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官学。如果孔子活着,皇帝会请他来治理国家吗?

子冬


不会。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从此以后儒学成为了官方显学,儒学成为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它是为了适应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而强调君权神授的"天人感应"。因此,此时的儒学更多是一种宿命伦式的要求下属臣民对皇帝要绝对服从,绝对忠诚,与其说是儒学不如说是一种宗教!而孔孟的儒学有很强的人民性。孔子主张的仁义礼智信及孟子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更多的是要求国君要爱护人民。因此,即使孔子还活着皇帝也不会用孔子来管理国家。


1前1


谢谢!

″如果″孔子活着,皇帝会请他来治理国家吗?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东南鲁源村)人,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巜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年轻时任过小官礼仪等,后任鲁国司寇,上任七日诛死著名大夫,教育家、演说家、法学派少正卯。

所以说明君不会请他来治理国家的。



守望佳苑胶州湾


不会。儒家最终得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赏赐,但是儒家本身也付出了抛弃了克己复礼、仁政治国的理论核心,专职为汉朝“以孝驯化天下”。后世的“以孝治天下”说法不同,本质一样。儒教的称谓,也是从此开始。

众所周知,“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摘自《先秦学术概论》)中华文化的高峰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中也包含杨朱这个道家学派。但是,此道家非彼道家,杨朱思想被称之为“中国人权宣言”,但依然并不等于是道家。一言以蔽之,老子的道家是将天下真相(治国真理)娓娓道来。听或者不听,随便。而杨朱思想仅仅是道家“仁义智信”中的“仁”,并不涉及“义(正义)、智(智慧)、信(诚信)”。所以,杨朱学派跟儒法墨等其他政治学派一样,依然属于老子道家思想这颗大树上的枝叶。

用今天的世界观来说,国家有上层建筑、有经济基础。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儒法墨杨朱等等所谓被归类为有政治学派,根本在于他们都属于提供一种治国理念(被执政集团采用后,既成为思想上层建筑),并以此建立国家治理体制(政治上层建筑)。以秦国为例,商鞅变法的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军权、治权、税权)郡县制为政治上层建筑。

统一是秦始皇的,最核心的体现在中央集权:军权、治权、税权被高度统一到中央。郡县不再拥有这三个权力,仅仅是按照中央制定的标准执行。郡县有驻军但却不是郡县的所有,郡县有治理但必须按中央的法律为准,郡县有税收但标准以及收入都是中央所有。以现代意义来说,这些就是主权的范畴。秦始皇的统一,是统一标准。比如,以统一度量衡为统一称量工具,统一的称量工具直接促进公平交易,进而间接促进商业的繁荣。统一文字同样是交流工具,部落、宗族的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而更加通畅,中国文化的积累和包容更加繁荣。

而大一统,是一统的是思想、是白色恐怖----只有儒家一家思想,所有非儒家一律被屠杀殆尽。当然,仅剩的儒家也同样被阉割,只剩下对执政者更有利的这教化、哪教化。对政治制度有影响的克己复礼,对执政利益有影响的仁政治国,统统被阉割了。但是,儒家表报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倡议,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汉朝及其以后,当官封爵成了儒家独占的黄金屋、颜如玉,儒家还有资格报怨嘛?包括董仲舒自己,短暂的地方辅助性官员,不久被彻底罢免。然后,当了十几年的教书先生,就去见孔孟了。可见,孔子是不会,即使皇帝请他来,他也不会来。





易小道侃古今


不会。

第一,汉武帝采用的是:儒表法里,儒只是形式。

第二,孔子作为儒家领袖,出山后势必会成为儒家、天下读书人实际存在的精神领袖。一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绝不允许第2个太阳出现。



老潘聊品牌


会的,但孔子不见得会来。

汉武帝即位以后,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那时候已然成了其封建统治的迫切需要。主张道家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政治需求,也与汉武帝好大喜功相违背了,儒家大一统的思想和汉武帝期间的形式和任务相适应,而儒家取代道家,如果有一位意见领袖当然再好不过了。


山楂红果山里红


不会。从历史来看,到汉武帝时期,儒家经历了从孔儒到孟儒到荀儒再到董儒的过程。每一次的流变都都是思想主张的变革。

孔孟秉持的是性善论,到了荀儒已提出性恶论,同时与法家思想合流,荀子的两个得意弟子竟都是法家重量级人物韩非和李斯。

孔子提倡以德治国,反对严刑峻法。而到了武帝时期董儒更进一步杂糅儒、法及其他思想,表面上看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上是“阳儒阴法”,离孔子的理想越走越远。可想武帝也不会请他执政,他也不愿意扭曲自己的政治理想。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汉武帝是个乾纲独断的帝王,他们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夕饮冰


不会!最最关键的是孔子的主导思想和根本目的是“克己复礼”,复商和西周分封制之礼。那是主张分散立国、向後退的违背郡县制、大一统立国根本大法和原则的。汉武不可能放弃汉承秦制、社会进步的已建立和巩固了的强汉而去搞分散、分治、分国的。即是假如,除非孔子放弃原旨、改弦更张学董仲舒向皇权靠拢……那倒有可能被接纳了。


昆仑139100429


定然不会,可以从汉武帝的几任丞相看出,治理国家要的是政治手段,孔子的思想很伟大,但是未必是一个好的政治家


银杏树fan


一个知道“克己复礼″,即“墨守陈规"的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创新意识,唯上是瞻的人,哪个皇帝会让他来治理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