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与世隔绝”,他们却一直和垃圾在“亲密接触”

大城小事报道(通讯员 黄建兵 宋晓辉)突如其来的疫情

让街道显得格外冷清

那一抹抹橘红增添了不少暖意

所有人“与世隔绝”

他们却和垃圾亲密接触

用自己的双手

小心翼翼地为这座生病的城市

擦去身上的泥土


别人都在“与世隔绝”,他们却一直和垃圾在“亲密接触”

汪惠平在进行垃圾转运作业

汪惠平是邾城街垃圾转运站垃圾装运组组长,整天同垃圾打交道的风险可想而知,但汪惠平不畏艰险,任劳任怨,从除夕开始一直战斗在最危险的岗位上。2月17日母亲因病去世,送别母亲后他又迅速回到工作岗位,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别人都在“与世隔绝”,他们却一直和垃圾在“亲密接触”

万芳是邾城街环卫所的一名技术能手,2019年在全市环卫工人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这次抗疫战斗中,她更是一名突击手。母亲身患癌症,她本想在春节期间好好照顾母亲,然而,防疫战打响后,她毅然投身到工作岗位中。新洲体委“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后,她又主动要求去医院从事环卫清扫保洁工作。

别人都在“与世隔绝”,他们却一直和垃圾在“亲密接触”

李喜英为公厕旁的垃圾桶消毒

李喜英是邾城街一名公厕督导员,负责邾城地区26座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疫情发生后,她克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春节期间需要人照顾的困难,主动请缨参加“保环境,遏疫情”的战斗。她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守好公共厕所这个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是我接受党组织考验的最好机会。”

别人都在“与世隔绝”,他们却一直和垃圾在“亲密接触”

黄双平带领环卫工人夜间清运垃圾

黄双平是邾城街环卫所的一名督导员,年前因病在同济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出院后拒绝了领导让她在家调养的安排,毅然投入抗疫战场。

他们是新洲区2400名环卫工人的缩影,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日夜战斗在抗疫一线,每天至少两次对全区15个街镇的115条主次干道、27家医院、467个居民小区、26个市场商超周边区域以及7600余个垃圾容器、32座垃圾收集转运站、开放使用的160座公共厕所进行全方位清洗消杀作业,每天消毒作业面积120万平方米。在医院、隔离点、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增设废弃口罩收集桶2700余个,医疗垃圾收集桶300余个,每天收运废弃口罩和医疗垃圾近2000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