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大气磅礴,纵横万里!为什么他能写出这样的诗?

7个习惯指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历来被人们称为“诗仙”,声蜚四海,誉满人间!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的诗常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

我们切看他的《望庐山瀑布》中的句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这种夸张谁能写出来。表现了瀑布的大气磅礴!还有《赠汪伦》中表现朋友情深的句子“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的七绝达到了无人能达的高度!

“李白斗酒诗诗三百,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在这里赞美的是李白的傲骨,不为高官所迷惑。李白之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灿烂的明珠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据《潜确类书》中记载: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李白被老太太的精神所感动,发奋力。在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他还说过,“上察玄古,中观人世,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这都说明李白的勤奋刻苦用功,苦心钻研,脚踏实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李白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造成了他的诗歌的特点,大气磅礴,纵横万里,热情奔放。











苏北一醉


“青莲居士”李太白

约生于公元701年,于762年逝世。

人称“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誉为“诗仙”。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李白诗势之所以大气磅礴,纵横万里,原因有三。

一、其人爽朗大方,喜欢交朋友。

李白自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以来,结识好友无数。

比较出名的有杜甫、孟浩然、王昌龄、赵瑕、贺知章、刘长卿、高适、魏万。

还有汪伦《赠汪伦》、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裴图南《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韦冰《江夏赠韦南陵冰》

韦良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蔡雄《书情赠蔡舍人雄》。

其他的朋友更是数不胜数。

二、爱饮酒作诗。

“酒中仙”,半醉半醒半神仙。

“解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素爱酒,酒后须作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李白《行路难·其一》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李白《客中行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三、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

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15岁时,于天下第一剑士处学习剑术。20岁,在家乡的匡山读书,学习纵横术。

年少成名,不羁潇洒。

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在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

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希望建功立业。同时受老庄思想影响,也希望功成身退。

二者兼备,奈何怀才不遇。

后受贺知章举荐,步入宫门。奈何在帝王眼中,仍不过区区玩文弄墨之人。

再后来因为过度的批判现实,出动当权的利益,招人诬陷,被贬出宫。

纵观李白一生,可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风雨流不尽


李白的诗大气、奔放,想像力丰富,手法夸张比喻恰当。比如"白发三千丈"、"日照香炉生紫烟"等等。

李白的诗之所以为大众追捧称赞,与他的努力、游历见识的丰富、诗词的浪漫流畅、手法老辣多变等原因是分不开的。他之所以能写出大气磅礴、纵横万里的诗词,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努力学习

李白年轻时曾被送到私塾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已学得差不多了就贪玩了。有一天游玩时碰到一个老婆婆在石头上磨铁棒,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呀?老婆婆说要磨成一根针,李白说那得磨到什么时候呀?老婆婆说,只要下苦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成。李白听了以后顿悟了,从此更加努力学终成大家。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二:游历积累生活

李白学成后就到处游历增长见识,虽然有一段时间做了官,得到皇帝的赏识,但他过不惯宫廷生活,受不了官家的约束,留下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就继续游历去了。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为了学习知识,行路是增长阅历。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光有生活没有知识,只能写流水账;光有知识没有生活积累,只能闭门造车,也写不出高于生活的好作品,二者是相互辅相承的。李白的游历就是积累生活的过程。如果他不到庐山,怎么知道日照香炉生紫烟,而不是生白烟呢?怎么写得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呢?

三:与他的剑客生活而形成的性格有关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个剑客,他的剑术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长期的剑客生话养成了李白大气、豪爽的性格,这在他的《侠客行》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如果没有侠客生活,李白也写不出活灵活现的侠客形象。正是侠客生活培养出侠客的性格,使得李白的诗大气磅礴、纵横万里。

总之,李白丰富的知识底蕴、深厚的生活阅历,以及大气豪爽的性格,使得李白写出的诗大气磅礴、纵横万里,造就了诗仙这个称号。



8232354703122老三届


这要从李白所生活的时代、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情等方面来回答。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独立的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时代风格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诗、歌行诗和绝句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充满着澎湃的激情,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气势浩瀚,变幻莫测,意境明丽,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一、李白所生活的时代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我们通常把它与汉代并列,称为“汉唐盛世”。而文学的发展通常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唐朝相对比较开放,唐代的诗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国力的强大,为士人开辟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代的诗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自信狂傲,自恃甚高,恃才傲物,李白更是其中的代表。李白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盛唐,所以李白也是盛唐诗人的代表。唐代的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也有很大的发展,而这些艺术形式又反过来影响诗歌的发展。唐代盛行读书山林、漫游、入幕之风,这都对李白影响巨大。而唐代也是一个儒释道融合的时代,这些习俗和思想都对文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这样的伟大时代,孕育出伟大的天才诗人。李白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而李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了唐诗的男一号。众星璀璨,明月独圆。

