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如何抚平父母情绪?

我是大魔王020


疫情期间在家里也是一个很好陪父母的机会,平时工作忙,这次正好可以多陪陪他们,一起做做饭,打扫卫生,一起看电视,聊聊天!


KK玩电影


一行禅师在这里面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他说他有一间很好的禅房在法国。有一天刮台风,后来他跑回那个禅房的时候,那个禅房已经完全变成了不同的样子。雨水打进来了,整个禅房都湿了,风把窗户全部打开,里边东西都湿漉漉的,很糟糕,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不好。然后怎么办呢?他的办法就是赶紧把窗户都关起来,收拾柴火,烧火。等他把火烧旺了以后,那个屋子开始冒出热热的蒸汽的时候,那个禅房又回到了过去温暖的样子。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当我们在遇到愤怒、恐惧的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要尽快地回归自己的岛屿。什么叫作尽快地回归自己的岛屿?就是你要有一个疗伤的地方,这个疗伤的地方就在你的心里面。

所以,就像照顾自己的禅房一样,照顾自己的情绪。所谓的恐惧、愤怒、绝望这些东西都是你的孩子、父母,你应该照顾你的恐惧、愤怒、绝望这些孩子和父母,然后它们才能够变得更好,他们好了你就得到了安慰。








京都雅士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标准,因父母的年龄、阅历、接受事物能力等等诸多因素,使说服工作说易也易,说难也难!

根据自家的情况而进行,我老妈82岁,小学三年文化,但老人家很听话。老妈说我不重要,不要传染我女儿,因此就宅在家里不出去,原来是每天必出去运动逛街买菜,现我都是网购,每天陪其追剧,《远方的山楂树》《红鲨突击》。

我的一位同事说,你老妈真理得请,说他老爸老妈就是不信!难啊!因人而异吧!


对抑郁说不


尽可能恢复日常的生活作息。依旧按时起床就寝,按时进餐,注意营养均衡,安排好每天的生活,有张有弛。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从权威途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毒力不强,会传染,自身抵抗力是关键)。

不信谣,不传谣。倘若无法甄别信息的真假,就干脆不去查看非权威官方途径发布的信息,不私下打探所谓的“真实情况”。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定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做好自身防护,保障自身安全。正确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每天安排适宜的娱乐活动。可以在家看看网络电影、小说,听听音乐,追追电视剧,玩玩短视频等。

每天和亲友进行音频或视频通话,聊一些开心愉快的事情。

每天适当地锻炼,比如练瑜伽、做操、原地跑步、做平板支撑等。

呼吸练习放松。每天早晨醒来尚未起床、中午午休前、晚上入睡前均可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其要点是:取一个舒适的姿势,闭眼,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肚脐眼周围,正常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回落,每次练习10~15分钟,可以边听音乐边进行。

总之,出现了过度的焦虑情绪也无须害怕,这说明你的警觉意识要高于一般人,只要做好防范,加强自我调适,就可以应对。如果自我调适依旧无法解决,可以在网上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还可以去医院就医


平谷豪弟


老人看新闻和手机,看到每天都有人死去,内心有悲伤惶恐。医护人员身穿那么多层防护服,忍受工作的种种不变,疲劳作业还依然被感染,也很心疼他们。还对我说了1960那个庚子年,全国人民挨饿的历史情景。可见庚子年于家于国都是坎啊。

为了让老人以平常心渡过疫情期间。就要恰当的分散她的注意力。每天陪她聊天。在此期间,本不该娱乐,但是看着她每天担忧国事,盼着疫情早日平息。为了缓解他的心境,也会建议她看头条及各种小视频。昨天给她推荐了头条的美食栏目,有个炸麻花的视频。因为他经常给我们炸麻花,这次我还亲自做了,但是妈妈说油面都擀破了,容易炸坏。结果千层麻花哪里都好,就是入锅时油面渗入油锅,品相不好看了。

因为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不让她担心,我们很少对老人讲过于具体的本地新闻情况。

平时工作忙,也很少在家陪伴老人,现在家人每天都在一起,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能承欢于膝下,让老人享天伦之乐,也是孝敬父母的好时节。

下面请大家看看我下的麻花,第一次做,品相不好,朋友圈都没敢发。[捂脸][捂脸][捂脸]








天人之学


个人觉得如果子女在父母身边的话可能会好很多,尤其是有孙子孙女的话那更好了,老人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了儿女和子孙上,这样都在家其实及时看到新闻也好至少内心的担忧和焦虑会少很多,一家人在一起不会有太大变动

子女不在身边的话不管是有疫情还是没有,父母想念子女也好,担心也好都会有一定的焦虑性,所以如果平时一周一个电话或者视频那么现在最好能做到每天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多聊聊家常少谈及疫情,做好自我隔离告诉父母马上就过去了,其实只要每天都和家里人沟通告诉父母你的情况那么自然而然父母也不会有多大的情绪变动。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健康长寿,笑口常在,也希望天下的子女多关心关心父母,哪怕有父母对子女一半的关心都好!


