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家谱,如何得知自己1000年前的祖宗的是谁,做过哪些事?

全之眼


现在这种东西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也没有多少年轻人重视什么家族辈份。好好活着,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西北偏西——


此题无解!

现存的家谱,大多修于明清、民国时期。历经几百年间的天灾人祸、匪患战乱、改朝换代、人口迁移等,能保存下来的是少之又少。

所以,现在的中国人,能够拥有传承千年、记载明确有序谱牒的家族,是很罕见的。别的地方我不敢说,在胶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这一带,能有明初至今六百年有序传承记载的族谱都稀缺的可怜,更遑论千年!

我的祖籍山东登州府福山县三甲驻六甲社大山夼杨家。

大约在清乾隆或嘉庆年间,我的八世祖杨伦与四个弟弟携老母从山东老家闯关东落户今天的辽宁省东港市。至今已二百多年,传至我已是十三世。

祖籍地经多次考证,应该是今天的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上疋山夼村或下疋山夼村。村中有杨姓,都是自大杨家村迁来的。与我们也对不上谱,所以,在当地目前并没有找到同宗本家。当地一位杨姓朋友提供一条信息:栖霞亭口杨姓以前有一支迁福山后失联。建议我联系一下亭口杨姓。今年联系上了,但亭口大杨家没有谱书。线索又中断了!

象我家这样,祖籍地明确,闯关东前的一至七世祖名讳明确完整的。寻宗之路都是崎岖坎坷,到如今依旧如大海捞针一般。而题主所问“家里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家谱,如何得知自己1000年前的祖宗的是谁,做过哪些事?”之说,更无异于天方夜谭!


朝天阙1


你与我几乎一样悲哀。

一、我们的状况

1、家谱在1964一66年被迫付之一炬。

听老人说直到五几年还有外地大族长每隔五年来续一次家谱的。六几年后再也没有来过,我们的家谱也被迫烧了。

2、恢复的努力仍然无果。

八十年代老父亲与一在外地工作的叔父曾经商谈恢复家谱,最后没有多少成果。他们的优势是对过去的宗祠所挂祖先及家谱还有一些印象。劣势是交通不便,无什么交通工具,也无多少时间。

我现在也年愈花甲,开始重视这个事几年了,效果不大,难以突破。

3、现在的成果

(1)、大约1872年,我们的祖先马三和(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三)从陕西商县上圭村迁移到泾阳县,大哥二哥也先后迁移到高陵县和霸桥。

(2)、祖传字只找出四个,即思彦逢春。思字辈嫡系叫思发,后有彦昌、逢山、春茂等。

(3)、马三和可能是小名,当年是商县一药农,常去西安卖草药。

(4)、向前追应该是从山西过来的,有轩辕血统和秦始皇血统。一是记得我老屋门口两棵两人抱大青槐树。二是小脚指头分叉。三是从姓推测。四是很强的汉人印记,稀发微卷,胡须稀少,屁股青色印记等。

二、关于家谱

1、家谱当然重要了,起码可以使人觉踏实有根,有家训,干事有所顾及。要不然,人总觉得空里来,空里去。难免有干事无顾及的。

其他重要性去网上搜,这里不重复。

2、至于出名后,在家谱上傍名人显贵的,那个没有必要。现在的基因一查便知。


鱼磊卫静


按照现在的时间,往前倒推一千年,也即1019年,这一年是北宋天禧三年,也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时期。这一年,著名政治家司马光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出生,但这一年,同样有很多普通的人出生。这一年,宰相王钦若罢相,寇准赴京再次出任宰相,但同时期,也有很多普通人忙于各种事物。

换句话说,如果祖宗在1000年前在史书上留下痕迹,总会知道他做过什么,前提是要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当然不排除有的家族攀附名人的可能。

而且,一千年以前,修谱活动还未真正在民间盛行,虽然私家修谱已经出现,但也是士大夫主导。

也因此,只要能够确定1000年前自己的祖宗在当时社会有一定的地位,大可遍览史书,寻找其相关事迹。不过遗憾的是,确定1000年前的祖宗是谁,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楚邾


家谱,对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有着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也就是说它是由文字记载的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迁徙史,发家史,姓氏的来源,始祖是谁,由始祖起至今传承多少代或称多少辈。由此可见家谱是完整的家庭家族文字综合档案。

