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辛者库”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程老师侃史


辛者库,是从满文“sin jeku”音译过来的。辛的意思,是装载粮食的器皿,库是管理粮食的地方。所以,辛者库这个机构的意思,就是从这里每个月领取口粮的部门。在《寄楮备谈》中记载:

“辛者库,乃半个佐领下食口粮人也”。

也说明了,辛者库中的人,是“食口粮人”,也就是吃官家饭的人。而辛者库,最早的名字并非如此,而是“辛者库牛录(sin jeku niru)”,据历史记载:

“于辽东所获养猪之汉人,及绣匠等有用之汉人,收人辛者库牛录新获之五百丁中。”

而后,才渐渐演变成了辛者库。辛者库这个词汇,在清宫剧中并不少见。比如前几年大火的《宫锁心玉》,里面的良妃,也就是胤禩的生母,就是辛者库出身。很多人看辛者库,总会把“出苦力”、“低贱的职业”想到一起。甚至还有人认为,辛者库和“浣衣局”就是一个地方。但是真实历史上的辛者库,却与影视剧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就来还原历史真相,从多个方面解读一下,清朝的辛者库,到底是个怎样的部门。

辛者库里都是些什么人?

要说辛者库里都是什么人,必须要将辛者库做一个区分。实际上,依据清朝严格的尊卑制度划分,辛者库也会按照等级来区分。分为内务府辛者库,这部分辛者库,是由上三旗来管理。还有一部分,是王公府第辛者库,由下五旗来管理。从名字上也能看出来,内务府的辛者库,等级地位,要比王公府弟的辛者库,更高一点。那么为何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上三旗管理的辛者库,是由皇帝亲领,也就是专门服务于皇上的。下三旗的辛者库,才是服务王孙贵族的。努尔哈赤在位期间,开创了旗人制度,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权力。后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人员过多的想象。便将原来的四旗,扩充成了八旗。分别是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合成八旗子弟。但即便是这样,由皇帝亲领的上三旗,也是权力最大的。

因此,上三旗管理的辛者库中人,地位也要比下五旗高。那么辛者库中,都是什么人呢?在《大清会典卷76《内务府 会计司》里记载:

“至从前缘罪入辛者库人,其口粮一体支给。“

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来,辛者库是由原本就在这里工作的人,还有“缘罪辛者库人”共同组成。辛者库本身就是管领部门下面的“食口粮人”,是通过干活来赚取工资的机构。原本在这里工作的旗人,就以此为生。而“缘罪辛者库人”是什么呢?据《清代内务府档案》记载:

“以前八旗拖欠钱粮人等,因限满不能完纳,题參将本人或子孙治罪,其妻子在上三旗及下五旗公中佐领者人内务府辛者库,在下五旗入各王公辛者库,其上三旗人等亦有入下五旗王公辛者库者。

《清代内务府档案》中明确表示,朝廷有收纳制度,如果八旗子弟无法按时交纳钱粮,整个家族都会被连累,一起问罪。而子女就会被充到辛者库做苦力,相当于是抵押还债,但是按月可以领到工资。辛者库大抵是由这两种人组成,一种是正常工作的旗人,另一种就是犯了罪的旗人,这种还是占了少数。

辛者库,需要负责哪些工作?

  • 一、负责宫廷之中的环境维护

宫廷中的宫女,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地位稍高一点的,类似女官,她们直接听命与后宫嫔妃,也会负责训练新进来的宫女。而另一类就是地位低贱一点的,辛者库中的宫女。而姑姑,就是负责调教这些辛者库中的宫女,教她们如何干活与宫廷礼仪。而辛者库,从名字就能感觉出来,是很辛苦的地方。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事,大抵是负责维护后宫的环境卫生。除了入负责日常的打扫卫生外,由于到了清朝,取消了浣衣局机构。因此,三宫六院的衣服,也由辛者库的宫女负责换洗。《宫锁心玉》中的良妃,最开始就是辛者库中的宫女,一个画面,就是在后面洗衣服,这块的拍摄是很符合历史的。

  • 二、负责采买日常用品与备选宫女

辛者库中的宫女,除了日常的清理外。往往会负责出去采买,只要管姑姑,也就是负责管理她们宫女要令牌,就可以出宫去买东西。买的东西,大多是用来补贴辛者库所需,比如打扫工具、还有宫女们自己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她们一起购买。有些宫廷所需的粮食米面,有时也会由她们负责采买。除了干活,辛者库中的宫女,每年都会和包衣,去备选宫女,被挑中了,就会专门跟着某个嫔妃,专门听她的差遣,辛者库的累活,便不用再干。

  • 三、守陵墓

辛者库中的女子,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守陵墓。不过,这部分宫女,大多都不是自愿的,或者是被惩罚的。因为清朝的陵墓,除了孝庄皇后的皇陵,按在了皇宫之中,其他都在郊区,离皇宫很远。而这些宫女,往往因为无人问津,一守就是一辈子。

辛者库中人的地位如何?