亮谈农村和教育


不少年轻人与老人打交道时,觉得老人比较固执,有时容易极端化。这是因为老人认为自己拥有相当长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经验,不太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同时,老人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评价等,内心变得敏感。更多的老人恐惧孤独、怕被抛弃,尤其是在一些丧偶的老人或者空巢的老人中,表现就更为突出。大多老人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太容易适应变化,所以,就看到了疫情下,一些老人出门不戴口罩等情况。这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老人有渴望被关爱、被倾听、喜欢叙旧、被接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当我们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及需要后,我们应给予老人赋予正面的意义,同时,理解老人的动机,比如老人希望见到老友叙旧等,既然不能相见,子女们可以帮助或教会老人通过视频、语音的方式,与老朋友沟通联络。 

  同时,老人需要尊重,让老人亦师亦友,可能是子女要做的事,需要子女真正的把父母当家长、当老师、当朋友对待,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好,不是因为一方善于忍耐,而是善于理解,多倾听老人的需求及表达,情绪得到安抚,更好沟通。此外,还要注意非言语沟通,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网约车媒体人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和疫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全国14亿人有一半的父母都在看新闻,为什么他们没有激动易怒?说白了还是你父母的性格问题,你要相信性格决定命运。

儿女有儿女福

父母有父母命

凡是不可强求

一切随命

你如果想学十二星座的性格学,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我来告诉你。至于父母你知道了也没有意义了,他们都老了,你保持沉默就行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职场大思哥


你好!很高兴能来回答您这个问题。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第一,接纳情绪。恐惧和焦虑都是每个人在面临着危险、伤害、痛苦、无助时的正常、适应性反应,促使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或减轻威胁的后果。比如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害怕,我们可以做好尽量减少外出、个人防护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去预防感染的发生。

第二,积极思维。任何不幸的背后都是有幸运之面的。比如疫情期间,尽管我们都无法像以前那样走亲访友,吃喝玩乐,但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春节核心家庭聚在一起的真正意义:我们有多久没有这么长时间陪在爱人、孩子、父母亲身边?我们有多久没有这么悠闲地享受如此超长不被人打扰的假期?我们有多久没有这么全方面科普疾病及重视过身体健康?我们有多久没有这么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目睹医护人员奋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你会滋生出"本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 只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的感恩吧!正因为疫情,大家是否发现花钱少了,矛盾少了,犯罪少了,污染少了,浪费少了 ......

第三,行动化解。无所事事的时候往往焦虑和恐惧情绪更容易发生,建议将每日时间进行妥当安排,可以做些自己喜欢做而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如看看书、听听音乐、追一个搞笑的电视剧,在家健身或跑步,清理房间等,通过这些行动来挤压焦虑恐惧的时间,让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其他事情中去,达到化解恐慌情绪的目的。


哆樂me


其实现如今疫情问题已是家家户户都比较了解的问题了,为了抵抗疫情,我们一定要团结在一块,众志成城共同抵抗,像我们还比较年轻点的还好点,平时没事就刷刷手机玩玩电脑游戏,可父母这辈人他们是没有什么玩的来转移注意力的,忙活习惯了,这一呆一个来月,很不习惯,平时父母就给我说,在楼上呆不住了,等过段时间一定会老家呆两天,在楼上太闷了,最关键那也去不了,在家一呆就是好几天,足不出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每天基本上都和父母交流做什么饭,一块研究做做饭,没事了在电视上找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在家动作轻微的锻炼一下,养养花草、金鱼,没事了和父母一块打打扑克,尽量多的转移一下他们的注意力,虽然彻底解决不了烦恼,但从根本上可以缓解一下情绪的压力。等这个疫情彻底过去了,开车带着父母好好转一下。

为了抵抗疫情,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虽然我们帮不上什么大忙,但力所能及的我们一定要做,呆在家了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出去,不给国家添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