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獻忠“扶明反清”說起,看明亡前夕農民、官僚與士紳的表現

引言:<strong>南宋末年崖山之變,陸秀夫背少帝投海,十萬軍民一起隨之殉國。明末甲申之變,崇禎上吊,這個號稱中國最有骨氣的王朝,殉國的臣子只有十數人。

<strong>宋朝,士紳階層的文天祥捨身赴國難;清朝,尚有湘軍團練對戰太平軍;再看明末,為何不見成氣候的地主武裝拱衛家國?

<strong>禮部尚書錢謙益叛國、大軍閥吳三桂賣國,大參將耿精忠投降。偏偏是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初時反明,臨終卻要“扶明反清”。


從張獻忠“扶明反清”說起,看明亡前夕農民、官僚與士紳的表現

<strong>這一切,難道真的僅僅只是因為“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嗎?

<strong>事情的真相其實是——明季商品經濟的超前發展,造成士紳階層與農民階層的思想分化。商人逐利的性質,個人利益至上的原則,以及“有錢就好辦事”的思想,讓明末士紳階層對局勢產生了誤判,最終和普通農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一、“思想保守”的張獻忠

張獻忠原本是陝西省的一個農民。祖祖輩輩都只會扛鋤頭,不會經商,土地是他唯一謀生的資本。天啟末年,張獻忠的家鄉發生了蝗災。遮天閉日的蝗蟲來襲,把老鄉們辛苦一整年種下的莊稼全啃光了。然而名目繁多的各種賦稅,並不能被免除。

面對生活的重壓,張獻忠唯一的出路就是與另外七個弟兄扯竿子造反。於是他自號“八大王”,挺而走險。

張的思想是傳統的,“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老子讓我們活不下去了,我們就把他拉下來,自已當皇帝。

他身上土匪氣頗重,帶兵到處劫掠,殺了不少人。正史、野史,提起他都沒什麼好話。直到1644年甲申之變過後,他才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然後才發現——皇帝原來不好當。


從張獻忠“扶明反清”說起,看明亡前夕農民、官僚與士紳的表現


原來他小的時候讀過一些書,就用《三國演義》裡學來的方法統治他的大西(清《灩澦囊》),按古人的思想來實現自已的“正義”。據說,最早在官府公文中推行“白話文”的也是他。

<strong>張獻忠也許文化程度並不太高 ,思想境界還是傳統中國農民的。卻也正因如此,他從未像明末的士紳層級一樣,抱著亡國不亡家的自私目的,對清廷報有幻想。故而當他困守成都時,清廷以高官厚祿招降他,被他拒絕了。

<strong>在張獻忠看來,明朝不能亡於蠻夷。大明要是亡於異族的手上,包括自已在內的老百姓,必定活著不如豬狗。這是比蝗災還要嚴重一千百倍的獄。

因此,儘管他的軍隊多次與明軍血戰,死傷慘重,臨終之際,仍然扯著義子孫可望的手說:

“……明朝三百年正統,未必遽絕,亦天意也。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

順治三年,1646年。張獻忠戰死。死前也效仿崇禎帝一樣,殺死自己的妻兒,不讓他們受辱。

他的兩位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帶領著他的餘部,堅持抗清,最後與南明政權匯合。孫可望最後降清,李定國則成為南明最後一位良將忠臣。

從張獻忠“扶明反清”說起,看明亡前夕農民、官僚與士紳的表現

  • 二、覆亡前夜的官僚們
  • 崇禎帝上臺之前,他哥哥朱由校臨終寫信告訴他:魏忠賢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希望弟弟善待他與乳母客氏。

    那時候朱由儉才只有一十六歲,在外聽到魏忠賢的罵名,不曾多想,一上臺就將他殺了,結果頓時打破了朝堂上的政局平衡。

    直到後人研究明史的時候,才提出疑問:魏忠賢是否被錯殺?

