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月經週期和月經量應該是什麼樣的?

紅與贏


正常的月經週期和月經量應該是怎麼樣的?

一、月經週期

大多數人的月經週期是21天─35天,平均28天,並持續3-7天。

有人問我:我每個月都是40天來一次月經,這樣是不是不正常啊?我說:當然不是了,如果你每個月的月經週期都是40天的話,這也是一個正常的月經週期。

注意:月經週期的天數不是非得用28天來定義的,只要是週期比較規律都屬於正常的月經週期,無論是40天也好,21天也罷,只要每次都保持這樣的天數,就是正常的月經週期。

月經週期還會隨人的心情、環境、地區等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你平時的月經週期是28天,由於最近工作壓力大月經推遲了幾天,變成了35天,偶爾一次是沒有關係的,只要下個月還是28天來月經,就不用擔心哦。



二、月經量

月經量的多少也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保持在30-50ml,衛生巾一天使用3-5片,低於20ml屬於月經量過少,高於80ml屬於月經量過多,月經顏色多為暗紅色。

如果長期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需要去醫院做一下婦科檢查,但是月經量過多的話這時候就需要注意有沒有頭暈、心慌、乏力等症狀,檢測一下是否貧血,平時要多注意補充一些含鐵量豐富的食物。

我是蕭筱,想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哦!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我。

蕭筱育兒經


正常的月經是怎樣的?

正常月經是指:兩次月經間隔的時間、每次月經持續的時間、經量都差不多,就是有規律的。那麼正常的間隔期、持續時間、經量是什麼標準呢?

<strong>


正常月經的標準,缺一不可!

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應該在21-35天範圍內

月經持續時間約為2-8天

每次月經正常的失血量是20-60mL

所以,你的月經間隔只要在21-35天範圍內,並且保持規律,都是OK的,不一定非要嚴格遵循一個月定律。

月經≠一個月來一次!

啥是月經不調?

月經週期過長/過短、無規律

月經持續時間過長

甚至不來月經

這些都是月經不調的表現

具體分以下幾種情況:

不規律:比如,月經量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通常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有關。

閉經:是指從未來過月經或在月經初潮後、正常絕經以前的任何時間內月經停止6個月以上,前者稱為原發性閉經,後者則稱為繼發性閉經。

絕經期前後變化:絕經意味著月經終止,是指月經停止12個月以上。但在正常絕經前後的一段時間,常有月經週期和月經量的改變。具體表現為月經週期縮短,無排卵和月經量增多。

內分泌失調:還有就是常見於青春期的小姑娘和更年期的阿姨,一般內外生殖器沒有明顯器質性病變,但會出現內分泌失調、子宮異常出血。

為啥會月經不調呢?

月經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內分泌調控過程

大腦、下丘腦、垂體、卵巢都參與其中

多器官參與 多環節調控 多因素涉及

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問題

都會導致月經失調

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

比如雌激素、孕激素紊亂,青春期和圍絕經期的女性經常因為激素變化導致月經不調。

放置子宮內節育器

子宮內節育器可能會引起子宮痙攣,還會壓迫內膜導致局部內膜壞死、炎症,這些都可能導致經期延長、經量增加。

器質性病變

甲亢、多囊卵巢綜合徵、子宮內膜嚴重疤痕、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症等都會引起月經不調。

情緒異常

精神過於緊張、遇到重大的精神刺激、心理創傷,也可能導致月經不調。


如果只是偶爾一次月經不調,可以嘗試改變生活方式;但是如果接連幾次月經不調,在沒有明確病因之前,千萬不要自作主張服藥,應該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兒科醫生鮑秀蘭


月經來潮指的是隨著卵巢週期性的變化子宮內膜也出現週期性脫落和出血,是標誌著每個女生生殖功能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女生在月經來潮時都有這樣的體會:月經週期不穩定,有時早一點,有時又晚幾天,甚至有些女生可以晚十多天,或者幾個月都不來月經。還有就是經量時多時少,有時候多一些,有時候又少一些。顏色鮮紅一點,或者暗紅一些。這時候相信很多女生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困惑:到底怎麼樣才算是正常的月經呢?

