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為雄主開國皇帝,而深受一種小毛病折磨,換做是你也如此

古代皇帝不僅是一國之君,也是整個國家中國身份最尊貴的人,可謂是古代人生中的巔峰;在我們看來皇帝,都應該是《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歌唱的那樣豪邁,或者一生錦衣玉食無憂到老;然而皇帝也是有煩惱的,例如翻開宋朝史書,能發現宋太祖趙匡胤,在為帝前期深受一種小毛病的折磨,而且換成任何一個人,在他的位置上也會如此;那麼順利做了皇帝的趙匡胤究竟患了何種毛病?聽編者為您仔細道來。

他身為雄主開國皇帝,而深受一種小毛病折磨,換做是你也如此

​趙匡胤在建立宋朝以後,沒有來得及享受勝利的喜悅,就深陷在焦慮失眠的煩惱中,這並非宋太祖有精神疾病,而是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確有著很大的精神壓力;在唐代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這段時間,是我國古代史上著名的五代亂世;在短短五十多年中,興起了五個朝代,而這些朝代都很短命,其君主也大多被推翻不得善終。

他身為雄主開國皇帝,而深受一種小毛病折磨,換做是你也如此

​宋太祖雖廢了後周黃袍加身,但只是控制了北方地區,外部尚有後蜀、南唐、南漢、荊南、吳越,以及契丹等強敵虎視眈眈;剛稱帝的宋太祖若不能有所作為,宋朝也必定會變成另外一個短命朝廷,到時趙匡胤本人也會有性命之憂;可見前期的宋太祖面臨的形勢十分不穩定,他也深知為帝是個高危職業。

他身為雄主開國皇帝,而深受一種小毛病折磨,換做是你也如此

​在《續資治通鑑長篇》中,趙匡胤曾對藩鎮問題深表擔憂,他說五代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延續,甚至比唐代的藩鎮對王室威脅還大;五代藩鎮以叛亂為常態,眾節度使都認為,只要拳頭硬都可以坐皇位;《新唐書》中有一句話,叫“長安天子,魏府牙軍”,這裡說的就是魏博鎮節度使,向來不服朝廷的號召時常作亂,在當時魏博鎮的兵將十分驕橫,不服任何人的約束;五代時期的魏博更為跋扈,後梁也因此向李存勖投降最終被滅國,隨後的後唐李嗣源,也是藉著魏博作亂之時,抓住機會一舉奪取了皇位。

他身為雄主開國皇帝,而深受一種小毛病折磨,換做是你也如此

​另外禁軍問題也是另一種不穩定因素,五代後期周世宗整頓禁軍,大幅度增強了禁軍的實力,朝廷對藩鎮的控制力也隨之增強;在藩鎮昭義作亂之時,其謀士就曾說京城都是精銳之師,不可與之爭鋒;周世宗有一句叫“點檢做天子”,在此顯示了禁軍戰鬥力的強悍,因此他罷免了禁軍都點檢張永德,由受信任的趙匡胤接任;在周世宗死後,趙匡胤也是憑藉禁軍的力量做上了皇帝;可見禁軍對皇權的威脅,是極其強大的。

他身為雄主開國皇帝,而深受一種小毛病折磨,換做是你也如此

​趙匡胤失眠就是擔憂這些問題,其實在宋初朝廷禁軍的實力已經極其強大,單個藩鎮很難給朝廷造成威脅,最大隱患則在於禁軍內部;於是趙匡胤一招“杯酒釋兵權”,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隨後他還禁止有名望的藩鎮將軍做禁軍統領,接著將禁軍的兵權大批分散,將禁軍的控制權,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中。

他身為雄主開國皇帝,而深受一種小毛病折磨,換做是你也如此

​解決禁軍問題後,趙匡胤開始削減藩鎮節度使的權力,收回由節度使管轄的屬地,在各地設立轉運使,控制藩鎮的稅收權,還將藩鎮的精銳調撥到禁軍,進一步擴大朝廷與藩鎮的實力差距;趙匡胤一步步將財政權、兵權收回到朝廷,徹底杜絕了藩鎮作亂的隱患;對於其他小國,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的策略,挨個將他們收拾掉,真正的實現了大一統;此時的趙匡胤臥榻之處,再也沒他人酣睡,失眠的困擾也隨之消失地無影無蹤。

【參考資料:《宋史》,《新唐書》,《續資治通鑑長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