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教育不是一個量化的指標,父母只有找對路子,孩子才能上軌道行駛

今年寒假的延期,導致開學時間推遲。焦慮的媽媽又開始折騰,把原本計劃今年暑假的幼小銜接課程,提前到寒假。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父母為何如此焦慮?根源來自一句傳言:上小學前平均要會認1000個字。認字數量不夠多,會給孩子學習帶來很多麻煩。孩子跟不上,自尊心也會受打擊。與其到時候臨時抱佛腳,不如早早地開始準備。哪怕笨鳥先飛也好。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每個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有著各種各樣的焦慮,總結一句就是:輸不起,不敢不提前學。否則,風險太大了,只能提早投入,不求提高產出,只求起碼跟上平均水平。

如果把孩子幼兒園到小學入學前這個階段當做一個風險來評估,你家的孩子風險值是多大呢?僅僅對過程進行評估肯定是不合理的,那麼評估的結果呢?父母想要的結果無非是,讓孩子會學習,成績優異。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這就不難發現,有的父母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孩子貌似也不怎麼聰明。那就用刻苦用功來彌補,腦瓜子不好就多練。多練不就會了,熟能生巧嘛。

所以,風險很大程度來源於父母對自身和孩子的不自信。

如果換一個更長遠的眼光,父母想要的結局是讓孩子做一個會獨立學習的人。那麼從幼兒園到小學入學前這個階段,如果孩子什麼都不學,只顧著玩的風險會有多大呢?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那就要看影響風險的因素有哪些?是在於會不會認識幾個字嗎?會不會背幾個單詞?幾首詩?會不會做100以內的加減運算?

這些字、單詞、算數可能並不能幫助孩子今後成為一個會懂得獨立學習的人有直接的聯繫。僅僅是會這些就能讓孩子初中、高中之後都能保持鮮活的學習動力,並且獨立思考嗎?也許根本不夠。

所以,父母對孩子今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了從幼兒園到小學入學前這個階段,孩子該做什麼!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一個是拔苗助長提早教學,另一個是厚積薄發為後期的學習積累力量。哪一個更重要,這是一道常見的選擇題。關鍵看父母的格局和孩子的後勁了。

首先來說父母的格局,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學習。

1、格局是建立上客觀基礎上

通常而言,孩子在6週歲之前並不適合學習漢字的記憶和進行一些學科的技能的訓練。

原因很簡單,孩子的大腦和身體並沒有準備好接受這些挑戰。這個客觀的基礎甚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在6週歲之前的學習是應該慢的,以玩和思考為主。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舉個例子,對比一下。提早學和鼓勵玩兩種方式教育出來孩子的區別。現在很多孩子早早地開始學習寫漢字,在假期一天要練一定時間的字。年齡較小的孩子練字的時候經常會"缺胳膊少腿"效果很差。

另一個家庭父母並不是太重視要不要提前學習漢字。只是鼓勵孩子畫畫,邊畫邊玩。並且買各種彩色筆,這個孩子幾秒鐘就能鉤繪出一個圖案。類似大人刷抖音,帶節奏,畫畫根本停不下來。

你可能會說這個寫字和畫畫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可大了。兩者相同的都是要拿筆。不同的是什麼時候拿筆,拿筆做什麼?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後者這個孩子雖然寫字學的晚,但是拿筆早,對握筆的姿勢、下筆的輕重和線條的掌握肯定比直接學寫字的孩子要好。前期通過玩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基礎。回過頭來,再去學寫字,不就是容易的事麼?孩子就達到了輕鬆學習的目的。

因此,玩和學並不矛盾,甚至很多時候還是因果相通的關係。

所以,孩子怎麼學很大原因靠父母堅持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同樣是教育,考慮的方法和長遠發展以及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2、格局是一種長期的堅持,選擇最合適孩子的,才是最該堅持的格局

