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市场监管局铁腕“关店”断“疫”源

本报讯(通讯员 石义涛)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山县市场监管局准确领会县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发挥职能优势,采取铁腕措施,关停门店商铺,减少人员流动,最大限度切断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传播。

一是科学定点,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有保障。早在2月3日,该局就根据县指挥部指示,与县商务局一起,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30家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点的建议方案,以指挥部通告的形式向外公布。除此之外的门店、商超一律关闭,停止营业。与此同时,在定点供应点设“防控服务台”,由超市、社区医疗点和市场监管局各派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对进出顾客进行消毒、验证、测量体温、提醒戴口罩等服务,让广大居民在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了疫情在“超市”的蔓延。

二是力量下沉,确保抗疫一线有足够人手。在县指挥部做出“封城”决策后,县市场监管局党组立即对局机关干部进行了重新安排部署。除办公室和“12315”投诉平台值班人员之外的干部,一律就近安排到城区三个监管所上班,听从市场监管所的调遣。局党组成员按照“包所管线”分工履行好战时职责。建好微信工作群,用好微信公众号,工作安排、工作汇报、工作动态以及相关数据报送、交换等,都通过微信联系,既最大限度减少了本系统人员的聚集,又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处于一线的三个城区所,力量由38人增加至94人,大大充实了一线作战力量。

三是加大力度,确保“门店”关得彻底。在县人民政府令(第3号)公布后,县市场监管局各驻所党组成员与城区各所所长一起,把监管力量分配部署到辖区各个网格,当天就实现了关店停业任务。但有一些商家心存侥幸,不执行通告要求,在监管执法人员离开后,又偷偷开门营业,与监管执法人员玩起“躲猫猫”,对此,该局加大巡查监管的力度和频次,增加了上午10点和晚上8点左右等重点时段的巡查监管力量。

四是重拳出击,确保“关店”断“疫”任务落实。对不听劝说,偷偷营业的“店主”,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训诫,第三次贴上封条,并告知其撕扯封条会受到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的严重后果。与此同时,还加大了督办检查力度。副局长张勇、舒进学每天都分别到所包保的监管所带队巡街督查。2月18日下午,局长宋骄阳带队在东城所辖区沿街视察,逐店督办,现场关停半掩半开门店5家,封停2家屡教不“关”的门店。通羊城区之外的各乡镇市场监管所比照城区的做法,也在规定期限内迅速关停了辖区内的非定点商铺门店。截止日前,共封停擅自营业门店166家,暂扣营业执照7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