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賦》與《洛神賦》:誰可稱千古第一賦?


《神女賦》與《洛神賦》:誰可稱千古第一賦?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征戰沙場,所向披靡,卻過不了美人關。詩人俠客,君臣布衣,無一例外。

在中華文學史上有兩篇以美女為主題的賦文,一時之間難分伯仲。其一是戰國時期宋玉寫的《神女賦》,其二是三國才子曹植所寫的《洛神賦》。同樣是寫美女,到底誰更勝一籌?

一、作品的較量,亦是作者的較量

作品的優劣與作者個性息息相關,能寫出傳世佳作的人都絕非等閒之輩。縱觀二人生平,究竟誰更優秀呢?

1、論出身:一個是文壇領袖接班人,一個是“帝王”之後

如果說戰國時期最偉大的文壇領袖是屈原,那麼屈子之後,能撐起文壇半邊天的人非宋玉莫屬。據史料記載,宋玉師從屈原,得其真傳,除《神女賦》外,還有很多名作,比如《高唐賦》、《風賦》等。屈原,作為我國古代文壇巨匠,宋玉雖聲名不及其師,但在文壇的地位不容小覷,也是公認的屈原的接班人。

若論家世背景,宋玉雖然有屈原這樣優秀的老師,但與曹植比起來,還是遜色很多。眾所周知,曹植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奸雄曹孟德,他雖然沒有其父的雄心壯志,但遺傳了他的文學基因。曹氏三父子,各有千秋,論文采,曹植更加出類拔萃。

曹植在身世上略勝宋玉一籌,這是客觀因素,因為出身如何,自己無法抉擇。

2、論人格魅力:一位是翩翩美男子,一位出口成詩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句話用來形容宋玉,再好不過。作為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宋玉,顏值方面自然是完敗曹植,這一點毋庸置疑。這樣一位英俊帥氣的美男子,居然還這麼有才華,吟詩作賦,無所不通,世間罕見。

曹植雖相貌平平,才華卻可堪絕世,尤其擅長即興作詩。混跡詩詞界的朋友應該知道,寫詩不難,寫好詩難,最難的是即興作詩,又快又好。在唐朝有位英年早逝的才子,名叫王勃,據說那首《滕王閣序》便是他即興之作。但世人也有疑慮,王勃事先知道詩文題目,完全可以提前打“腹稿”,並非即興時一氣呵成。而曹植“七步成詩”的佳話婦孺皆知,他事先不可能知道曹丕會提出這麼“荒唐”的問題。曹植也因此詩一舉成名,讓世人仰慕,他的文采有目共睹。

論文采,二人或許難分伯仲,但宋玉顏值加分,作為翩翩公子,英俊的外表加上滿腹經倫,人格魅力無限閃耀,勝人一籌。

《神女賦》與《洛神賦》:誰可稱千古第一賦?


二、作品本身,難分伯仲

1、同樣是寫美女,視角不同,結局卻相同

《神女賦》寫的是楚襄王與巫山神女的故事,而作者卻是宋玉。賦中的男主人公並非筆者本人,而是寫楚襄王一往情深喜歡上了神女,宋玉用極其華麗的文字來勾勒神女之美,無論是外貌、身段、舉止還是衣品,神女都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並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

——宋玉《神女賦》

宋玉採用第三視角的方式,用文字描繪出神女姿態,寫出了楚襄王想要一親芳澤的心理狀態。同時塑造出了一位大戶人家的女子形象,溫柔賢淑,端莊典雅,有教養,有內涵。

曹植的《洛神賦》,描寫的是自身的真情實感,話說當年曹操得一絕色美女,名曰甄宓,曹丕與曹植皆有愛慕之心,無奈曹操一道旨意,將美人賜給了大兒子曹丕。

曹丕與甄宓婚後,朝堂內外皆傳緋聞,傳此女與曹植關係不白,曹丕惱怒,賜死甄宓。曹丕為試探其弟,將甄宓貼身之物一枕頭送給曹植,曹植悲痛不已,後來便寫下一篇《感甄賦》。後世皇帝為了家族顏面,不願提及甄宓與曹氏兄弟之間的關係,改名曰《洛神賦》。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

——曹植《洛神賦》 ​

曹植在洛神賦中描寫了一位自己心儀的絕色美女,文筆上明顯有借鑑宋玉《神女賦》之嫌,但他僅僅是借鑑,取其精華,加入自己的感情,融會貫通。絕非像今人那樣複製粘貼,更改其中些許字句,便稱原創。《洛神賦》的成功,無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兩篇賦文,同樣是描述絕色美女,同樣是一往情深,為何結局都是一樣悲劇,終究沒能在一起呢?

