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王劭兮

王劭兮

6周岁,2014年2月生人,居住南京秦淮河边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风雪夜》,玻璃水粉,50*53cm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千里江山图》,玻璃水粉,110*30cm

《河边奔跑的孩子》

(王宗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劭兮妈妈)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人物写生》,纸本水粉,53*38cm ——这是劭兮画的妈妈吗?

劭兮学画很偶然。他姐姐一直在学画画,2018年10月转到我朋友那里去学,因为路途遥远,送了她之后只能等她上完课一起回家,于是干脆让劭兮也跟着一起学。

朋友孙霞是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的研究生,高校教师,儿童美术教育家,她的研究方向是儿童美术教育,有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专著出版,有着深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她的教学理念我非常认同。她认为最大程度地保护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美术教育的使命,不能用条条框框限制孩子的天性,应该启发孩子去观察、体验,用充满童真的眼睛去发现世界。她从来不教孩子怎么画,只是引导孩子怎样去观察、感受,通过绘画从不同维度去开发和促进孩子的想象力、表达能力、观察感受和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感知力。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人物写生》,纸本水粉,53*38cm

事实证明,孩子们在孙老师那里确实变化很大,女儿从原来规则化的美术教育中慢慢抽离出来,重新学会了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受。而劭兮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只有四岁半,他是一张白纸,有着最活泼的生命力和最鲜活的感受能力。因此,只要教育的方法对了,他有着很强的爆发力。孙老师那里所有的课都是写生课,这对于成人来说都是非常难的,但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劭兮出人意料,第一幅画对景写生了一颗植物和土坡,画得很是灵动、鲜活。他的东西,很难用技法去衡量,从技法上评判那是一塌糊涂,型不准,构图不知所云,可奇怪的恰恰是,这样的画作,你能从中看到活泼泼的生命力和孩子对这个世界敏锐的洞察力。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场景写生》,纸本水粉,53*38cm

劭兮学画画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除了在孙老师那里学,他上的幼儿园也是以艺术教学著称,也有很好的训练。这期间有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能画出什么来,但是不得不说,劭兮时常给我们惊喜,他的画有个共同特征,型不准,但是情绪饱满,线条、构图、色彩都非常大胆,尤其是色彩,他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他的色彩响亮、热烈、不俗,不拘一格,没有陈规。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烟花》,纸本水粉,38*23cm

最近抗疫窝居在家,娱乐项目匮乏,于是姐弟两个拿起画笔涂涂画画,刚开始他们只是发现了两块玻璃板,觉得在上面画点东西应该很有意思,于是两人合作了两幅小画,我觉得挺不错的,发到朋友圈收到很多朋友好评,孩子们受到鼓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家里到处找玻璃板、纸板画画。尤其是劭兮,他像是开辟了一个新世界,最近几乎天天有画作。他画得飞快,一块40*40cm的玻璃板他大概二十分钟就画完了,断断续续画了近十幅。他画画的失败率比较低,只有一幅敷衍了事,其他画作都不乏可看之处,甚至有好几幅很是耐看的精品。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柿柿如意》,纸本水粉,23*23cm

比如他的一幅青绿山水,我把他命名为《千里江山图》,取这个名字一来是因为色调和布局跟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有点类似,二来的确是气势逼人,有咫尺千里之感。我第一眼看到被震撼了,画幅长卷展开,青、绿、白三色为主,流水浩荡,青山隐隐,白云悠悠,繁花开落,借用一位朋友的话说:“看画的人如同步入画中一般,在画中游览。”这倒是暗合了中国画“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艺术追求。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千里江山图》,玻璃水粉,110*30cm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千里江山图》局部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千里江山图》局部

我最近把劭兮的画发到朋友圈,收获了很多褒扬,评价最多的是天才、大师这一类的称号,也有从画作出发觉得六岁孩子画出这样的作品不可思议。我是高校美术教师,朋友圈里很多教师、艺术家、理论家,好多美术界朋友对劭兮的画很是赞赏,并给出专业指点,尤其是我的几位长辈和老师,觉得孩子很有天赋,经常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培养、引导孩子。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人物写生》,纸本水粉,53*38cm

天才这个帽子太吓人,从劭兮的日常表现来看,他跟天才边儿都沾不上,顶多算是有一点色彩天赋。看他创作的过程真是不忍卒睹,他经常调色盘都不用,直接把颜料挤到画面上,然后拿刷子或者大笔来回挥舞,搞得到处都是,有时候我觉得刷子刷出很漂亮的效果想让他保留,他是绝对不会听我的,跟着自己的感觉即兴而为。看了两次我就再也不看了,看他把颜料甩得到处都是我怕忍不住发飙,也意识到他就是在玩画画,就给他感受、体验的自由,随便他怎么玩吧。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春又来》,玻璃水粉,50*53cm

