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村老人70歲,甚至80歲了還在種地工作,大家怎麼看呢?

山東田園野狼


農村老人七十歲甚至八十歲還在種地,這在農村裡面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主要的原因有幾個:

一是家庭條件原因。現在農村裡面的家庭條件相比以前確實是好了很多了,但是,依舊還是有一些家庭發展得較慢。這些家庭也慢慢的變成了貧困戶,這時候家裡的老人下地幹活,這也是逼不得已的。

二是有些老人真的是閒不下來。說到這裡的時候可能有些朋友會罵我,說哪裡有老人閒不下來的?還真別說,農村裡面確實是有老人還真的是閒不下來。畢竟在農村裡面幹了一輩子的農活,已經習慣了。如果真的長時間的不幹活,用老人家的話說就是感覺自己的骨頭要散架了一樣。我們村裡就有一個,其實他們家的條件還可以,吃穿根本不愁,兒子也在外面有生意,也還孝順,不幹活家裡也不缺吃穿,但是他們就是要到田地裡去找活幹,別人說也沒有用。

三是有一些極度貧困戶。這個情況跟第一種情況還是不一樣。這些極度貧困戶,基本上都是孤寡老人了。農村裡面的資源有限,即便是五保戶,他們也還是要自己去幹活,能夠種些菜就種些菜。反正就是隻要能夠解決一點自己的問題,自己是不會停下來的。

四是兒女不孝順的。我們村也有這樣的人。女兒遠嫁,還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結婚的時候分家,將老兩口的房子給分了。老兩口就沒有地方住了,然後就到另外一路邊建了一泥土房,非常的簡陋。兒子很少管,老兩口也是沒有辦法,種菜、種地管自己。也跟他們交流過,老人家的意思就是憑自己能力,能夠動一下,就絕對不輕易向兒子張口。

其實,農村裡面的老人如果兒女孝順晚年還是好過的,但是就是怕兒女不孝順,晚年就真的很難了。


洞庭清水塘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眼睛酸酸的,有點想哭的感覺!

我外公84歲了,我外婆也已經76了,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的過到了今天。到現在,他們兩個還管理著四畝多的茶葉,每年還要種五六畝的玉米。我說這些的時候,肯定有人會問我,我外公外婆沒有多的子女嗎?其實不是的,他們有九個子女:五個女兒,四個兒子。那麼你又要問我這麼多的子女為什麼沒有人贍養他們呢?是不是孩子對他們一點沒有孝心呢?其實不是的,包括我的幾個舅舅幾個舅媽都有勸他們不要和兒女分開住了,每家都願意養他們的,但是不管誰勸說,他們就是不答應。而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小姨離婚以後,把我表弟扔給他們撫養,把我表弟拉扯大以後,我表弟跑去上海打工了,我外公外婆不想和子女住一起的原因竟然就是害怕住到一起後我舅舅他們把土地佔為己有了,他們害怕以後我表弟回村什麼也沒有了,就是這個原因,所以這麼大的年齡還在勞動著。想想挺心酸的,雖然適當的勞動可以讓他們的身體保持健康,但畢竟年齡太大了,去勞動發生事故的危險性很高。

再講講我外公外婆的鄰居吧!這個老人現在才六十多,但是身體不是很好,有高血壓,老伴去世得很早。兒子很有本事,現在是我們市裡一個事業單位的小領導了,在市裡買了房子。他兒子不想把他一個人放在鄉下,有很多次已經把他接到城裡了。可是沒幾天,老頭又催著他兒子送他回家了,每年種十幾畝地的玉米,一個人養兩頭豬養幾隻雞,生活過得真的很滋潤的。

據我觀察,農村老年人捨不得閒下來的基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為生活所迫,不敢停下來休息,他們休息那天就是離開人世的那天。還有一種就是明明可以選擇安逸的生活,但是一輩子養成的勞動習慣已經讓他們停不下來了,他們一旦停下了勞動,就會覺得空虛,生活變得無所適從了,也沒有那種踏實感了。在我看來,既是一種可悲,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吧!

