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時連中三元有多難?

源稚生


三元及第非常難,尤其是連中三元。但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只能說中的人運氣好,不代表他的學問是天下第一。

以明清兩代為例,明朝和清朝各有一個連中三元的人,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唯二的連中六元的人。

明朝是建文帝時的黃觀。黃觀少年英才,從秀才到狀元,歷經縣、府、院考,鄉試、會試、殿試,一路高歌奏凱,全是第一,號稱連中六元。黃觀三十二歲就當了禮部右侍郎,可謂少年得志。他自恃建文帝的忠臣,對還在藩邸的燕王朱棣出言不遜,後來燕王奪了帝位,他自知難以倖免就自殺了。成祖朱棣記仇,下令誅了他九族。直到一百多年以後,萬曆皇帝才給他平反。

無獨有偶,清朝是一個叫錢棨的人,也是六元及第。錢棨出身名門,是戰國錢鏐之後。他與黃觀一樣以風骨見長,曾嚴辭拒絕和珅的網羅和拉攏。他的最高官職也與黃觀一模一樣,禮部右侍郎。只不過他沒有自殺,活到嘉慶初年病死了,死的時候五十五歲。

錢棨這個連中三元很可疑,因為他的狀元是乾隆皇帝親點的。乾隆皇帝這個人好大喜功,喜歡營造盛世景象,以彰顯他本人的文治武功,為此不惜造假。

錢棨殿試之前就已經聲名顯赫了,京城裡物議沸騰,都知道蘇州才子錢棨今科必中,而且此前已經連中五元了,民間輿論都期待一個三元及第橫空出世。

所以,殿試結束時,閱卷大臣故意將錢棨的卷子擺在前面,讓乾隆皇帝自行決定。而乾隆皇帝以往在殿試欽點時不按常理出牌,往往隨心所欲,點誰當狀元完全看自己心情,甚至匪夷所思,曾經從落卷中取過狀元。

所以,錢棨點狀元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事後,乾隆皇帝大張旗鼓,把這件事當成盛世佳話來宣傳,為此他還作詩,詩云“國朝經百載,春梢得三元”。乾隆寫詩是今天鐵嶺詩人宋曉峰的水平,但大臣們都很捧場,紛紛跟進唱和,錢棨連中六元也就成為乾隆皇帝親自打造的形象工程。

統計學的結果很說明問題。歷史上連中三元或者獨中三元的人,雖然當時很有名,但都是平庸之輩,很快就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三元及第中,只有明朝的商輅當官到宰輔,他勉強算是名臣,他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給皇子皇孫們起名字,朱佑樘什麼的就是他的手筆。與同時代的張居正、申時行相比,商輅黯然失色。

其實,說三元及第之難不在於它對學問有多高的要求,而在於科舉到了明清之際,有著超長的時間耗費和超低的錄取比例。

這是因為,古代科舉考試的目的是選拔官員的後備梯隊,人數太多了不行,沒有那麼多就業崗位可以提供。為了防止過多的候補官員對官場造成壓力,不得不從源頭上加以控制,所謂寧缺毋濫。

我們今天習慣用高考制度去類比科舉,但都忽略了一個問題,今天高考制度培養出來的的人才是全方位的,它是教師、醫生、工程師、科學家、公務員、飛機駕駛員、會計師、律師等社會需要的所有人才的總和,而不是古代那樣僅僅培養官員。

以秀才為例,科舉考試從童生到秀才,需要歷經縣考、府考和院考三場考試。這三場考試不能同時進行,因為按科舉制度規定,縣試通過,才能參加府試,縣試和府試兩場都通過,才能被稱為童生,有了童生資格,才具備了考秀才的資格。而最後要參加的院試,通常都是由皇帝從北京派來的學政親自主持,通過了才是秀才。

這個過程一般資質的孩子要通過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還不一定考的上,因為名額有限,各省的生員每年的錄取數量都是有規定的,這個數量在明清叫做學額。

各地學額的多少取決於當地文風和繳納賦稅人口的數量。一般而言,順天府和兩江各省高於其它地方,就像今天的高考向北京傾斜一樣。耐人尋味的是,河南省也如今天一樣是學額最少的省份。

與今天稍有不同的是,如果遇到國家慶典或國難,比如皇帝大婚,或者遭遇重大自然災害等,皇帝會下令臨時增加某省的學額,謂之增廣。清朝一共有過33次增廣,其中乾隆朝就有20次。

