永峰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马当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退役士兵的英雄举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利通区各乡镇,人人参与,纷纷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退役军人 的身影活跃在村(社区)各个岗位, 冲在抗击疫情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军人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