在網上找了幾張圖片,但願我的回答能配得上這些圖片!謝謝





鄉野南哥


這話題我老公很有發言權了,公公婆婆住在臨沂老家,一個八十六,一個八十五。前幾年我們比較忙的時候,想讓老兩口來幫忙看看門,每個月還有工資拿,比在家裡種地賺的多,也可以照顧他們。可是老兩口來了沒幾天就要回家,說在這了住不習慣,沒辦法只好送回家。回家以後兩個人就種地,姊妹幾個都不願意,可是老兩口還是很倔,姐弟幾個商量由他們去吧,只要不傷到筋骨,隨他倆整吧。這都好幾年了老兩口身體很健康,很少吃藥打針。每次回老家都會把他倆種地土特產給我們分享,看著兩個老人自豪高興的樣子心裡也說不出的高興。每次電話都會囑咐幹活要小心,別累著,他們還嫌棄我們囉哩囉嗦。我也在這裡勸大家一句多給老人一些自由,限制不是好辦法,多帶他們去熟悉的農村去玩玩,比吃靈丹妙藥都好,好了就說到這裡吧,意見僅供參考。











菩提樹下1618


對這個問題本人還是有點發言權的。我的父母親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可二老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一天閒的時候。我家承包的十多畝田地仍由二老耕種,除自濟外,還供應三個子女的糧油和小菜。為什麼?是因為生話所迫嗎?不是。我本人六十年代末出生,我二個妹妹七十年代初出生,均已成家立業,家庭條件在農村來講屬中等偏上,我大妹已當了奶奶,小妹的女兒也上大學了,按道理講二老可以安享晚年不用幹農活了,我們也多次勸二老不用那麼辛苦了,可老人不聽,說只要能動就要幹下去,我們只好默認。痴心父母古來多,總想著幫小人一把,像我在農村修房子我父母拿了十萬,我大兒子在省城買房又拿了十多萬,這無形中就減輕了我的負擔,逢年過節還給孫子外甥發紅包,外甥結婚考學都發紅包,這也體現了老人的尊嚴和價值,老人覺得自己一天不死都是有用的人。這也是農村大多數老人的心態,一生勤勞慣了停不下來,總是想著給兒女減輕點負擔,不想拖累兒女。有的農村老人生了大病甚至自行了斷。這就是農村老人的寫照。


常德老劉視野


大家好,我談談我的想法,與大家共享。

年齡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大都經歷了災年,荒年,即使是好年景,那時物資也很匱乏,別說是一日三餐了,好多人連溫飽都解決不了,他們大都啃過樹皮,吃過草根,能討上一口飯,就很不錯了,經歷了這些,他們都惜糧如金。

在黨的領導下,日子慢慢的好起來了,特別是大包乾,充分調動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很多荒地都開發了出來,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不但衣食無憂,還蓋了新房子,雖然老人都70多歲了,更有80歲的老者,他們習慣了在田裡勞作,不下地就渾身不自在,孩子們攔都攔不住,為了不讓老人生氣,也就由著老人下地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和活,協助孩子們種幾畝地,自給自足,自己也開心,還解決了全家人的口糧,燃料,其樂融融,很溫馨。

也有一部分老人,兒女都進了城,也把老人接進了城,可是老人大半輩子生活在農村,在城裡就是住不慣,就又回到了農村,儘管兒女勸說老人不要種地,而且不時給老人送來生活費,但老人樂意種地,所產糧油蔬菜自己吃不完,送給兒女,是自己種的,兒女吃著放心,兒女給得錢也捨不得花,給兒孫留著,可憐天下父母心。

也有極個別現象,兒女不管老人,跟老人分開住過,老人自己不種點地,吃啥,雖然老人有國家給得養老金,但生活成本也高,用錢的地方也多,如果生點病啥的,就有困難了,自己種點地,口糧就有著落了。



