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能做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作為作家,作家是什麼,作家能做什麼,作家在不斷的追問中,作家從來就沒有忘記,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本文作者唐國明)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作家唐國明作品:《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作家能做什麼?這是很多作家的自問,以致有一個作家說文學在科技面前是無用的。以前我曾寫文追問過文學有什麼用,我當年得出的答案便是:如果一切成果是花,做出這些成果的人才便是那棵開花的樹,而文學、哲學、數學、藝術……便是孕育出這棵樹的天空與大地及空氣。這篇文章雖然發表過,但我一直覺得寫得不怎麼好。

……………………………………………………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明白了作家的作用。我想大家都明白,通俗一點講,人是由身體與思想構成的;昇華一點講,人是由“心之力”與“身之力”構成的,只有“心之力”與“身之力”強健的人,才算是一個有體魄的人。如果一個人的“心之力”出了問題,那也是病了;“身之力”出了問題,那也是病了。“身之力”出了問題要靠醫生、醫藥與自我懂得的常識;“心之力”出了問題,要靠文化藝術來開解。比如一個人遇到了什麼困惑,看了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或是一首詩歌或一篇小說,或聽了一個賢人與高人的話而釋懷……

……………………………………………………

歸回到作家身上,作家寫出的文學作品,就是把自身經歷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文學化後,用一種虛構的真實表達出來,供喜好的人閱讀後,有所得有所獲……說到底文學作品與人發生閱讀關係之後,對人產生了作用。若打個好懂一些的比喻的話,它起到的作用就如同糧食的作用,就如同身體沒有力氣時,是因為餓了,要吃飯,吃飯後消化一陣才有力氣。同理,文學這種精神糧食,有時在你心感到如餓了一樣無力時,能讓你有力氣;有時在你的心感到累時,能讓你開心起來;有時在你的心感到前途暗淡時,能讓你眼前一亮……如同你感冒後,吃了一些藥就好了一樣,文學作品有時也是你的一味讓你心情好起來的、強心之力的藥。

……………………………………………………

而有些文學作品,在你沒有足夠強的識別能力與人生經歷之時,它就會成為一座你不想走進去卻進不去的圍城;如果你有足夠強的識辨力,它就是你看到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

……………………………………………………

在人生的眾多磨刀石中,文學作品就是強你心之力中的一塊磨刀石;當你的心如刀一樣在這些石頭上磨來磨去,磨鍊久了,你的心胸大了,天下小了……一旦達到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之境時,就會成為能解決許多社會問題或鑽研科技問題的刀了……

……………………………………………………

到此時,文學作品的力量突現出來後,作家的作用也突現了出來。作家在此刻就是強社會人類心力之藥的開創者與製造者之一了。在文學、哲學、數學、藝術……這一切的作用下,大材成林,百花開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盛世就來了。有了文化盛世,經濟、政治、科技盛世就自然而出。

……………………………………………………

作家在災難面前的作用,就會不言自明。作家就是用過硬的作品,強天下心之力,成為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成為醫人心之畏,療人心之疼,治人心之傷中的一位;或給社會開出療救的藥方,或讓創造出來的作品,成為社會醫心的一劑良藥。

……………………………………………………

而不是讓你喪失作家本分,如行屍走肉一樣,打著旗號拜倒在權利的石榴裙下寫文章,做“乞求式的無病呻吟狀”……要明白人類真正需要作家提筆踏踏實實地寫出人類之魂,人類之靈……客觀地,實事求是、文學地寫出那些在困苦災難面前為了天下蒼生戰勝一切,堅守自己的人格與初心,在自強不息過程中面臨多面眾生相中表現出來的人性多面性……讓人類明白活著是怎麼回事,生活又是怎麼回事……人是怎麼回事,社會與世界是怎麼回事……這才是作家真正的責任,更是一個能引起人類對作家尊敬的原由。

……………………………………………………

作為作家,作家是什麼,作家能做什麼,作家在不斷的追問中,作家從來就沒有忘記,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寫於2020年2月13日至2月23日嶽麓山下

………………………………………………………………

——————————————————————

……………………………………………………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的作家。

………………………………………………………………………………

唐國明說:“讀書人的精神就是‘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互聯網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佈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唐國明:作家是什麼,作家是強天下心之力人類靈魂工程師中的一個

…………………………………………………………………………………………………………………………………………………………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變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變換成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變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數據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數據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變數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