《神女賦》中楚襄王有心,神女亦有意,為何沒能有個美好的結局呢?神女,發乎情,止乎禮,對感情有分寸。“懷貞亮之潔清兮”,神女拒絕了楚襄王的求愛。“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是今人的愛情觀,遠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嚮往這般忠貞美好的愛情。神女的愛情觀,正是如此,愛一個人需要一心一意。

《洛神賦》中寫得本就是一場不合情理的愛情。甄宓生時是曹丕的女人,也就是曹植的嫂子,“長兄如腹,長嫂如母”,曹植本就不該對甄宓有非分之想。更何況這篇賦文寫於甄宓死後,人道神殊,根本不可能有好結局。

同樣是寫美女,視角雖然不同,但結局卻是一樣,就本身文筆魅力而言,《洛神賦》略佔上風,但追根溯源,也有“模仿”《神女賦》痕跡,這一項各有千秋。

《神女賦》與《洛神賦》:誰可稱千古第一賦?


2、從“神”到“人”的過渡

《神女賦》中勾勒的女神形象,更接近“神女”,首先,在宋玉這篇賦中多次出現“神女”二字,很直白,比如“夫何神女之姣麗兮”、“果夢與神女遇”。宋玉對女神的描寫,不是凡俗之物,只應天上有。這也與當時的封建思想有關,是對巫山神女的一種憧憬與嚮往。

而曹植《洛神賦》中的女神卻更貼近生活,更像是“人”,而非遙不可及的“神”。傳說中這篇“感甄賦”與甄宓有莫大的關聯。賦中的美女原型是真實的人,曹植用極盡奢華的詞藻勾勒出女神之美,妖嬈中帶著感傷,賦予了人的意志。洛神既有清新脫俗的一面,也有人間煙火氣。

王粲、楊修、、江淹也都寫過《神女賦》,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是宋玉的《神女賦》。而曹植模仿之作《洛神賦》在文學史上卻有極高的地位。從“神”到“人”,是時代的進步,亦是思想的轉變。

3、作品背後的意義:如何看待君臣之道?

《神女賦》表面上是寫楚襄王對神女一片痴心,愛慕之情。實際上想要揭露的是君王驕奢淫逸的生活。屈原之後,追逐神女而不得的故事大多都指君臣關係難以契合。神女志向高潔,以禮自持,也是比喻身為臣子的品性。

《洛神賦》中的曹植,更是將這種關係刻畫得入木三分。曹丕娶甄宓時才18歲,曹植只有13歲,而甄宓23歲。試問一個13歲的小叔暗戀23歲的嫂子?這是什麼狗血劇情。後人猜想,曹植此舉並非為情,而是從側面烘托,闡述如何正是確處理君臣之道。曹植本就屢遭君王迫害,七步詩中亦可見端倪,《洛神賦》或許是為明志,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

4、作品影響力

宋玉繼《高唐賦》後寫的這篇《神女賦》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巫山雲雨”也成為後世人稱道的歷史典故,歷代詩人、作家將他與屈原並稱“辭賦之祖”。《才篇》中寫道“相如好書,師範屈宋”;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直言“宋玉含才,頗亦負俗,始造對問”;“詩聖”杜甫更稱宋玉“風流儒雅亦吾師”。宋玉《神女賦》在楚漢文學的轉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謝靈運曾說曹植,“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評價極高。《洛神賦》既有楚辭的唯美,又兼顧漢賦的情懷。有人曾說過,《洛神賦》可以看作是漢代鋪排大賦向六朝抒情小賦轉化的橋樑,就連晉朝大書法家王獻之與大畫家顧愷之都將其神采寄於筆墨之中。

《神女賦》與《洛神賦》:誰可稱千古第一賦?


結語:

這兩篇千古名作,同樣是寫美女,到底誰的造詣更甚一籌呢?《神女賦》是第一篇以“神女”為題材的賦文,打破了世俗偏見,掙脫束縛,寄託心中對“女神”的無限憧憬之情。《洛神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構思與理念方面都借鑑了前者的精華,但在藝術與思想層面上又有其獨特的魅力。

你更喜歡哪一篇文章呢?

《神女賦》與《洛神賦》:誰可稱千古第一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