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印度2019年GDP跃居世界第五,超过英国,法国?

喬鬆


美国为了拉拢甚至想左右有着极强虚荣心的印度,硬是把印度2019年的GDP提升为世界第五位,这不仅满足了印度人脆弱的心理,同时也在向世人广而告之:世界上的大事还是美国定了算。

至于对现实中印度占绝对大多数底层的民众来说,其日常生活或是生产是否匹配美国制造的世界GDP第五位的国家这似乎无关紧要,至于美国人是如何计算出此次印度GDP排位的这同样不是重点,因此各位看官不必深究,权当是看了场皮影戏……


空灵翁


近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世界人口评估”组织发布了一项报告中指出,2019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4万亿美元,超过英国(2.83万亿美元)和法国(2.71万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其实,印度GDP超过英法两国并不奇怪,因为它们的GDP差距并不大。2018年印度、法国、英国三国GDP分别是2.726万亿美元、2.776万亿美元和2.825万亿美元,差距在1000亿美元之内,相比英法2%以内的经济增速,近年来印度7%以上的高速增长显得格外起眼。因此以印度的发展速度来看,其GDP超越英法只是时间问题。

但论发展水平,印度是无法与英国、法国相提并论的。印度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才刚过2000美元,而英法两国人均GDP均超过4万美元,是印度的20倍左右。但体量大也是一个优势,未来英法GDP被印度拉开差距是趋势,而且印度还有望进一步赶超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当然,2019年印度经济发展并不好,经济放缓比较严重,其一季度GDP增长为5.8%,二季度5%,三季度已经放缓至4.5%,创下莫迪上任以来的最低纪录。所以印度经济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其发展仍任重道远。


锦绣中源


前段时间有不少媒体在唱衰印度,2019年的GDP增速在一路下滑,有可能全年只有5%的增速。现在好,他的GDP总量达到2.94万亿美元,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位居全球第五了。

其实现在的印度很像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区,总量上升的很快,用户一两年左右就要超过一个西方国家。这次是一次性就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意义很大。这也说明了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毕竟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经济改革,经济规模搞上去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吧,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要知道英国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人口只有几千万,印度相比少了很多。 印度不仅仅是一个个例,但凡大刀阔斧推动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都不错,比如越南、印尼也是如此。

中国就自不必说了,近40年来中国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型经济体。1978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均GDP只有一两百美元,80%的人口还陷于贫困之中。到2019年的最低利率终于突破了1万美元,贫困率也降到5%以下了。

按照目前印度的经济增速,超过德国日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概在2030年左右,印度就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那个时候美国、中国、印度就是全球最大的三个经济体了。


财经知识局


印度在2019年的GDP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在2019年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9万亿美元,英国的GDP是2.83万亿美元,法国的GDP是2.71万亿美元,所以印度是现在第五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评价计算,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51万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排在前面的日本和德国,印度方面人口众多,所以印度的人均GDP还是很低的,也就在2170美元,美国人均GDP是62,794美元。在2019年印度实质GDP增长率从三年前的7.5%降到了5%,但是逐渐发展成为了比较开放的经济体。

印度经济自由化是从1990年开始的,包括放松工业管制,减少对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控制,以及国营企业民营化,正是上述两个方式加快了印度的经济增长。印度服务业是全球成长最快的领域,占印度经济总量的6成,帮助印度28%的人口就业,制造业和农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印度经济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主要是因为印度经济体量比较大,而且印度方面人口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通过改革的方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英国,法国是属于欧盟,虽然现在英国脱离了欧盟,但是经济进一步不断下降,正是美国不断的对英法进行打压,不断的对欧盟征收关税,导致欧盟的经济逐渐失速,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顺便承接了西方国家的产业链转移,同时主要发展服务业,所以经济快速的赶上。可以说印度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多元化的外交,但是对其他国家又没有威胁性,因为印度没有发达的工业,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依靠西方先进国家,所以印度的产品对西方国家没有什么威胁性,因此西方国家很放心的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印度。同时印度也有人口优势,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此消彼长的问题。

虽然现在英国已经脱离欧盟,但是英国可能面临一系列的经济调整,短时间内也不会快速的崛起,而法国的改革举步维艰,黄背心运动和公务员游行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的经济都不被看好。


江淮圣手


好多人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罗列一大堆!

