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通知朋友吗?怎么通知好?

Super栋


很荣幸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如果是在平常肯定得通知(当然这个还得根据当地平常的习俗),而且必须亲自一一电话去通知,不要通过其中一个朋友去转告,这是对相互之间的尊重。

但是鉴于目前处于疫情期间,无论当地是什么习俗。都得响应当地政府要求,不能聚众扎堆,所以建议通过群发的方式通知一下朋友便可,内容要写清楚1、是您的什么人因什么原因去世。2、让大家理解因在疫情期间就不去一一电话通知。3、为了不给国家和政府添麻烦所以葬礼就不办了。

个人认为目前情况下只能这样报丧,日后跟朋友见面的时候也避免了尴尬。


鑫淼点


关系好的,可以通知,打电话的话,就说:”最近你那边还好吗?我这边情况不好,我爷爷得癌症,在昨天上午去世了,家里人打算在后天上午九点,在✘✘医院太平间那边开追悼会。”

说完,看对方怎么说,对方听到这样电话,一般会说,“老人都有这么一天,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们也尽孝了,你也不要太难过了,把你爸妈要照顾好,到时我会去参加追悼会。”

发微信的话,直接说:我爷爷得癌症,昨晚去世了,家里人打算后天上午...

发完信息,和打电话一样,看对方怎么说。


有事想到了钟无艳


各位亲朋好友你们好,我是某某,家住哪里哪里。我家某某于****年**月**日不幸逝世,于****年**月**日下葬,望各位亲朋好友前来送某某最后一程。后面要署上名字和日期和地址。

说明:

1、必须要写上你的名字以及住址,因为有的人手机里存的电话太多,工作又忙,可能会一时想不起来你是那里的。

2、另外亲人去世是很悲痛的,不能够写的太过于客气。

3、还有就是要把去世的日期和下葬的日期写上,这样有利于亲戚朋友抽时间出来参加。


残酷de宠溺


关系好的,可以通知,打电话的话,就说:”最近你那边还好吗?我这边情况不好,我爷爷得癌症,在昨天上午去世了,家里人打算在后天上午九点,在✘✘医院太平间那边开追悼会。”

说完,看对方怎么说,对方听到这样电话,一般会说,“老人都有这么一天,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们也尽孝了,你也不要太难过了,把你爸妈要照顾好,到时我会去参加追悼会。”


悠悠茶香


对于我们农村一般丧葬,给朋友或一般亲戚捎话,啥时奠里,啥时埋里。给他舅家人,要亲自上门跪在门前,请我母或父亲下世了,啥时奠里,几号埋里。城里却不一样贴公告,XX大人于几时几日与世长辞,请各位亲朋好友到时光临...。


大慈大悲511


对于农村一般丧葬,给朋友或一般亲戚捎话,啥时奠里,啥时下葬。给他舅家人,要亲自上门跪在门前,请我母或父亲下世了,啥时奠里,几号下葬。还兄弟姐妹必须通知到人,城里却不一样贴公告,XX大人于几时几日与世长辞,请各位亲朋好友到时光临...。


人在路上刘庆军


可以通知或也可以不通知,这个情况很复杂,争议颇多,通知或者不通知,我得想法是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再定。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家里有人去世,通知其亲戚朋友称“报丧”,报丧有个亲疏远近的关系,有先有后。



首先是去世人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这是必须摆在首位的;其次是重要的亲戚,“亲戚”这个词我们是要分开来看的,家里父亲这边的叫“亲”,母亲这边的叫“戚”,这也是为什么女婿去丈母娘家叫客人(外亲,姓都不一样),媳妇娶进来的叫“闺女”(随夫姓,如丈夫姓王,媳妇姓李,那他们结婚以后女方就是王李氏,自己的娘家姓排后);再次才是戚友以及邻里朋友。



在农村办丧事其实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毕竟一个村里住着的往根上数还算是一个祖宗,农村毕竟讲究用“五服”来区分关系的亲疏远近,五服以内家族里的都很亲,宗族社会他们也是治丧的主要力量,族里的长辈自然而然就成为治丧班子的总管,所以在农村谁家有人去世了,邻里很快就知道了,而且会马上就过来看看能帮忙的就帮忙,这就是说的远亲不如近邻了。

农村的报丧方式

对关系近的:比如父亲去世了,其母亲娘家人这边是关系最近的亲戚,去报丧,其长子就要一大早披麻戴孝上门去报丧,到了以后敲门不进门,人家出门接,孝子马上磕头,人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然后说明后事的时间安排即可。

亲戚关系以外的,就根据具体情况,或是电话通知或是互相转告了,若是报丧对象远在外地,也要及时通知到,以便外地亲属能够赶回奔丧。



现在城市的报丧

报丧对象除了自家亲戚外,说直白点再通知什么人或者不通知什么人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逝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及人际交往了,有句话说的“一个人这辈子成不成功就看他的告别会就知道了”,这句话其实也是一种赤裸裸的现实。