家谱在旧时和旧社会比较普遍,但凡某姓氏居住集中的地方,家族兴旺的家庭,在社会上有头有面的商贾士绅,官僚买办,达官贵人常有编修家谱之事,整个过程极其庄重和严谨,所费人力物力财力,一般小户人家几乎无法承担。家谱编撰完成,发放保存仪式也极隆重,集全宗所有男丁于宗祠,按已印在家谱里收存家庭人员名单,逐一发放。并约定年限,集中查验保存保管的情况,所某户无正当理由提交不出或严重虫咬蛀损,族长将依规对其责罚。这也是民间有些家庭至今保存有家族,家族谱的一个原因。

俗话说盛世修谱,现在很多姓氏人家注重家谱族谱的寻找和修撰活动,甚至一些家中无谱的人家也兴起修家谱的兴趣。

动手者多,成之者却较少。原因无它:有家谱族谱的修撰工作相对难度小一些(这里所说的难度是指开展这个工作有保存的谱作基础),而想新编撰一本家谱族谱其难度是不干不知道有多难,干了方知这个难度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跨过或度过。有些关键的人和事想理出头绪或找到过得硬的依据,三年五载理不出是常有的事。仅此一点,就有可能使这个工作无法进行下去。勉强了或无法记叙清楚,甚至含糊其辞,这不是修编家谱,这是在写作业或是在讲故事,经不起推敲更易误导后辈子孙。所以修编家谱真正搞成的并不多(这里说的不多是指真正按规按制实事求是完成的情况。有人会说多呀,经常看见人家有新家谱新族谱,这种说法是对的。但决不是普遍现象)。

家中没有(文字记载的)家谱,又想知道自己一千年以前的祖宗是谁,做过什么事?

我想问题主是真想知道还是说说玩的?

其一,真想知道只有两种可能1,你是某名门望族的后人,不知何种原因流落街头,被人收养,养父母从你身上携带的物件信物推断你可能是。2,你父母曾讲过自己的家族在以前是如何一个的风云家庭,你尽可以此深挖类推或许还真能找到线索至千年前的祖先是谁,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我想除这两种可能性外,几乎再也没有其它原因能让你知道千年以前的情况(上面所说的两种可能是基于题主原生家庭中有家族或族谱,仅仅是题主不知道有这样的存在)。说实话一般贫民百姓,贩夫走卒家庭维持生计都很难,沧海桑田变幻无常,千年前的人和事能有文字记载的可见的是少之又少,你提出想知道千年前祖宗是谁,做过什么事?我想在国家档案馆恐怕也不能查询到,除非你祖宗千年前是皇帝,是著名的文臣武将,查到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你必须有足够的一系列的过得硬的证据,来证明是其中某位的多少辈之孙。千年之变幻谁能说得清呢,所以我说你是在开玩笑,就是这个道理。

祝你好运,有志者事竟成,你的梦想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实现。








泰州小叟


想知道自己的姓是来源,首先你可以通过自己姓什么,然后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辈分,然后你爸爸的辈分,你爷爷的辈分,你儿子的辈分,知道的越多越好查,还有你的老家来自哪里。这些知道后,你根据你的姓去找贴吧,一般姓氏贴吧都有。找到贴吧后,上面会有很多人交流,也有人会发自己家谱,他们有的会发自家的辈分排序,如果你们家的顺序和他们发的一样,那么这人就可能和你们是一家或者说是一个祖宗的,那么就可以和他交流,也许这个人知道呢,里面也会有一些交流群什么的,根据这些快去找吧。关注贴吧的时候最好找关注的人比较多的这样资源也多,他们有的人有族谱的,您可以问他们

列如图所示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用。



枫虞火


别那么良苦用心,大家名门之后,有官历史书可以查找,假如祖宗本来就是无名之辈,又不必叫真,毕竟我们都是无名之辈,谁说我们没有繁衍发展的可能?说不好我们自己的后人中若干年后也没有名人在册,出名人不易。比如我们村据县志记载,建村于唐乾佑年间,口传属某太后专权失败之后,两兄弟逃难落户于洛河两岸官道旁(隔河相距十余华里),千余年间,祖上也曾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成为当地闻名的商品集散地(以本姓氏命名的集镇、国家重点建设的百强镇),古庙会上不仅本村民不交费,村里还有份子钱收入。可是,到现在为止,所有祖宗信息也就这么多,并没有祖上名人在册的确切遗传,要知道,我们可是唐长安韦曲的名门望族,都这么难,何况普通劳动者。


老海乐乐


我家没有家谱,找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