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會不會大規模合村並鎮?

忘記一件事


農村不會大規模合村並鎮的,合村並鎮要具備四個條件:

一是、人口嚴重流失的村莊:

因年輕人都在外打工,有的人在外買了房長期在外定居,農村只剩下兒童和老人,生活極其不方便,造成土地閒置,資源嚴重浪費的此類村莊。

二是、有嚴重自然災害的村莊:

由於地理位原因,有的村莊天下雨時經常遇到泥石流,甚至山體滑坡,洪水,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影響村民們的正常生活,甚至給村民帶來生命的安全,不適合常期居住的村莊。

三是、生活條件差的村莊:

由於村莊離集鎮和城市很偏遠,生活極其不方便,常期缺水嚴重影響農業發展,運輸條件非常困難的村莊。

四是、因項目投資需要搬遷的村莊:

國家重點投資的項目,如:修建高速公路,高鐵運輸線,國家大型河道改水,為了大局需要配合搬遷。

所以,全國統一搬遷合併村莊,這是一個夢想!但願在不遠的將來都能實現!


鄉村老農有話說


合村並鎮是由上面決定的,屬於國家政策,決定著農村發展變化與岀路,影響著農村土地承包情況。根據這幾年農村的進展看,逐漸土地荒蕪,有些土地無人耕種。而有些人沒有地種,由於土地沒變形成差別較大,還有種地投入大收成少,出產的東西賺不成錢,嚴重影響農村農民的生活。小塊地連片,耕種不統一,零散機械不能進地幫忙,還在使用人力務農,使農業停留在原水平不能發展。根據這些情況,合村並鎮發展農業很有必要,改變務農形式,奪取農業豐收勢在必行。





李爾勳1


農村是什麼?是農民生產、生活的載體。要分析農村會不會消亡,首先,要分析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否改變了,是否不再需要農村這個載體了。

改革開放四十年,其實質是工業化、城市化的四十年,這四十年,我國的城鄉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城市化比例由不到10%上升到目前的60%左右,城市中增加的這些人是哪裡來的?幾乎全是從農村中轉移出來的。與之相對應,農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已由90%下降到不足40%,這是個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大多數的村,房屋空置率在三成以上,一部分偏遠山區村,其空置率已達一半以上,很多房屋由於年久失修,已經垮塌或快要垮塌了,我原來農村的老家,整個一條街幾十戶,現在只住了三戶,一半的房子塌了,村裡嫌不好看,都整成了綠地,栽上了樹。可以預見,再過十年、二十年,現在還住在村裡的那部分人,陸續老去,村子慢慢地就空了。

所以說,合村並鎮不是我們願意不願意的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且是一定會發生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並村之後的農村會是怎樣的呢?極有可能是依託鄉鎮駐地,形成與新農業模式匹配的生產、生活集中區,再輔之以田頭、場區的農場生產性居住點。


養中蜂栽蘋果的黑哥



多彩人生夢


隨著國家行政機關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基層鄉鎮村社居工作量大任務重。鄉鎮村社居撤併工作逐步推進,我國鄉鎮村社居的機構龐大從業人員眾多。鄉鎮村社居多小繁瑣複雜通過撤併擴大各個鄉鎮幅原面積增加人口比例改變居住環境,通過城鎮集約化把偏遠地區人口逐漸向中心集鎮化城鎮化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中心集鎮教育教學的質量,以化解鄉鎮村社居辦學難學區布點多的不合理偏散亂差小的尷尬局面,同時減少在職人員的數量優化各類社會資源減輕地方財政負擔,提高各級基層服務人員的辦事效率優化人口組合,改善人居環境同時起著扶貧攻堅的任務。特別應當加大中西部邊遠地區極度貧困山區的鄉鎮村社居委的撤併工作,集約化城鎮化管理模式向三州三區連遍貧困山區有序推進。讓優質資源進得去留得住優秀人才。才能夠實現共同富裕努力脫貧的夢想,改善人居環境改變落後面貌還需要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放飛夢想成就2019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現在的很多問題也越來越深入地被我們探討著,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農村會不會大規模合併村鎮的問題。現在各地都在進行新農村建設,那麼中國的新農村建設會是什麼樣的呢?