二、李白的人生经历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一个谜。李白大约五岁的时候,他们的家从中亚碎叶迁居到绵州昌隆县,李白可能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有足够的文化和教养,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白少年时代深受道教的影响,而这几乎伴随他的一生。15岁的时候,李白学习了剑术,蜀中的任侠风气也深刻地影响了李白。大约18岁的时候,李白隐居大匡山读书,跟从赵蕤学习纵横术。所以李白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隐居、漫游、神仙道教信仰和任侠中度过的。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23岁的李白游历了峨眉山。在渝州,他写下了《峨眉山月歌》,开始展现浓烈奔放的情感。第二年,李白东出夔门,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过维扬,达越中,。西游云梦,经襄阳,至汝海。不久,在湖北安陆定居下来,在这里,李白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婚姻。李白以安陆为中心,开始了他的干谒与漫游生活。从江夏、襄阳、洛阳,北上太原,南下随州,然后又回到洛阳。后来李白西入长安,但是结果都是大失所望。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心中满是愤慨与不平。离开长安后,李白再次漫游,从两宋到洛阳、襄阳。后来,举家迁居到山东任城,然后隐居徂徕山。这些经历虽然没能实现李白的理想和愿望,但是却增长了李白的人生阅历。天宝元年(公元742年),41岁的李白终于有了机会,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这是李白一生当中最为得意的时期。但是傲岸的李白不能为朝中权贵所容,所以他再次遭受打击。在天宝三年,以“赐金放还”的名义离开长安。这时的李白思想复杂,悲慨不平。既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又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他寄家东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近十年的漫游都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正在庐山,永王李璘奉唐玄宗之命,出兵东南,经过九江,李白以为报国的时机来临。入永王幕,慷慨从军。但是这个时候肃宗李亨在灵武继位,以叛乱罪讨伐永王李璘。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在流放途中遇赦,寄居南方。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光弼出征东南,李白又想从军报国,但是因为生病,无奈前往当涂。第二年,李白病逝于当涂,享年62岁。李白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李白的一生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他才华横溢,不为人世所有所容。他一心报国,却不被权贵赏识。

三、李白的思想性情

李白功名心很强,有着强烈的寄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他积极用事,努力进取,充满理想化的色彩。但是他既看不起死读书的儒生,也不愿走科举入仕的道路,也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但是,在现实当中,却不断地遭受失败。失败导致李白常常陷于悲忿不平、失望之中,但是他始终坚持这样的理想,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把盛唐诗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高度的升华了。李白也深受神仙道教思想的影响,对神仙境界充满幻想。道家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他的不少诗也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坑在内心深处藏着对于人身自由的向往,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李白太渴望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一种思想基础。李白号称诗仙,他的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狂傲不羁,不受任何何约束。所以他的诗充满神奇的想像、大胆的夸张,大气磅礴。

四、李白的诗歌成就与影响

李白的乐府诗、歌行体诗、绝句在后世、民间的影响力都非常的大。李白大力创作拟古乐府,他的乐府诗另出新意,能曲尽拟古之妙。李白的乐府诗偏重于主观抒情,能体现出李白创作发行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也就是你说的“大气磅礴,纵横万里”。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都体现出李白的常人无法模拟的个性特色。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句式参差错落,韵律跌宕起伏,达到了任随性情为之所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使得气势突出,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风。李白擅长五绝和七绝,他的绝句境界清新内蕴,飘逸潇洒。他的爽朗性格、自由自在的气质,反映了他的绝句里都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擅长七绝,而兼长五绝与七绝的只有李白一人。在唐代李白的诗歌与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誉为“三绝”。在中晚唐时期,李白就已经具有了很高的地位。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他的非凡的自信,他的独立的人格,他的凛然风骨,他的潇洒风神,都吸引着无数的诗人。苏轼、陆游都深受他的影响。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李白有着不可替代的不朽的地位。

