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最美身影丨前方战士莫担忧 我和家里“暗号”依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张笑闻

“我们虽然不能作为前线武汉战场的冲击炮,但是我们将作为最有力的补给站,支持前线战斗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这是2月19日,记者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到志愿者小吕手记里的一段话。

1月26日,大年初二,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6位优秀医务人员奔赴湖北,驰援武汉一线。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迅速成立了支援河北医护人员家属一对一志愿者帮扶队,起名就叫“一家人帮扶队”。

小吕就是帮扶队的成员之一。手记记述了她2月4日前去看望自己帮扶的同事父母,虽然语文平实,甚至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但从每一句、每一字中,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友爱,一种亲情,轻轻撼动人心。

成立帮扶队之后,我们把白衣战士的家属当成自己的亲人,特殊时期,虽不能每天登门拜访,但是我们每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定时送生活物资。

2月4日,在元宵节来临之前,医院统一安排看望前线白衣战士的家属,我带着牛奶、蔬菜等慰问品驱车前往赴武汉一线同事张晨家。这一路上走的并不顺利,路上到处都是抗疫关卡,每个路口都有布控。在经过层层消毒,层层测量体温后,我把慰问品放到了约定的地点,并给张叔叔发送了信息,取件的暗号是“幸福平安”。

很快,他给我回了微信:“家中一切平安,感激医院的关怀,感谢医院对生活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家属我将会一如既往支持白衣战士们的工作,把家里照顾好。待疫情过去,欢迎来家做客。”

收到回信的我心中不禁一暖,我们都相信,在国家强有力措施的控制下疫情终会过去,不久我们就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自由呼吸、肆意奔跑开怀大笑。祝愿阖家幸福,祝愿国家平安。

字短情长。

“像小吕这样的志愿者,在我们医院还有很多。他们除了帮扶支援湖北同事的家属,还穿上红马甲、戴上口罩,主动加班、轮岗,坚守在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医院党委副书记刘建勇说,院里目前人手紧张,志愿者们就利用下班、休息时间自发前往发热门诊值班,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导医、导诊、导检、健康咨询、科普宣教。

在医院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随处可见。走到门诊大楼门口,他们会主动为你测量体温;楼道里盛放着他们精心准备的爱心姜汤;电梯间放着他们用废旧报纸做成的一次性指套……一个个细小的的行动,传递着一份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