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朝的军事体制?

小林历史观


清朝先后有8支武装力量: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淮军、防军、练军、海军和新军,兵制经历了传统军制(经制兵)到勇营制(湘军、淮军)再到传统军制(防军、练军)到近代军制(近代海军、新建陆军),装备由冷火器到火器的过程。

基本上可以以满族为主,汉族为辅的体制。但是这样产生了大量的弊端。造成大而不强的军队情况。

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我认为远不能与汉唐元明相比!清朝鼎盛应该是在乾隆时期,乾隆十全武功很多都是败仗根本不能算,从几场重要的战争来看,清军的战争动员能力和战斗力都远不如前代,征准噶尔、大小金川、大小和卓最多动员的兵力也不超过10万,可见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无法支持大规模的战争准备,也就是说当时国家的GDP总量虽然很高。

但是人均GDP和效能是很低的,是依靠庞大人口基数贡献的经济总量,如果实行大规模的战争动员,普通百姓是无法承受的,与明朝相比永乐皇帝还数次率数十万大军远征蒙古;从军队战斗力来讲大小金川弹丸之地,民不过数万,清军历时二十余年,耗费白银数千万两,先后有四位统帅殒命(有的是战死的有的是论罪处死的)才征服大小金川,这与汉唐甚至明朝都无法相比!




钿车宝马


清朝的军事体制为历朝最优,满清政府善于学习,其军事体制也在逐步完善,从中世纪军队向近代军队逐渐过渡。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军事体制变革加快,几乎打一次大仗,就练一次新军,改革一次军事体制,虽说败多胜少,但是清军俞战愈强,以致于百姓起义己经无法威胁清廷统治了,清朝最终亡于清军。

没有太平天国运动,便没有湘军!

没有捻军,便没有淮军的壮大!

没有两次鸦片战争,就没有北洋水师!

没有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就没有北洋新军与湖北新军!

正是因为湘淮军没有近代化,才有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清朝先后有8支武装力量: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淮军、防军、练军、海军和新军,兵制经历了传统军制(经制兵)到勇营制(湘军、淮军)再到传统军制(防军、练军)到近代军制(近代海军、新建陆军),装备由冷火器到火器的过程。八旗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军事制度。

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兵以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等八种旗帜为标志。”旗“本为满族”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兼有掌管军事、政治、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凡旗人男丁皆可为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八旗各有旗主,皆为世袭,旗兵为其私有。

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

清朝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

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的。

清朝八旗军其实是明朝卫所兵的扩大版,由于满族人少,故编为八旗,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随着入关之后,八旗军改为职业军人,并迅速腐化,绿营成了平三藩主力,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旗绿营皆不堪大用,清廷被迫下放练兵权与财政权,曾国藩、左宗裳、李鸿章等人学习戚继光练兵之法,从西方大量购买火器装备军队,用堑壕战消灭太平天国。随着僧格林沁战死,清廷制约汉人武装的王牌消失。自此,清朝军事力量逐渐向汉人手中转移,地方割据之势逐渐形成。

甲午战争中,湘淮军的装备不输日军,但湘淮军属于中世纪军队,而日军是近代军队,体制有代差,因而战败。

战后清廷下令袁世凯编练新式陆军,从此清军逐渐近代化。



当代曹植


清朝先后有8支武装力量: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淮军、防军、练军、海军和新军,兵制经历了传统军制(经制兵)到勇营制(湘军、淮军)再到传统军制(防军、练军)到近代军制(近代海军、新建陆军),装备由冷火器到火器的过程。八旗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军事制度。

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兵以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等八种旗帜为标志。”旗“本为满族”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兼有掌管军事、政治、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凡旗人男丁皆可为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八旗各有旗主,皆为世袭,旗兵为其私有。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清朝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的。


世间始终你好146401869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后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试图逐渐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皇帝试图实行中央集权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清朝前期。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顺治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

经济上由于把关外落后的奴隶制带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强抓人作奴隶,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饷,他们常年寄生虫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乾隆视察八旗军发现他们驰马坠地,箭箭虚发)也使得清朝越来越依靠汉族军兵。

汉军绿营和团练乡勇

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在各省者,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所 统辖。

清朝中叶以后,又有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后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由于八旗长期由政府供养,游手好闲,不习武事,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在镇压太平军时屡败,于是南北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速发展,曾国藩的湘军便应运而生了。还有象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左宗棠组织的楚军等,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改编为练军与防军。光绪中叶后,因甲午战争惨败,防﹑练军均又改为次要的巡防队,由袁世凯编练新军,作为主要国防力量。

清末新军和海军

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

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的。

1651年顺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长江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

洋务运动时期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舰。1868年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随后的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自强运动的失败。

对外战争

1627年 丁卯之役 李氏朝鲜 朝鲜败,求和,约为兄弟之国

1636年 丙子之役 李氏朝鲜 朝鲜败,成为清朝附属国

1685年-1686年 雅克萨之战 沙俄 沙俄败,《尼布楚条约》

1765年-1770年 清缅战争 缅甸 签订和约

1788年-1789年 清攻安南阮惠之战 安南(阮惠) 安南求和

1788年-1792年 清反击廓尔喀之战 廓尔喀(今尼泊尔) 中国胜,保卫了西藏领土

1840年-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 英国胜,《南京条约》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法国(俄美支持) 英法胜,俄国渔利,《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5年-1878年 清军反击阿古柏收复新疆之战 浩罕国(俄英支持) 中国胜,收复新疆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法国 中国不战而败,《中法新约》等