從醫學的角度出發,月經多在13~14歲之間來臨,有些可能早在11歲或遲在15歲。正常的月經週期一般是在21~35天之間,也就是(28±7)天,平均也就是28天。一般持續2~8天,平均4~6天。正常的月經量也是在20~60之間,最多不超過80ml,超過就是月經過多。從生活經驗上來說,可能前兩三天平均一天需要4~5片衛生巾,血量大概佔據衛生巾面積的一半。後面的幾天使用的衛生巾量逐漸減少,最後可以用護墊來代替。顏色也從剛剛開始的暗紅色轉為鮮紅色再逐漸變為暗紅色直至消失。故綜上所述正常的月經應該是經血顏色稍紅或暗紅、不粘稠也不稀薄、不凝結、無血塊、無特殊氣味。同時月經前後沒有大幅度的情緒波動,也無其它明顯不適。

瞭解正常的月經週期後,如果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月經週期不穩定,經常延遲幾個月才來,經量較多,出現頭暈、口唇蒼白、乏力等症狀,或者經量太少,這時候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尋找病因並對症治療,也可嘗試中醫調理治療。


劉華放大夫


月經是什麼?月經就是子宮因沒有排卵受孕而發出的無聲的哭泣。



月經指伴隨著卵巢週期性變化(排卵)而出現的子宮內膜週期性脫落及出血。



正常情況下,隨著卵泡逐漸長大,子宮內膜在雌激素的“滋潤”下也逐漸增厚成為增殖期,到了月經中期當雌激素大於200pg/ml並且持續50個小時以上,就會對黃體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產生正反饋作用,LH達到高峰,從而就會誘發排卵,排卵後黃體形成,黃體分泌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發生分泌期改變。

情深緣淺,如果精卵無緣相遇,到了黃體晚期,雌孕激素下降,最後形成月經。

遵循2014年我國制定的《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正常的月經週期為21~35天,平均28天。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月經量多為5~80ml。一般每次月經量少於5ml是月經過少,多於80ml是月經過多。如果月經週期短於21天,為月經頻發;如果月經週期長於35天,則為月經稀發。


與正常的月經相對應的就是月經不調,醫學上更專業的術語叫做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婦科常見的症狀和體徵,作為總的術語,是指與正常月經的週期頻率、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任何1項不符的、源自子宮腔的異常出血。


付虹醫生


正常的月經週期一般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經來訪時間稱為經期,一般為2--8日,平均4--6日。月經每次到來的量稱為經量,正常的量為20--60ml,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一般月經來訪期是無特殊症狀的,但是經期由於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有些女性會出現下腹及腰骶部下墜感或者子宮收縮痛,有的還可能出現腹瀉等胃腸功能紊亂症狀。少數婦女會有頭痛及神經系統不穩定症狀。

月經正常的顏色呈暗紅色,但是除了血液外,還包括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黏液和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還含有前列腺素及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維蛋白溶酶。所以月經是不會凝固的,只有出血多的時候會出現血凝塊。

月經也有鬧情緒的時候,比如出現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月經不調、月經過多、月經稀發、月經量少、閉經以及經期的不適等。

所以月經來訪期一定要注意休息、保暖,適量運動,均衡的飲食以及情緒的調節。聰明的女人應該學會讓自己快樂,想辦法化解壓力和煩惱,和月經成為友好共處一生的朋友。


護你


月經的血量個體差異很大,且測量方法也不太一致,一般是20~100毫升,但以不超過100毫升為限。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週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溼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n

女性的健康,就要多看月經,如果發現白帶不對了,月經不對了千萬別掉以輕心。


父母是專業性的職業


月經週期,即前次月經的第一天到此次月經的第一天的時間段,平均值28―30天,短於22天,稱月經週期縮短,長於35天,則稱月經週期延長。月經週期縮短,見於黃體功能不足,脾腎陰虛,治療,健脾,滋補腎陰虛。月經週期延長,多見於氣血不足,宮寒陰虛,雌孕激素不足,致子宮內膜修復緩慢,脫落延遲。治療,補氣血,溫宮調經 ,也可人工週期激素療法。

月經量,一般每次50―60ml,少於40ml,為月經量減少,多於80ml,屬於月經量增多。月經量減少,多見於氣血不足,子宮內膜受損(多次人流手術)。月經週期增多,多見於血小板減少,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內膜增厚,脾虛失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