山村電商核桃哥


16年去江西收割機收早稻,老兩口老爺爺85歲,老婆婆80歲種了一畝多地,老爺爺身體不怎麼好,平頭全是白髮,個子高高的,老婆婆身材瘦小,走路都感覺沒有力氣,收到他家的稻穀的時候,老爺爺說稻穀幫他運到家裡,錢隨便要。這就是農村的農民,幹不動了還要堅持,幫他把稻穀送到家裡沒有要錢。下半年收晚稻田別人在種,一問才知道人已經不在了,哎!莫名的心酸。




一個家庭農場主的日常


你好,我是蔓蔓,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想說我家就是農村的,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父母也馬上將近六十歲了,每天忙忙碌碌的,不停歇。農村人嗎,就是喜歡幹活,也沒有什麼本事,就是物作點農活,一雙勤勞的雙手在不停的工作,即使年邁八十了也停不下來,自家地裡種點蔬菜,吃著方便,像我奶奶就八十多了,還去地裡幹過呢,不讓她去就不行,她非要去,因為在她年輕的那個年代還是窮人的生活,我奶奶給我講過她那時候還吃過樹葉呢,那時的人太苦了,難以想象,我還應該慶幸自己生在了這個年代,所以現在的老人為什麼都喜歡下地幹活,因為他們從苦日子走過來的,自己自食其果,對糧食也是極愛有加,在他們眼裡不能浪費一滴糧食,那時候並說吃白麵饃饃了,就是吃個玉米麵的窩窩頭都是多麼幸福的事情,現在就算兒女多孝順,不讓他們去地裡幹活,可他們就是停不下腳步,喜歡去地裡幹活,只要身體還健壯,只要地裡有活幹,必須去,我們應該佩服他們的精神,為他們的加油,為他們驕傲。





蔓蔓在農村


農村的老人,70 80都還在幹活,這很普遍,我大伯今年93了,還在弄他的菜園子。原因是:以前幹活幹慣了,閒不下來。我也問過我大伯,我說您這麼大年齡,該歇歇了,他說閒不住,就當是鍛鍊身體了。如果什麼都不幹,會待出毛病來。我爸80多,也沒有閒著。前幾年因尿毒症去世了,這才永遠的休息了。我的好父親,您為我們勞累了一輩子!我們愧對您


陪你一起燦爛


回答這個問題。嗯,我外婆現在72,我外公75了,他們現在還在做那個做農活,那些就是 他們現在家裡面還種著三畝的那個橘子。我有些時候去我外公外婆那裡看著他做那些農活,我都會去幫他做。別說我外公的力力氣,現在還挺大的。嗯,比如說我外公他挑一挑那個橘子。我挑一挑橘子。他都要走到我前面。我媽他們跟我舅舅他們都叫他們別做農活了,叫他們玩兒了,他們都不玩兒,他們說他們喜歡幹活,他們說幹活不會得病。他們都這樣說了 我媽他們只有叫她們出去幹農活注意小心一點…


強多鄉村記


我是農村裡長大的,現在也回來農村裡創業。這個老人家下地幹活是個別的,現在大部分老人家都是不下地幹活了。那些下地幹活的人,都是習慣了幹活的。一天不幹活,他會覺得渾身難受,還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的。一下地裡幹活了,就身體舒服了。

我知道一個老人家就是這樣,他要是不下地幹活,會渾身痠疼浮腫。但他要是每天下地裡幹活,就一點病痛都沒有。

我知道附近好幾個老人家,真的是下地裡幹活到去世的那天。上午下地幹活,中午吃飽飯,睡午覺就安詳的去世了。

勞動有益健康啊。現在好多人不勞動,不出汗,看起來是在享受老年生活,但是都成了藥罐子。這樣還不如適當勞動出汗,身體健康也有活力。只是現在有的後輩喜歡講面子,不讓老人家下地裡幹活。我覺得還是適當勞動出汗有益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