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疫病是人类自古就面对的现象,全世界都有发生。

现代的瘟疫、疟疾等多类病症,在古代统称为疫病。

在古代,疫病的病因复杂难测、传染性强、治愈率低,因而人们对其充满恐惧。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因为对世界的认识有限,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人们就有了“疫鬼”思想,认为人间的瘟疫等是因为妖魔鬼怪作祟所致。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四经》中记载: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 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于是,自古从朝廷到民间,就有各种驱除“疫鬼”的仪式活动。

后来,逐渐有了医学和医者的介入。但是“疫鬼”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针对这种现象,人们自古就有相关记载。一些文人的作品里也不可避免。

而且,一些著名文人如杜甫、韩愈、元稹、温庭钧等都曾感染疟疾,东汉末期“建安七子”中的多人死于疫病。

“诗言志,词言情”,诗词作品既表达了作者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也反映了疫病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例如《全唐诗》、《全唐诗补编》中,就有三百多首描写疫情以及与疫情相关的诗歌,作者数量达数十位。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弦歌行 (唐•孟郊)

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

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通过傩舞驱除“疫鬼”的表演活动形式。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酬乐天寄生衣(唐•元稹)

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

羸骨不胜纤细物,欲将文服却还君。

寄薛三郎中(节选)--唐•杜甫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

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这首诗中写了作者患了“疟疠”的情形:“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节选)--唐•韩愈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谴疟鬼 (节选)--唐•韩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咨汝之胄出,门户何巍巍。

祖轩而父顼,未沫于前徽。

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

岂不忝厥祖,靦然不知归。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治疗疫病的多种方法。

例如“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叙述了几种驱除疫病的方法:中草药、针灸和艾灸、巫师作法、道家画符。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本诗描述了除夕夜的风俗,其中有通过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赶走瘟疫的场景:“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除日 (宋•苏辙)

年年最後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传说神医华佗曾经创制有“屠苏酒”配方。

后来“药王”孙思邈根据葛洪《肘后备急方》,自制了“屠苏酒”,治好了瘟疫。于是有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风俗传统,以驱邪防病。

本诗就描述了这种风俗。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这种风俗在许多诗中也有描述。

例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中有“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马之鹏的《除夕得庐字》中有“添年便惜年华减,饮罢屠苏转叹歔。”

王安石的《元日》中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等。

对于疫病,宗教界一方面出力防疫,一方面也以诗歌的形式反映疫病、传播其教义。

例如唐朝道士杜光庭作序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六十甲子歌》。

疾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先人们与病魔战斗的顽强精神代代传承。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code> /<code>

新中国成立后,瘟疫越来越少。这是英勇、智慧的中国人民科学防控的结果。

七律二首•送瘟神

1958年,毛泽东主席阅览6月30日的《人民日报》时,看到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新闻。

他不禁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第一首诗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血吸虫病的猖狂肆虐和疫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第二首诗写新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治山理水,同时大举填壕平沟,消灭钉螺的动人情景: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两首诗实为一体,前一首写旧社会,后一首写新社会,起到了鲜明的对比作用。

而且诗句意象鲜明,含蕴深厚,耐人寻味。尤其是其中的豪迈之情,鼓舞人心!

纵观历史古今,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当下的疫情,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