印度人口近14亿,人均GDP才2000美元左右,GDP第五?近20年内,他会以看得见的速度,超越德国、日本,最终基本稳定在全球第三!

人均GDP从2000美元增长到5000美元,6000美元,保持基本的工业化,和平发展就可以实现;10000美元才是中等收入陷阱!印度GDP进入世界前三,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邱之鹤


根据2月19日欧联社报道称,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人口综述”发布最新报告表示,印度在2019年,GDP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位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之后,正式成为全球第5大经济体。

据印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按美元计算的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94万亿美元,不过增速从前几年平均高于7%的增速下降至5%,而英国的GDP为2.83万亿美元,法国的GDP为2.71万亿美元。

因此,印度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对此如何看待?

不吹不黑,我们客观看这个问题积极的一面:

首先,印度经济确实具有韧性,持续高增长多年,印度过去的经济增长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全球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的,印度当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于几十年前的中国,未来确实有明显的潜力。

其次,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是欧洲传统的强国,但本身增长情况并不好,在发达国家中,欧洲经济体中的国家,扩张动力不足,即将是持续使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也未能有效拉动经济,印度的超赶,同时也显示了欧洲诸国的疲态。

最后,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是美国,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第三大经济体是日本,前三强里面,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国家,印度超过德法国和英国后跻身全球第五,预计未来将顺利超过德国,成为第四,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加。

接着说一说印度方面的不足:

对一个问题,应该辩证的来看待,我们需要看到印度优秀的一面,向印度学习,但同时也需要正视印度经济不佳的一面,以供思考。

第一,印度虽然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五,但印度和我国一样,人口众多,我国最新人口数为14亿,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国。印度最新人口数为13.54亿,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家。看人均GDP,印度仅超过2100美元,而法国人均GDP在2018年就已经达到了4.5万美元。

第二,印度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2019年之前,印度的GDP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对印度的经济前景过度乐观,但2019年印度GDP突然从前一年6.98%的增速下降至5%,并且失业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资本出现了快速的外流,对印度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带来了明显的挑战。

第三,印度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印度走的是“先服务业后制造业”的路线,工业化不足,这使得印度经济增长基础不坚实,而且印度的发展过度赖外债,印度外债高达1.4万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仅有4000亿美元,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受到的冲击会较为明显。

对于印度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我们看到印度为经济增长作出的努力,也看到印度未来的巨大前景,但同时,印度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会使得印度经济很容易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带来的明显冲击。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表示,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将经济危机成功转嫁给日本,2008年又将经济危机成功转嫁到欧盟。而这两次经济危机的日欧经济特点都与当前的印度相似,所以他坚信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印度。


财经宋建文


这是个值得印度骄傲的成绩,但也仅此而已。如果由此得出印度“不可小视”亦或者“可怕”的结论,那就是真正的自欺欺人。

虽然国内媒体对印度的评价从来都是两个极端,但在某方面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印度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人口大国。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像战国时期晏子使楚时给楚王形容的那样“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印度人撒泡尿就能汇成一条恒河的巨大体量,只要人人都稍微努努力,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值,在国际GDP排行榜中就能上升好几十个名次。

这是值得印度骄傲的事情吗?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1978年成了共和国的分水岭,其后的我们开始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大步迈进。而在我们起步前的1978年,我们的GDP总量在全球排名第10名。

而其后的40多年时间里,我们十几亿人同心协力,终于冲到了第二的名次,“仅仅”上升了8个名次。

从我们40多年来的艰难历程来看,静夜史认为至少有两点结论:

一是以印度的巨大体量,只要不分裂,即便混吃等死,GDP名次也不会掉到100名之后,其起点就非常靠前,这是印度巨大体量的优势;

二是印度作为立志要做“有声有色”大国的国家,目标从来就不应该是超越英国或法国这样的二流国家,而相比于之前动辄上升几个甚至几十个名次的光辉战绩,后面的赶超最有意义,但也最难完成。