正如大家感觉的那样,辛者库一直是被人们诟病的机构。提起辛者库,大家就会感觉是出苦力的,地位低下。这些没错,据《寄櫧备谈》记载:

“辛者库乃半个佐领下食口粮人也,起初原系家奴,向例不许为官,内府俱贱视之。”其中有一点,是其子孙后代,不能参加科举,无法入仕。

“内府俱贱视之”,这句话,表明了辛者库中人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因为包衣也是奴才,但是很显然,辛者库中的奴才,地位要比这些包衣还低。这里我想到一个人物,就是胤禩的母亲良妃。历史上的良妃也是出身辛者库,正因为这种低贱的原因,常常引起康熙不满。胤禩母妃病笃时,遗胤禩之言曰:

“尔皇父以我出自微贱,常指我以责汝,我惟愿我身何以得死,我在一日为汝一日之累。因而不肯服药。”即便是从辛者库走出来,这份背景,也是一生的屈辱,无法正名。

除此之外,在《八旗则例》中记载:

“凡犯罪发遣及人辛者库人等,遇有恩旨放还、放出包衣佐领者,除犯罪人之本身不准承袭(世职.世爵)外,其子孙照常开列。

也就是意味着,只要入了辛者库,除了他自己之外,子孙后代,是可以继续承袭爵位的。也算是当时的朝廷,对旗人的法外开恩。辛者库中的人在低贱,也是相对而言。对主子来说,他们是奴才。但是抛开这层身份,他们还是旗人。清朝一直提倡的满汉一家,不过是为了加强统治,其实分别还是很差的。举个例子,旗人犯罪,整个家族都会被连累,一起问罪。而子女就会被充到辛者库做苦力,相当于是抵押还债,但是按月可以领到工资。旗人的惩罚制度,要比汉人好很多。去了辛者库还有饭吃,有钱挣。汉人若是无法交纳钱粮,被殃及的不是充军,就是发配宁古塔受罚。所以,辛者库中的人的地位高低,要分怎么看。跟非旗人来比,他们的地位也并不低。

总结:

从辛者库这个机构,可以看出清朝统治的小小缩影。从历史来看,辛者库的成立,是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的。除了日常的清理卫生外,其成立的更大作用,是约束了当时的八旗子弟。努尔哈赤开创八旗,最大效率利用了这部分权力,打下了天下。但是坐江山的时候,底下的这帮所谓的“元老”,便开始嚣张跋扈起来。皇帝更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真正解决,除了朝廷律法约束。最直接的就是取消旗人的身份,或者在辛者库为奴。极大程度,平衡了当时旗人与汉人的纷争。一方面安抚了民心,一方面也震慑了这帮老人们,是一项壮举。


十点历史君


辛者库其实也是清朝八旗制度下包衣奴才的一种,世代都是皇室、王公的仆人,在内务府、王公府第、陵寝、行宫、庄屯服劳役。辛者库人的来源有世代辛者库人和因为获罪入辛者库的,辛者库人绝大多数并非罪奴。

辛者库的人虽然专门干吃苦受累的工作,属于皇室的奴仆,但是宰相门人还七品官呢,更何况是皇室的奴仆。辛者库的地位高于于旗外贱民奴婢及八旗之中的旗下家奴,有自己的独立户籍,有薪俸粮饷,能够考科举当官,可与良人通婚,并有权拥有自己的奴婢,有权置办产业。

另外辛者库的人经常有机会在皇室宗亲权贵身边服务,一旦受到主子赏识,升官速度远高于科举仕途。例如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的祖父魏五十一就是从辛者库升任内务府总管;乾隆朝的名臣来保原先也是辛者库的,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太傅;康熙皇八子胤禩的母亲卫氏也是辛者库出身。

说白了吧在满清那种专制统治之下,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奴才,只不过有人有奴才之名,有人没有罢了。辛者库的身份名虽低贱,但在那个年代不知道是多少人羡慕的工作,毕竟在清朝想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的机会也不是谁都有的。


当狗容易做人难


在清代影视剧中,不乏有宫人被罚入“辛者库”受苦。

什么是“辛者库”呢?

