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开始查分了,辛苦备考大半年的学子们满怀希望,又紧张地查自己考的分数。报考宁夏大学的学生发现他们的“中国文学”科目分数出现极不正常的状况,150分的部分,很多考生只得了十几分,甚至出现零分。而根据公开的该科目题目和评分规则看,即使是初中生去考试也不可能得零分。很多考生在网上议论,怀疑宁夏大学“故意压分”。

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那么,为什么要故意压分呢? 其实这不是现在才有,也不是只有宁夏大学才有的,以我自己考研和在高校教书十多年的经历,我知道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压分的学校往往是水平一般,缺乏优秀生源,但又想招到较优秀生源的学校。因为通过压低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然后接受报考更好学校的落榜生调剂。

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想招优秀生源可以理解 ,但通过故意压低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让这些学生不但上不了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由于考分被压低,考生过不了国家线,也失去了调剂上国内其它任何学校的机会,也就是说辛辛苦苦一年准备考研完全白费了,只有再花一年时间第二年再考了。压分学校这样做,是对考生权益的严重侵犯,浪费青年学生们最宝贵的青春,误人前途和命运,简直是丧尽天良,罪大恶极,妄为人师。


宁夏大学随后回应承认有低分和零分成绩存在,要对分数有怀疑的考生按规定复查分数。我们知道,复查只是查分数计算和统计有没有错误,并不涉及评分标准。对故意压分的行为,复查根本没用。

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强烈要求国家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对该科目进行重新评卷打分,给考生一个公道,给社会以真相。对操作故意压分行为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处分。对国家级考试中故意操纵压低分数的行为,实际上是高校招生作弊,相关决策者和当事人应该要负刑事责任。教育部要出台规定,禁止故意压分的行为。对一再违反的学校,取消其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资格。或者,取消其单独命题评卷的资格。


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对于广大考生来讲,不能吃哑巴亏,对有故意压分行为的大学要进行充分的揭露,形成一个民间压分高校“黑名单”,并向全国同学、学弟学妹们广为宣传,以后不要再报考这种学校,以免耽误学生们的前程。

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稍有人性的人都无法理解有关高校这种故意压分的行为,你可以不收你认为不优秀的学生,但请报考前就把要求说清楚,不要误导学生来报考你学校,然后你又断了别人的生路,把人往死里整。这种实际上是一种诈骗行为,比骗人钱财更加罪大恶极。


故意压分就产招生诈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