至於鄉試、會試和殿試,更是三年才舉行一次,每次錄取的比例極低,基本上都是百裡挑一或千里挑一。

這麼低的錄取比例,加上超長的待機時間,使得科舉考試漸漸失去了衡量學問的功用。

道光朝的第一重臣、文華殿大學士和首席軍機大臣曹振鏞,多次擔任會試總裁官執掌文衡,他吹毛求疵,取士時不看文章好壞,只看字寫的如何、是否中式,於是開啟了晚清殿試重書法格式的不良風氣,最後取的狀元不是因為文章好,而是因為書法好,卷面整潔,沒有毛病。

所以晚清的士子在會試之前,都要專門花好幾年時間練字,專門寫乾隆皇帝倡導的那種黑、亮、方正、圓潤的館閣體。

不僅如此,許多權臣借科舉取士拉幫結派,為自己蒐羅黨羽,為此不惜把持會試總裁官一職,遇到有名氣的才子提前示好,故意買放。這以乾隆朝的和珅和光緒朝的翁同龢為最。

和珅結黨是世人皆知的,但他的手段還算光明磊落。他是長期把持會試總裁官一職,不管誰中了,都是我的門生。而且,對於他喜歡的人,頂多是在考試時行點方便,讓下人去給他多點一盞燈、遞上一盞熱茶而已。

當時滿洲正白旗的英才,索綽羅英和,不光長得玉樹臨風一表人才,還是譽滿京城的才子,號稱納蘭容若第二。和珅想把他收為門下,在會試時不斷小恩小惠示好。英和果斷,故意將卷子汙損,以不中式落卷。此後連續三屆不入場,直到和珅倒臺。

但翁同龢比和珅的境界差太多。他當主考官也是為了結黨,但他愛名,為了表示他不是“主司無眼”之輩,他提前蒐羅,只要有點名氣的他都要想方設法將之變成自己的門生。他向光緒皇帝推薦康有為,這也是原因之一。

南通才子張謇參加會試之前就以文章聞名天下,翁同龢幾次想把他取為狀元都未能如願,有一次竟然鬧了烏龍,以為是取了張謇但結果卻是別人。最後一次翁同龢乾脆派個考官在張謇旁邊盯著,張謇答完卷子直接收走,送到翁同龢面前,翁同龢再說服其他考官,把張謇取為狀元。

點狀元本來是皇帝的特權,但翁同龢那時是光緒皇帝的師傅,所以可以為所欲為。這要放在雍正朝,估計頭顱不保。不過光緒皇帝是個厚道的人,翁師傅乾的不是人的事多了,也不差這一兩件,更何況這還有幾分風雅。


國史館


連中三元的幾率簡直跟中彩票有一拼,因為你不光得是學霸,而且得是型男。鄉試是正式考試第一關,規定是三年一屆,相當於全省考試,考中之後呢秀才變舉人,舉人就有資格當官了,舉人的第一名叫解元,等於你就是全省第一學霸,參考唐伯虎。

再往上一級叫會試,由禮部主持,相當於咱們現在的外交部(也是挺奇怪的,考試居然是外交部出題)。地點呢當然是在首都舉行,層面呢就高了,相當於全國性的考試,中了呢舉人就進階為貢士了,第一名稱為會元,恭喜你,你就是全國第一的學霸了。

不過別高興的太早,會士放榜以後,還需要在一個月後參加殿試,殿試是什麼呢?就是皇帝親自出馬,出題考你。因為皇帝不僅要為國家選拔人才,也順便看看你的長相,這個時候就要看你自身的條件了,就算你學習再好,學問在牛掰,沒個好長相,皇帝一看你就想吐,那也是不行的,所以最後由皇帝定下殿試第一名,就是狀元啦。

一個考生要經過三次驚心動魄的考試,而且每次都得保證自己是第一,最後還得長相喜人,才能成為三冠王,想想中國的人口,連中三元有多難,知道了吧?