從節約資源和增強鄉村能力的角度上來看,合併村鎮的合理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也是必須實施的一個過程。畢竟多一個鄉鎮就相當於多了一個村組織,也就相應要多一些公共財政和機構設施,自然就要很大程度地去浪費公共資源。

而且現在全國各地存在著很多小村小鎮,它們發展經濟的能力和提供社會服務的能力也非常弱,只能勉強維持自身的運轉。這也是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合併村鎮的主要動機,但是一味追求合併村鎮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也並不一定合理。

所以說合並的方法是正確的,但是合併過程中會遇到的那些困難又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1. 有的鄉鎮合併之後會變得特別大,特別是一些山區裡面的鄉鎮,如果合併的話之間距離鄉鎮辦事處的距離太遠,有的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管理上的難度明顯增大了,而村民去鄉鎮辦事處辦事的時候因為距離問題也不會很方便;

2. 原本村鎮之間的村民關係是很固定的,一般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也可能各有自己的風俗喜歡,不管是從村名的確定再到村幹部的安排,期間都會造成不小的矛盾。所以新村鎮村民之間的關係如何融洽,是需要很長時間去解決的;

3. 合併之後人力會變得不足,過去是兩個村或者三個村,每個村是多少人都有標準,如今合併為一個村之後,人數就會少近三分之二。管轄服務的範圍沒有減少,責任任務沒有減少,可是幹活的幹部卻少了。

4. 農村的行政化傾向變得明顯,不少農村承接了上級許多的行政事務,加上一些應付性的事情也在增多,使得村幹部入戶的頻次少了許多,而且村大了之後,村幹部對於村民的熟悉程度也不如以前了。

所以說,合併鄉鎮雖然是未來的主要趨勢,但是小編認為不能盲目去合併。對於有些鄉鎮我們是可以考慮加大合併力度的,但是要建立在“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合併是為了變得更好,而不是為了給大家添堵。


農耕問話


哥們我來回答問題了,這個問題是一定會的,是政府部門精簡的一道話題,隨著農村的常住人口而進行組合,如果一個村的人口常住人口不多的村,那一定會幾個村組合成一個村的。一個鄉的常住人口不足二萬,也會幾個鄉合併組合在一起,這是國家精兵簡政減少財政支出一項政策。



波濤彭拜


依我看,會的。農村大規模的合村並鎮是情勢所趨。

這是因為:

一是進行開發區建設、城市化建設或新農村建設,為便於管理和開展工作,會對鄉鎮、村組進行合併,如灞橋區就將原霸陵(毛西)鄉和席王鄉合併叫席王街辦、水流鄉和新合鄉合併叫新合街辦,港務區新築街辦現在就把陸東村、陸西村合併叫陸其營村。

二是現在的農村再也不是傳統意義的農村。過去的村幹部催公糧、收農業稅和管計劃生育,如今隨著形勢變了,沒了這些差事,也就沒必要再養那麼多閒人了。精簡機構,裁員減負,改變人浮於事,也會進行合鎮並村的。

三是從“十九大”報告制定的路線方針路線來分析,為實現治國能力的現代化,合鎮並村或成為發展、改革的趨勢。

拋磚引玉,歡迎指導!


高五幸


這是我們村,好處肯定是多,缺點就是村子裡只有老人,而且空置了一半,因為年輕的戶口在農村你得給蓋房子,而人卻在城裡住!盼著土地流轉也沒人租,種地能發財就是個笑話![捂臉]



七零後的漢子


從農業生產發展前景來看,合村並鎮是有希望的。這樣可以實現集體化大生產,充分發揮集體優勢,搞多種經營。能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有利於普及現代化生產機械的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