    許多學者指出:在那個朝代,由於文官集體代表的新興資產階層,與皇帝為代表的封建大地主階層產生了嚴重的利益衝突,互相掣肘,導致國家機構運轉不靈,財稅不足;再加上連年的蝗災、瘟疫,北方邊患,百姓們生活不下去,最終王朝覆滅。

    那個時候的大明,國家表面上看來是統一的,實則內部四分五裂。財稅問題已經積重難返,為明亡伏下禍根。

    等到十六歲的小皇帝殺掉了魏忠賢,再讓“東林黨”上臺時,朝令夕改,十幾年間換了幾十個將(首輔)。國家政治、經濟一團糟。


    從張獻忠“扶明反清”說起,看明亡前夕農民、官僚與士紳的表現

    <strong>官僚們為了保全自已的利益,總結過往國家穩定時期經商得到的經驗教訓,競然聯合底層士紳,撇開朝廷,在民間弄出一個,只屬於自已本階層的“白銀流通渠道”。

    因此“天變”之時,小官僚與鄉紳也能憑著自已的生意頭腦,當個小商小販,賣地置產,好好地過度了朝代的更迭期。

    <strong>商業資本的萌牙,徹底改造了士紳們的思想。天下間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因此他們覺得不必去殉國(一開始他們都沒反應過來,大明亡了),十幾萬人一起跳海什麼的,太愚蠢了!

    <strong>滿人來了又怎麼樣呢,他們在遼東,不一樣和漢人做生意嗎?可見他們也只是圖財。只要願意,大家還是可以做做生意的嘛。而身在四川的張獻忠囿於“農民意識”,從來沒這麼想過。

    • 三、亡國不亡家的士紳們

    甲申之前的兩年,山東諸城的丁耀亢,本是一名貢生,呆在京中有做大官的機會。但是當年秋天,他看到清兵燒殺搶掠的光景,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於是他趕緊回到山東老家,勸說親戚們逃到南方。

    中途,他的家丁在田間遇到兩個清軍探子。家丁想要動手,還被他阻止。

    當時的他,可能和大部分的士紳階層一樣。即使戰火都燒到了眉睫,還以為清兵只是吳三桂借來趕走李自成的。

    李自成來了,李自成又去,跟潮漲潮退一樣迅速。瞬間大明的半壁江山變了顏色,除了丁耀亢之外,大部分的士紳們根本沒有察覺到。他們或者還以為,吳三桂借清兵,就和李淵借回紇兵一樣,只要趕走了李闖,天下始終還是漢人的。


    從張獻忠“扶明反清”說起,看明亡前夕農民、官僚與士紳的表現

    丁耀亢的親戚們故土難離,捨不得地產。他們組織了團練武裝,防備的是可能搶佔財產的流民,非而關外來的清兵。

    丁耀亢勸不了他們,於是把自已家的財寶找了一個小島埋上,再找了一條船,帶著妻子出外避禍。等隔年回到家,地也沒有了,銀子也被挖光了,但是他卻通過舊有的關係網,在清朝重新找回了貢生的資格,並且當了個小官。不久,他又辭官歸故里,閉門著書。

    <strong>頂層的官僚們當了漢奸和二臣,底層的士坤們最後也平穩地“過度”,成了新朝的子民。他們中,有的暗地憑弔逝去的大明朝,有的卻覺得現在也不錯。

    <strong>家國意識,在明末士紳階級腦子裡並非不存在,只是比較淡薄。他們的表現,都印證數百年後,電視劇《潛伏》中的一句臺詞——“哪有什麼主意,一切都是生意”。

    <strong>只因為那會兒還沒出”剃髮令”,他們也無法預知,在往後的幾百年裡,再也不能亂罵皇帝了;便覺得——誰當皇帝不是一樣呢。


    從張獻忠“扶明反清”說起,看明亡前夕農民、官僚與士紳的表現

    結語:

    張獻忠這樣的底層農民,因為讀過一點書,受到儒家思想導引,從來沒想過把大明斷送到“外夷”手上,因此他臨終之時深明大義,勸義子“扶明反清”。而明末的官僚、士紳們,則因為明代經濟的超前發生 ,產生了一些“新的”,“唯物質”主義的思想。

    他們以為誰當大明的皇帝都一樣。可惜在他們投降之後才發現,那還真是有點不一樣的。於是部分人又暗搓搓地“反清復明”了。

    《明史》張廷玉

    《中國通史》傅樂成

    《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

    《小腆紀敘》

    《灩澦囊·卷三》

    《南明史》

    《出劫紀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