你們的狗哥


連中三元難度之大絕非常人所能想像!1300年的科考歷史,連中三元者僅有18名就是明證,來看看科考有哪些規矩吧。

科舉制度始於隋煬帝楊廣大業二年(公元605年),隋朝規定:士人應試,凡書跡濫劣者,罰飲墨水一升!看清了,罰喝的是墨水一升!不是啤酒,這個我覺得太難了,唉,終於明白為何古代官員為啥書法那麼好,原來都是逼出來的。首先書寫工具只有毛筆,再加上老師的戒尺,最後再來個寫字不好,罰飲墨水一升,再笨的人也能寫好書法,而且官員還都是從科考中選出來的精英。別以後只有隋煬帝楊廣這麼幹,南北朝和尚皇帝梁武帝蕭衍也幹過這個事,梁武帝蕭衍規定:應試答題差謬者,罰飲墨汁一斗!這個太不人道了!寫字要好不能了草,還不許亂答題,否則罰飲墨汁一斗,這可比一升多很多了,打死也喝不下,頭條要這麼幹,估計沒人敢答題了。以後假如有人說你一肚子墨水,要清醒了,這不是誇你,是在罵你字寫得難看呢。

連中三元是要鄉試第一,會試第一,殿試第一,這些史書和百度都有,不囉嗦了,說點歷代科考中的八卦吧。宋仁宗天聖公元1024年,甲子科的狀元本是宋祁,但是當政的皇后劉娥認為,宋庠宋祁兄弟同時中進士,弟弟宋祁不應該排在宋庠之前,故而改宋庠為狀元,宋庠因此也幸運成為連中三元。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壬午科狀元本來是王安石,只因為皇帝不喜歡王安石文章的一句話:孺子其朋,而拿下了王安石的狀元,否則楊寘就不是狀元,更失去了連中三元。考生進入考場之前,要經過嚴厲的搜身檢查,只許帶筆硯,片紙隻字都不得帶入,考試時是單人單間叫號房,離廁所近的叫底號,窄的叫小號,臨時加的叫席號,明朝科舉制度被朱元璋改了,分為南北榜,因為北方人讀書幹不過江浙南方人,不但分南北榜,還特別照顧老山邊窮地區,都分配了中舉名額,比貴州雲南就有照顧,和朱元璋老家鳳陽一個待遇。我覺得歷代皇帝中,最不尊重科舉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八年科考(公元975年),王嗣宗和趙昌並列第一,殿試時趙匡胤居然讓兩個文科並列狀元,徒手相搏爭第一,以選出狀元真正的狀元,唉,改文科為武科,只有趙匡胤能想得出來。清朝乾隆年時,秀才林日賓參加科考,開始順利,突然眼出問題,只好離場,以後再考全都不順,回家後努力生娃,讓兒子接著考,三個男孩,老大老三都死了,老二接著考,最後27歲如願以償殿試二甲第四,這個老二就是林則徐!清朝科考還規定:娼優皂隸子弟不能參加科考!嘉慶年間還因為有人隱瞞身份參加科考,鬧出事情來。哦,還有一個,我們偉大的朱德總司令是中過進士的。








JSDD


首先,科舉制度最早出現在隋朝,是我國古代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而在這之前則採用的是舉孝廉制度。

科舉制度中,分別把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元和狀元,合稱三元。而連中三元指的是這三次考試都得第一名,這個難度簡直可以挑戰人類極限了,比登天還難,縱觀整個科舉史,能夠連中三元的人屈指可數,只有寥寥16人,他們分別是:唐朝一一崔元翰、武翊黃、張又新、白敏中;宋朝一一陳堯叟、孫何、王曾、楊寘、馮京;遼朝一一王棠;金朝一一孟宗獻;元朝一一王宗哲;明朝一一黃觀(許觀)、商駱;清朝一一錢棨、陳繼昌。

就算把這些人放在全國高考狀元班裡,也絕對是以一敵百。畢竟數千年中國歷史,只有區區十六人連中三元,而如今的高考狀元則每年各省都有,歷年下來多不勝數。





肥貓講歷史


連中三元相當於全國第一了吧,如果按照民國的四億人口來算,在四億人中脫穎而出的概率。比彩票中獎的概率低的多。連中三元可以說各方面都特別優秀的天才了。


楊自嗔


一一要想在鄉試、會試、殿式都奪得第一名,獲得解元、會員、狀元的榜名,這種可能性幾乎不成在,也僅僅是戲臺上的故事罷了!

一一如果我們把三元理解成:如明朝把殿試前三名榜眼、探花、狀元合稱為三元,要成為這三元中的一員,到是三、五年就有一次機會。難度相當於參加現在的全國高考 ,在全國高考中獲得前三名,大家說有多難,當然必是龍中的鳳凰,一般的人是達不到的!


順良9


相當難,水平很重要,運氣也很重要


東籬南山534


整個中華歷史王朝也沒有幾個人能連中三元!在歷史長河中只有各朝代的開國皇帝才能與之相題並論了吧!


能容能忍


中三元,難於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