总之,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它气概豪迈、情怀激昂,气质洒脱不羁、傲视独立。感情汪洋恣肆、喷涌而出,想象变幻莫测,气魄宏大,想象力丰富,语言清新、明快、爽朗,脱口而出,不加雕饰,透明纯净,炫彩夺目。人格高洁、不肯苟于世俗的李白以才力和气质写诗,他的主观随意、浪漫想象的诗风是常人无法学习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平凡幸福快乐


其一,大唐盛世,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当时世界上是无比繁荣昌盛景象,李白诗词必然受此大环境影响。

其二,李白的诗与其爽朗大方的性格有绝对关系,李白性格磊落飒爽,平衍旷荡,浪漫洒脱,并且李白爱饮酒交友,到处游历名山大川,这种豪迈的性格造就其汪洋恣肆,大气磅礴的诗词风格。

其三,李白钟爱黄老学术,其诗词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李白那种逍遥于四极,俯瞰于天下,任精神自由往来,任灵魂野马驰骋的气势与庄子不谋而合。

其四,李白是家境优渥,其家中经商,并且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可以说李白既是富二代又是官二代,这种原生家庭对其诗词必然也有影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便是证明。

以上四点拙见,请批评指正。


每日一句智慧语


“诗仙”是后人对李白及其诗歌成就的盛誉和评价。

在唐代,李白的“仙风道骨”便早已闻名遐迩,为世人熟知。在朝为官的著名诗人贺知章,自身也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可他看到李白的《蜀道难》后,却惊为天人,钦佩万分,赞其为“谪仙人”。

李白是个天才型的伟大诗人,他那耀眼夺目的才华就犹如《将进酒》中所写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般肆意奔腾“飞流直下三千尺”!又似“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那般隐逸天外。

李白所具有的“仙人”品格,主要体现在于他的思想无拘无束,才情奔放,意气风发,“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知道李白一生仕途不如意,报国无门,但是他不管身处何种人生境况,无论是高潮还是低谷,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有志之士。他不惧权贵,放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不畏世事艰险,任何时候都勇往直前,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旺盛的生命力,笑傲世间的不公。“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李白终其一生,都孜孜以求地追求为国献身立功、为民请命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他的诗歌充分体现了他的满腔才华和抱负,至今读来仍让人动容不已,深受激励!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创作,自然与其所处的时代,尤其是其人生经历和学识思想密不可分。那么,又是怎样的时代背景、人生底色和学识积淀造就了李白呢?

唐朝是中国中古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全方位繁荣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剧烈激荡、相互冲击、融合的重要时期,李唐皇室的胡人血统,多民族的杂居往来,丝路的兴盛,两汉时被定于一尊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格局有所改观,外来佛教的本土化,本土宗教道教的兴盛,整个社会呈现出的一种丰富、多元又相对包容的开放风气,赋予了这个时代的人们个体自主性觉醒和个人发挥才智的空间。及至盛唐,这种特定历史条件,因缘际会地奠定了诞生富有鲜明独特艺术的坚实基础(如“唐三绝”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绘画方面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等)。所以,可以说,盛唐成就了李白,李白也只能属于盛唐!

此为其一。其二可以从李白的身世经历来进一步了解。

对于李白的出生地,现在大家都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当时属于大唐帝国的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是个华胡杂居之地。他五岁那年,其父带着全家返回内地蜀中定居。李白父亲的姓名史书上称之为“李客”,意思是姓李的客人,由此可见李家属流寓之人,并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由李白的身世以及他年轻时“散尽千金还复来”的豪迈,可见李白家较为富裕,既不是世家大族,也并非传统的耕读之家。而这样的家庭出身,使得李白并未像杜甫那样的传统文人那样接受儒家思想的严格教育,虽然他也熟读儒家经典,但显然,李白的涉猎范围更为庞杂广泛,他曾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赠张相镐》)这里“六甲”指的是古人计数所用的六十甲子之类的知识,“百家”就是诸子百家的各类杂书。

李白深信道教同时又受到当时西域胡族文化的影响,加之其所定居的蜀中也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民风勇武,李白自然也深受当地南蛮文化及豪侠习气的熏陶。此外,李白除了读书学习,还喜欢广交朋友,畅游名山大川,还曾热衷于学道求仙。因此,李白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渊源较为复杂,骨子里也因而少了许多所谓世俗正统的羁绊。