所以当前的所谓世界第五名,除了安慰自己确实很努力,实在不值得印度大吹特吹。在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与世无争的小国或者宁可做大国附庸的弱国,但这不是印度的目标,它的体量和雄心注定了它的目标是下一个美国。

而这样的目标,注定了当前的印度还差得远。而差得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印度几乎已经遭遇了难以逾越的瓶颈。

印度作为英国殖民者“赐予”的国家,从未进行过所谓的“革命”,是真正的“得国太易”,而因为人类历史上任何大国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基础。

因为没有革命的阶段,印度高层无法完成以旧换新的迭代,鱼龙混杂的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所谓的多党制。而因为无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印度始终对地方无法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这使得印度地方始终各自为政。独立几十年来,虽然依靠尼赫鲁的声望消灭了众多土邦,但无法改变印度一盘散沙的状态。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之所以能保持所谓的“稳定”,根源在于种姓制度的存在,这个根深蒂固的制度几乎将所有人安排得明明白白,底层连反抗的勇气都不复存在。

虽然印度独立以来,通过欺凌周边小伙伴达到了所谓的称霸南亚的目的,但国内的欠缺如果不补课,印度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流强国。

但当前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允许印度脱胎换骨了。再加上国大党失去了一党独大的身份,印度连靠统治者声望推行改革的可能都没有了。

而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以及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印度广大人口根本无法转化为巨大的人口红利,产生不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更无力建立起自力更生的工业体系。

所以当前的印度除了买就是租,这样连打巴基斯坦都费劲的水平,可想而知会有多差劲。

当然,印度统治者也不是没有努力过,比如印度从2010年开始,就开始通过修改GDP算法的方式提振印度经济。当把牛棚、牛粪等别国都忽视的东西计入GDP后,印度经济果然高达7%,成就了所谓的印度奇迹。

但奈何牛粪总有不够的那一天,于是印度GDP不可避免地在2018年之后开始每况愈下,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4.5%。

虽然印度一再宣称其在2019年GDP总量达到2.94万亿美元,美国某机构更是根据所谓的购买力计算方式表示印度的GDP总量早已超过10万亿美元,但印度经济中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

而从这些过山车一般的经济数据中,也大概能看出,只有印度这个渴望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国家才紧盯GDP数据不放松,才会为了所谓的漂亮账面而不惜以牛粪滥竽充数。

而更令人不齿的是,莫迪政府为了规避所谓的社会矛盾,对内奉行所谓的“大印度教”主义,公然煽动国内种族对立以此获得所谓的支持;对外则频繁挑衅邻国转移民众视线。而这样扬汤止沸的做法,除了“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再也没有其他可能。

在静夜史看来,也许印度真的很努力,连造假的样子都那么迷人,但作为所谓的大国,印度从一开始就跑偏了,这也注定了它的所谓努力注定会得到一个南辕北辙的结果。

今天的我们,可以本着国际主义精神喊上一句印度加油,但绝不至于自欺欺人到认为印度是我们的对手,毕竟,它不够格。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从印度的情况来看,超过英国和法国并不奇怪,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印度,都要远超英国和法国,所以说GDP总量跃居世界第5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印度制度能够得到改革的话,追上中国达到世界第三的位置也并不意外。

首先必须说英国和法国虽然是世界强国,但是总体来说已经算是壮士暮年,增长速度一直没有超过2%,再加上欧债危机造成欧洲整体经济低迷,因此近期可以说英国和法国的增长速度都不如预期,这样就造成了这两个国家的排名开始下滑。

而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最近几年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带动了印度的GDP上升速度非常的快。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与中国前十几年的经济增长相提并论,两者都是来自于低端制造业的迅速增长拉动了整体经济。

不过不同的是印度的资源禀赋相对中国更差,印度实际上一直没有完成现代化国家的转变,经济制度和人口制度都相对落后,而由于教育和种姓制度的存在,让印度高素质人才的群体意志不够充实,这让印度很难完成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

所以当印度消耗完低劳动成本带来的制造业红利之后,经济增速也在去年开始放缓,目前来看印度走出这样一个经济增长低迷的时期还需要时间,只有完成更多的经济改革才有可能继续前进。