“辛者库”是满文的缩写,他的全称为“辛者库者特勒阿哈”(sin jeku jetere aha)。辛:量粮食的金斗;者库:米谷、米粟、粮食。“者特勒”是吃的意思;阿哈我们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奴隶之意。由此可知,辛者库的意思就是:内务府管领下食口粮的奴隶。(《民族词典》的解释)

满文辛者库(sin jeku )的写法。

八旗制度是有清一代的根本政治制度。顺治在位时,形成上三旗与下五旗体制,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属于“天子自将”,归皇帝亲领,所以地位最高贵。下五旗就属于诸王、贝勒、贝子等宗室贵族的分封之地。

上三旗与下五旗分治之后,各旗所属的包衣(满语booi,意为“家的”,指某人的私属)也随之析为两个系统,上三旗包衣称“内务府属”或内务府旗人,为皇家私属,编入内三旗。下五旗包衣对应的就是各王公的私属,称之为“王公府属”。

内务府参领下设内府佐领、旗鼓佐领和内管领。其中的内府佐领和旗鼓佐领就是皇室所有的满洲、汉军佐领,相对来说在内务府中地位较高。而题中所言的“辛者库”就是属于内管领的一类人。

内管领,满语称“珲托和”意思就是“半个佐领”,又称为“辛者库佐领”。编入内管领的最初是满、蒙、汉族奴仆。《雍正上谕八旗 寄楮备谈》有记载:“辛者库,乃半个佐领下食口粮人也,起初原系家奴,向例不许为官,内务府俱贱视之。”也正是因为辛者库的地位低下,康熙帝才会在发怒时骂皇八子胤禩“系辛者库贱妇” 所出。

清代的“阿哈”是分很多种类的,地位较高的如内务府“包衣阿哈”,就是皇家的家奴,位居内务府上三旗,有自己的财产,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有合适的机会,还可以外任肥差,执掌重权。而一入辛者库之列,就意味着所有的财产充公,脱离了官场,甚至不能参加考试或者捐纳入仕,等于说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只能跟着别人混口饭吃,由此可知辛者库人地位之卑下。

但是相对于汉人犯罪被流放宁古塔,满人犯罪被罚入辛者库算是比较仁慈的惩罚了。


历史宝藏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李蕾

“辛者库”,含义是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叫做管领,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辛者库人并不都是罪籍。内务府、王公府第、陵寝、行宫、庄屯皆有辛者库人服劳役。在《大清会典则例》中,这样解释辛者库:“辛者库,即内管领”,“管领,即辛者库”,王公府邸之辛者库,即府属管领。辛者库就是“管领”,是一种包衣组织。在嘉庆年间的《大清会典》在解释管领下人口粮的给发标准时说:”凡管领下俱为辛者库人,其无官地者,十岁以上为一口,月给粮三斗六升;十岁以下为半口,月给粮一斗八升……至从前缘罪入辛者库人,其口粮一体支给。“

辛者库人专从事大内或王公府第等低贱苦差。庭院、道路之扫除,“糊饰扫尘”、“三殿除草”、清除积雪,运送米面粮油、担水,运牛乳、木柴及玉泉山水,造办酱醋、饼饵、茶汤及淘洗果品,司管灯火、采买杂物,承应各处祭祀,及看守陵墓、牧放牛羊驼马,以及“各公事需用驱使”等等。在皇室后妃的各宫,每宫都配有一定数额的管领下妇人,侍奉主子日常起居生活。管领下人的子女也有侍奉主子及服役的义务。

包衣管领下人虽然属于奴仆,但他们的地位不同于旗外贱民奴婢及八旗之中的旗下家奴,他们与后者有良、贱之分,有自己的独立户籍,可科举为官,可与良人通婚,并有权拥有奴婢。在旗人中,他们的身份低于旗分佐领下人及包衣佐领下奴仆,但大大高于旗下家奴。


季我努学社


辛者库管理罪奴,但并非库中都是罪奴,因为犯罪被罚入辛者库的只占一小部分。绝不是电视剧中那样,犯罪之后被扔进辛者库,罚去浣衣局洗衣服那么简单。辛者库是一种旗人包衣的管理组织,而不是犯罪者服役的机构。

而辛者库中人虽然是奴仆,他们的低贱也只是相对于他们的主子,然而在社会上,他们的地位要高于旗人外奴隶与贱民。辛者库奴有独立的户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与良人通婚,拥有自己的府邸奴仆等。

康熙帝的良妃卫氏,嘉庆帝生母令皇贵妃魏佳氏,嘉庆帝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他们自己或者亲戚都是出身辛者库。


辛者库分为内务府辛者库(上三旗),王公府邸辛者库与下五旗辛者库。辛者库人绝大部分都不是罪奴。


澹奕


看了一下前面回答,都是拷贝网上,文字生涩,咱就说点好懂的。

直白说辛者库就是清朝政府组织的一大批家政服务人员 。

对于平民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工作,干点保洁、跑腿、打杂的活,领着政府发的工资,算是吃皇粮了。

不过呢,有些有身份的人犯错了,也会贬到这里干着这些脏活累活,所以对于被贬到辛库者的达官贵人,这就是劳教。

电视剧里那些猪脚被皇帝贬职,去什么浣衣局(就是洗衣服的地方),其实就是辛者库工作范围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