在父母的教育的觀念中,最保守的想法就是:我也不標新立異,就跟隨大流,大家怎麼做我也怎麼做。大家讓孩子學什麼,我也讓孩子學什麼。

提前學習認字比堅持讓孩子玩更容易。父母在方面有主見的還是少數。所以,經常會因為外界的影響和孩子的感受之間搖擺。一方面學習的競爭環境不容忽視,另一方面孩子學的很難受、很吃力沒有玩樂的時間,也讓父母深陷懷疑。

其實,有時候把問題反過來想。看看孩子更願意接受哪一種?順應孩子就行。

有些孩子對數字敏感,父母也不必非得等到孩子6歲之後再讓他學算數,有些孩子明明不喜歡開口說話,不喜歡錶達,也不必一定要去上語言班和英語啟蒙。

選擇最合適孩子方式,讓孩子在6歲之前輕鬆地玩和學,堅持這一個目標,父母會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家庭教養格局。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3、格局並沒有好壞,只有給孩子更廣闊的天地

大家都知道拔苗助長的孩子也能學,也能學會、學好。但是這種孩子可能上限會很低。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父母的知識水平可以解決孩子初中的作業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那孩子今後高中、大學甚至終身的學習該怎麼辦呢?父母解決不了了呀,再說孩子都成年了就不要管了。報著這樣心態的父母其實還不少。

出發點上,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格局並沒有好壞,目的地都是希望孩子好。只是一種是希望讓孩子成年後自己能好,另一種是不給孩子設上限,厚積薄發,積蓄能量做更大的事情。

明顯前者的風險更大,萬一教育失敗了,孩子可能厭學、逃避、甚至摧毀親子關係。後者,前進的慢,但是持續穩定發力,後期的加速曲線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概率變得更大。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所以,格局無好壞之分,但是格局會影響孩子發展的空間。

有些父母會問,我就是這樣按照孩子的喜好讓他玩和學,小學低年級還好,輕輕鬆鬆就考的不錯,可是越到高年級,孩子成績越不行。這樣的落差不僅做父母的接受不了,孩子也受打擊。該怎麼辦?

因此,不僅父母要有格局,孩子還要有後勁。儲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興趣是支撐學習最重要的動力,健康的身體是發力的保證。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1、允許孩子折騰,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

孩子有後勁,並不是說聰明的孩子不用學。相反是要學,鼓勵孩子學各種各樣的興趣。但是,不必追求短期內的回報。

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後,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要鼓勵孩子多折騰。這個時期的玩變的更有目的性,更有思考的深度。

孩子能分辨出什麼是學校、老師、父母要求學的,什麼是自己想學的。

如果,這時候父母不鼓勵孩子學課本以外的。孩子對課本內的可能更沒什麼興趣,出現成績下滑是必然的。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2、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孩子的各種能力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做支撐。

在我身邊經常有孩子寫作業寫到凌晨,還僅僅是在小學。其實真正現實世界中,父母質疑學校佈置太多的作業的做法還是少數,就算有也只是默默接受,讓孩子儘量去完成。

很多孩子無法保證一天睡足10個小時。

沒有充足的睡眠,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得不到充分的開發。

在這我們並不提倡父母與學校對著幹,因為作業量大,而質疑老師的教學方法。

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壓縮掉不必要的作業。為孩子爭取更多寶貴的睡眠時間。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所以,再回到那個最初的問題。孩子入學前到底要不要學會認出1000個漢字?6歲之前不強迫孩子學,不要提前學。更重要的是學的方法和玩的方式。6歲之後培養興趣要越早越好。要用鼓勵和支持的態度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

父母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個教育者的位置,而是帶節奏的那個人。所有能量盛極必衰,父母要把握好孩子學習的節奏。在負面的時候踩一點剎車,在正面的時候加一點油門,順應孩子的情況而為,逐漸建立了屬於最合適的教養格局。

小學入學前要讓孩子學滿1000字嗎?焦慮無用,主要看格局和後勁


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成為人,讓孩子有能力、有條件做自己。讓孩子早日自食其力、讓孩子不再依賴父母。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好的狀態不是需要和被需要,而是一個生命影響另外一個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