1894年-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日本胜,《马关条约》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八国胜,《辛丑条约》

1900年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之战 沙俄 沙俄胜,但未能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


探索历史


究其原因,还是清政府长期抑制军事发展所造成的。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单独存在,支撑它发展的一定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清朝统治者设计了一套军事保密体制,不仅使军事技术本身得不到发展和进步,甚至连火药、铸铁技术,这种上一级的技术模块,也都因为没有需求而消失了。所以,不是中国不懂如何制造火器,而是清朝统治者严重限制了武器的生产和发展,才导致军事的落后


中年男人在磨练


中国清朝(1644-1911)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後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并走向衰败的时期。它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和以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其军事制度既因袭历代王朝的旧制和本民族的传统,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的。

一个腐朽的封建政权,即使有北洋水师,终究改变不了腐朽、腐败的命运。军事与政治、经济紧紧相连,军事与政权相依相靠;政权,一句话,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兴旺,失去人民的支持,就灭亡。正所谓:军民鱼水情。

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支撑与力量,军事同样离不开人民。


易捷生活


清朝的军事体制中后期是相当滞后的。作最高统帅的皇帝,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更不懂如何训练官兵,排兵布阵统统交由手下兵部大臣操持。可是清代兵部的职权,比历代都小,并且无权调动和指挥军队。兵部的具体职责是管理绿营武职官员的品级、考核、升转、奖惩、抚恤等;管理全国马政,以及传递文书事务;掌管全国的兵籍及军器;管理关禁、海禁;还负责武科举事务。

清朝先后有八支武装力量。主要是八旗子弟亲兵,兵制经历了传统军制到勇营制再到传统军制以至于近代军制一一近代海军、新建陆军。

可是清代兵部的职权,比历代都小,并且无权调动和指挥军队。因此一旦有战事,深居皇宫吃喝嫖赌的皇帝往往拿不定主意,兵部又无实权随时调动军队迎战,大臣们主和主战又争论不休,往往贻误战机,兵败如山倒。这就是八国联军万人入侵国境,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首先跑路,余下数十万将兵无所适从,一击即溃。日寇入侵,北洋水师未及开战即全军覆没。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惨重屠戮。险此亡国灭种。


伏牛山人25


清朝实行以专制皇权主核心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最高军权由皇帝(顺治初是摄政王)掌握。中央设辅佐皇帝的决策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早期)或军机处(中期以后),置主管全国军事行政的兵部等领导机构。凡军国大计,先交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意见,供皇帝采纳和参考,由皇帝最后裁决,并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承旨出令,交兵部和其他有关军事领导部门主持实施。军机处于雍正年间设立后,则由军机大臣承旨交办。一旦国家有大的军事活动,则特简经略大臣、参赞大臣等,组成战时领导体制,临时抽调各地官兵归其调遣指挥。但一切运筹进止,均听命于皇帝。军事行动结束,将帅返回原任,兵丁归原驻防地。若皇帝年幼,亲政之前,则由摄政王(顺治时)或辅正大臣(康熙时)或太后垂帘听政(同治光绪宣统时)。一因此,皇帝是最高决策人,议政王大臣会议或军机处是决策部门,兵部是中央军事职能管理行政部门。清朝的命运取决于皇帝的决定


股海行者


从1644年开始到1911年清帝退位,这段时期,清朝的军事体制从不断的完善到开始不断被瓦解,军事实力也是从盛转衰变化。

在清兵入关之时,军事体制以八旗为主之后组建了汉军旗的绿营,到了清朝末期有了袁世凯的新军,到了洋务运动,有了海陆军三军,这个时期,清朝的军事体制也接近现代军事体制。

清朝不管什么时期军事体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兵民合一,兵民合一也是八旗军事体制的核心,还有就是军政合一,八旗子弟世代为兵,接受帝王的调遣,八旗子弟一辈子当兵,可以入朝为官,这是清朝军事体制最为核心的。


掩饰了谎言


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到光绪为止,清朝军事体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四军旗建立,努尔哈赤逐渐创立清朝军事体制,后在清兵入关之后,建立绿营等直属于皇帝统辖的武装,第二阶段为八旗军败落,湘军和淮军逐渐成为清朝主力部队。第三阶段,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逐步完善军事体制,建立了初具近代军事体制的武装,总的来说,清朝拥有八旗兵、绿营、湘军、淮军、防军、练军、新军、水师这几个军事编制。而在武器形式上从传统的步兵骑兵到近代军制,采用以由热兵器为主的近代武装。

此外,清朝的军事体制虽然与当时的兵部有直接联系,而且清朝的不少军事武装都是归于兵部管理,这点结和前朝一样,少数武装还是直接由皇帝调度,比如神机营以及近卫处等都不归兵部管辖。所以在清朝,军事体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兵部的权力相比前朝小了很多,在体制上有诸多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