如此种种,可见李白除了儒、道之外,他对纵横家、神仙家、佛教等思想都有所关注和吸收,这无疑也成为了他决不盲从任何权威,坚持追求自由思想和独立意志的内在动力。清人龚自珍在《最录李白集》中说:“庄、屈元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这几句话对李白的评价十分精准。确实,李白的诗歌,除了用典寄情,还擅于瑰丽诡谲奇特的想象、联想,体现了不懈追求自由境界的超凡脱俗。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像李白这样精神自由奔放、思想遗世而立又积极入世的诗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后世诗人有能学“诗史”杜甫而诗名流芳者,却再也没有能以学“诗仙”李白而扬名立万的。

李白常常自比大鹏鸟,例如《上李邕》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大鹏鸟,是《庄子》中自由精神的象征,而李白不就正是诗国中独来独往的“大鹏鸟”么?因而,具有“大鹏鸟”风格气质的李白,所作的诗歌自然是大气磅礴、纵横万里的!


猪猪316


李白自小聪慧,出身皇家。十五岁便有一些诗作被当时的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所传诵。李白一生好酒,他的许多名诗如《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皆是李白醉酒后诗兴大发,挥毫而作。

李白生于701年唐朝的碎叶城,祖籍是陇西成纪即今甘肃省秦安县。李白乃兴圣皇帝(凉武旺王李暠)之九世孙,和李唐诸王同宗。其为人豪爽大方,酷爱饮酒作诗,广交朋友。李白一生作诗超过一万首,因种种原因,遗憾的是留传给后世的却仅有968首诗。被人尊称为"诗仙"的李白,还是一位剑术造诣颇高的武术奇人。可以想见李白酒后舞剑的身影,一定跟他的诗歌一样潇洒俊逸。

李白初始亦有通过仕途报效国家之志向,怎奈命运多舛。及至李白42岁那年,方才接到皇帝的召宣,他认为自己通过仕途报国之时刻来到了,于是在他当时挥毫写下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兴奋地写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句中的"出门去”,显然是指诗仙居住的陋室之门,出得此门凭召为官,如此一展报效国家之宏图实现在即,难怪李白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感慨!

李白诗仙留给后人近千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将永远会被后人一代接一代的传诵下去。我想李白之所以能写出大气磅礴、纵横万里的诗词名篇,这与李白光明磊落和刚正不阿的品德亦不无关系。从这个角度,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幸好李白仕途不顺,要不然在中国就有可能少了一位,能与诗圣杜甫结为良友的诗仙李白了。

面对诗仙李白用尽世间美丽的语言来赞美他,也不为过。难怪诗仙的朋友杜甫在写给李白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这样赞美他"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难怪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作家余光中先生,发自肺腑的赞叹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静中乾坤大


我觉得这跟李白的家庭背景、生活学习经历、所处时代变迁都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李白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足的家庭。他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也没有为吃穿用度发过愁,他的知识储备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也造就了他不贪人间富贵,只追求心中所想所得的性格特点;

其次,李白体内流有西域胡人的血统。根据史书记载,李白祖先是西域胡人,后在李白5岁时从西域迁往蜀中。所以他有着西域人的豪迈狂放和草原民族的英雄气。我们从他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他的诗歌多以长江、黄河、高山、流水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用粗壮豪放的语言去描绘江山的奇特秀丽、雄浑壮大的气势,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之美!

其三,他对于汉魏六府民谣的学习。李白的诗篇中不乏轻快自然飘逸的描写,这些诗句读起来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李白的159首绝句诗中有40多首来自乐府民谣,可见这些乐府民谣对李白的影响有多大。而且李白在写诗的时候,都是用非常淳朴自然的语言风格来表现的,没有过分夸张华丽的语句,让人读起来亲切自然;

其四,李白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性格率真狂放、自命不凡,说明他骨子里是自信的。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为金钱所羁绊,也不畏强权,随性所欲。正是他这样的性格特点和知识素养才造就了他诗歌飘逸狂放的特点!

其五李白经历了唐朝最繁荣的时期,也是一步步看着唐朝走向了衰落,后分崩离析,这种巨大的反差,也造就了他的诗篇不同反差风格的人生经历。


石榴王123


《颂*李白*》

唐诗宋词绝凌空

李白豪气千古鸣

如今诗词滔天赋

难染狂仙杯中情

《李恭觉~2019年2月10日*正月初六*11时O6分于北京〉



汉子诗人


我所见到的李白:手里总是洒壶高悬,头后仰,走路前脚不搭后腿,晕晕乎乎。

有句话叫酒壮怂人胆,一个成天喝的醉醺醺的人,跟本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他有什么不敢说的,所以吗,口出狂言!吟出来的诗气势磅礴,纵横万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