不过以印度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来说,与中国其实有着相同的特点,只要印度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领导的话,经济增速不成问题,即使是现在GDP能够排名第三也不要意外。


咨询师天生


源自印度的佛教对中国的传播是非常成功的;但佛教在印度早就被边缘化,唐僧归来后佛教在印度就遭到伊斯兰教的摧毁,之后印度教成为印度最大宗教;现在信仰佛教的印度信众只占人口0.8%,非常少。

印度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向苏联学习,兴办大量国有企业。

2012~2016是印度第12个五年计划,莫迪废除了效率低下的计划委员会,取而代之的管理机构是“改革印度全国学会”,该学会最大的特点是包含了地方政府的官员,可以有效转达各邦的情况和需要。该学会对创新、企业家精神的认知 ,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印度总理具有全国领导力,不存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问题。

印度的市场化改革从1990年开始,放松经济管制,释放出经济活力,成为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莫迪经济学在古吉拉特邦的成功让他赢得大选,成为印度总理。

莫迪总理大刀阔斧地推出了“印度制造”“数字印度”“智慧城市”“清洁印度”“季风计划”“环印工业走廊”“废钞令”、统一商品服务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举措,虽然多项措施各界褒贬不一,尤其“废钞令”和统一商品服务税实施初期引发社会和经济不小的混乱,但从数字指标看,“莫迪经济学”成绩亮眼,实实在在提升了印度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可见度,可以成为其成绩单上的一个高分。他因此在2019大选中再次获胜。

莫迪下一个任期要开始的基建工程,让不少内外企业跃跃越试;总规模100万亿卢比(10万亿人民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容小视。

2018年印度从中国进口766.8亿美元,出口188.3亿美元,中国顺差很大。中国一直保持对印度贸易顺差。

在2018年英国、法国、印度GDP就非常接近,虽然印度排在英法之后;2019年预计印度因为更高的GDP增长率已经排名在英法之前,成为继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之后的第五大经济体。祝贺印度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进步!我们感谢印度带给中国的净出口,(经济成长三驾马车之一是净出口)这是来自印度的礼物。


云端美


2018年,联合国相关机构公布的印度GDP规模,就已经是全球第六了。

所以,2019年印度经济继续增长,被一些组织的统计数字认为是全球第五,这也没啥疑问。

毕竟印度前面的英国和法国,在GDP总量上,本来和印度就差不多。

比如2018年英国GDP是2.83万亿美元;

法国是2.78万亿美元;

印度是2.73万亿美元。

这就意味着印度经济增长5%可能就会超越英法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即使2019年印度经济不是全球第五,2020年应该也会获得这个“荣誉”。

这是从印度经济发展曲线来看的一个趋势和常识。这个发展曲线,要比英法的增长曲线更完美。

应该怎么看印度发展?

客观来说,这个增长曲线表明——

印度最近20年来经济一直发展比较猛。

虽然2019年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上升的势头没变。只是上升的速度减缓了。

这是任何经济体发展的正常现象。

相当于一个人爬山,越到高峰的时候,肯定爬得越慢;坡度越大的时候,肯定爬得也越慢。

但你不能否认这个人是一直在向上攀登的。

印度的发展也是类似。

高速增长了10多年,每年的GDP增长速度高达7%以上,这对一个有13亿人口,85%都是农民的大国来说,确实很不容易。

而且印度的经济发展基本是全方位的,不是只给农民利益,忽略城市发展,也不是只让中产阶级致富,而让少数族裔受损。

特别是,印度的发展也不只是聚焦于经济,在军事、科技,乃至联合国维和等领域都有自己的进步。

比如印度虽然发射了几次月球探测器没成功,但这也是全球少有的5个能够发射探月装置的国家。

再比如印度虽然到处购买美俄的武器,不过他们自己武器的国产化之路也没有耽误。

尽管印度武器国产化质量不太高,但这也是全球少有的能推动武器大规模国产化以及科技化的国家之一。

所以对印度的发展要客观看待,不能因为他们经济增速低了,就说经济和社会出问题了。

这是印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调整政策而出现的正常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