至于报丧的方式基本就都是电话通知了,假如去世人是某机关单位的人,比如说某些干休所吧,家属可以通知干休所,然后干休所会有专门的处理后事的人,他们会向逝者生前相关的人发“讣告”,说明逝者是谁其死因、时间、告别会地址及时间,以便相关的人安排前来吊丧事宜。如果去世人的地位很高,名气很大,生前交友甚广的,还会采取在电视媒体新闻网络刊登其“讣告”。


悼亡吟


婚丧嫁娶是中国人历来最看重的人生历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人在世界上走一遭的重要环节,极具仪式感,往往亲朋好友等也会到场参加相关活动,一起见证,丧葬寓意着一个人生命的终止,按照迎来送往的习俗,有人去世以后,亲朋好友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患难真情,往日纠葛情仇戛然而止,再见亦是鬼魂,所以不免难过、哀伤,所以很有必要通知朋友过来吊唁、送别最后一程,既是告别逝者,亦是对彼此情谊的告别。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要通知朋友参加丧礼,那么怎么通知呢?

在我们老家一般是这样做的:以往凡有儿女的人家,如有亲人亡故,家属要按男左女右的习俗,在自家朝街的门旁边贴上一长方形的白纸,上面书写死者的姓名、年月和孝子的姓名,这叫做“丧报”,也称“报丧帖”。这样做的目的是丧家认为自己重孝在身,除特别亲近的亲戚外,不便去别人家去报丧,因此在自家的门楣上贴上这样的丧报。各相邻看到后也会相互告知,及时到逝者家中吊唁逝者。稍远一点的呢,因身穿重孝,不方便亲赴亲友家中去报丧,避免忌讳家属会委托相邻亲自上门报丧。距离太远,估摸着实在赶不到的,就不通知了。

不过现在通讯怎么发达,交通又便利,一般就不在派人上门报丧了,简化又简单了好多。基本上是通过主家儿女通过电话逐一通知亲朋好友,告知丧者信息、丧礼时间、地点等,亲友闻讯赶来即可,省心省事。如果是住在相邻的,还是会沿用以前的老法子逐一派人上门报丧,这样既符合礼仪也不麻烦。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好多地方都成立了治丧委员会,谁家遇到白事,主家将相关情况向治丧委员会报备后,治丧委员会会发讣告、代为办理报丧,筹备丧葬用品、治丧、待客等诸多事宜,主家只负责一心一意服丧。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报丧的禁忌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隔壁乡镇就特别重视报丧时间和孝子的身份,当地人死后,习惯上死者的亲属要奔赴亲友家中去报丧。因为身穿重孝,当地习俗忌讳让这种人进到自己的家门,因此报丧者只能等候在亲友的家门外,一直到亲友出门,孝子这时才能以敏捷的动作闪出来跪到亲友面前,磕一个头,泣告丧情。报信者到别人家里去时,手里必须拿着一把雨伞,亲戚朋友接到死信后,要烧两个鸡蛋给报信人吃,然后还要摔碎一个碗,当地的俗话叫做:晦死鬼滚蛋。





八桂生活圈


如果不是现在的疫情时期,家里有了丧葬的事情,是应该通知自己的朋友的。因为首先现在的家庭人比较少,而丧葬这样的事又是一家里的大事,既显得尊重朋友,又需要大家的帮忙!其次是朋友之间通过这样的交往,感情会更深!再次,前面是对生者来说,对于逝者,他的朋友也要通知,这样重大的事必须告诉逝者的朋友,这也是对逝者的尊敬!

丧葬的事通知朋友在中国叫报丧,以前有专门的人去告知,现在都是通过手机或者微信通知,最好找自己的一个朋友来做,打电话的形式就不说了,发微信的形式,我给推荐几种模板 ,供大家参考!






冬踏雪夏赏荷


在办理葬事时,一般都会有专门的葬事班子,逝者一倒头,这个班子就会马上到位,负责张罗出殡的各种事务,会根据亲人的要求,对整个葬事前后负责到底。一个班子当中,有多个人组成,各司其责,而通知逝者或亲戚朋友这种事情,则按照逝者亲属的交待意见,由专门负责的人去办。有头脸有地位的人,会在媒体发个讣告,普通人就电话通知一下,告知去世的时间,办葬礼和举行遗体告别的时间。现在的联络方式便利,一个电话或微信就解决了,有些人直接在朋友圈发个内容,很多朋友都会前来吊葬。

我记着以前在农村时,我们把这种事情称为“报葬”,那时没有电话,“报葬”的人在总负责先生那里拿到名单之后,就会按照名单上的姓名和地址,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报,报上去世的时间,举办葬礼的大概程序。有些亲近的亲戚和朋友,需要提前到逝者家,我们称之为“宿客”,指的是要住宿的人。由总负责对前来奔葬的人进行安排,按照亲近远疏的类别划分,安排饭局和住宿地点。

我们老家有个习俗,前来奔葬的人,在走到胡同的时候,就要开始大哭,一直哭到摆放灵柩的灵堂,不管你想不想哭,痛不痛苦,样子总是要做出来的,然后上了人情(拿钱),再磕几个头烧几张纸,以示报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