我跟劭兮爸讨论过劭兮对色彩的敏锐度这个问题,觉得这样的敏锐度也许仅限于现阶段,等他上小学各种规矩、规则加身之后很可能很快丧失这种敏锐度。不管怎么样,我们现阶段看着他开心地玩,不打扰、不干涉,鼓励、引导是仅有的我们能够做到的。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一抹山河》,玻璃水粉,50*53cm

河流是劭兮画面中经常表现的,我家紧邻秦淮河,远望莫愁湖,平时疲惫了我们最常做的就是站在窗口看河、看湖、看景、看人,劭兮受我们影响也是如此,河边的春来秋去、花开花谢、日出日落,历历可数,我们每天都在感受。天好的时候,放学接了劭兮我会带他在河边逛逛,看花,看钓鱼,常常为发现一棵稀奇的植物、摘到一颗独特的种子而欢呼。这样的劭兮温暖而多情,善良而明亮,他呵护每一朵花、每一棵草,喜欢每一种小动物,他几乎总是快乐的,甚至睡着了都经常发出咯咯的笑声。因此,他的画里总是播撒着阳光,荡漾着清风,飞扬着笑声。

河边风一样奔跑的小伙子,愿你永远这样的温暖、快乐、明亮!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落霞与芦荻齐飞》,纸本水粉,38*23cm


孙霞老师(王劭兮的美术老师):如果让孩子自己去讲述他的画,会更贴近真实,也更有存留价值和意义。培养热爱需要平和自然的环境,不干扰要求,不捧杀,让做这件事本身成为奖赏,才能长久,进而成为真正的“天然之才”。

小伙子的色感是真实感知产生的把控,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要运用这种感知判断,它就会越来越敏锐,但如果他开始介意他人的评价,模仿“标准配色”和形式,这种敏锐就会很难存留(这就是人们口中的:大了就没有了)。所谓天才,就是他的天然感知优势在自我完善中不断进化,进而呈现他人无法轻易获得的把控力。我们需要做的是培育他的天然优势,让其在训练中完善。一旦“机器自然运作起来”,有了发现的眼和可以感觉的灵魂,创造力的火花将负担起一切。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浪遏飞舟》,玻璃水粉,50*53cm


【疫外 · 艺术对谈】

提问:林智勇(2002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建筑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后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任教,主要涉猎美术史、中国书画方向;2019年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新型艺术产业”人才培养项目。)

1.林智勇:劭兮你好,我通过你妈妈的朋友圈关注到你和你的画,你觉得自己更棒还是自己的画更棒呢?

王劭兮:我更棒。因为我能创作出那么好的画,但是画不能创作出我自己。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雪浪》,玻璃水粉,70*40cm

2.林智勇:很羡慕你在少年时期就能画出这么多好作品,你觉得自己以后还会这么喜欢画画吗?比如以后作业会很多很多。

王劭兮:还是会很喜欢啊。以后也可以找到时间画画,比如休息时间,比如星期天,比如中午时间。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春到江南鸟思归》,玻璃水粉,110*30cm

3.林智勇:你能不能说说你的画是什么样的?你画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王劭兮:很好啊。随便想的。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春风又度白云归》,玻璃水粉,70*40cm

4.林智勇:你周围的小伙伴应该也有不少喜欢画画的,你觉得自己的作品和他们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看到其他小伙伴有好作品的时候,你是怎么想哒?

王劭兮:我的画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他们是老师教的。看到其他小伙伴好作品的时候,我觉得他再好应该也不会比我的好,但我还是会鼓励他,等他超过我我再向他学习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血与火的交响》,玻璃水粉,100*90cm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血与火的交响》局部

5. 林智勇:你有粉丝吗?就是特别喜欢你和你的作品的人,最好是和你同龄的,你的粉丝怎么看你的作品,你认为他们看懂了吗?

王劭兮:有啊,很多。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看我作品的,我又不是他们。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春来江水绿如蓝》,玻璃水粉,70*40cm

6.林智勇:如果有一天,你长大了,成为一名大画家,给你三件最想做的事情,你会怎么安排?

王劭兮:第一件事,我就转来转去看哪幅画是最好的,把他放在最密封、最安全的地方,让人看得最清楚,但用什么武器都打不破。

第二件事,我会去看看小熊(跟他一起学画的小朋友)画得怎么样了,如果她画得很好,我就请她一起展览,如果她画得不好,我就有空教教她。

第三件事,就是拿来一朵世界上最奇特的花,让我来画画看。画完看哪个位置能放得下,如果很大的博物馆也已经装满了我的画的话,那就堆在我的画室里面。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小夜曲》,玻璃水粉,100*90cm

7.林智勇:您想对现在已经成为大画家的人说点什么吗?

王劭兮:这我就不说什么了吧,因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8.林智勇:你的家就在秦淮河边,你知道这条河多大吗?你知道他的故事吗?

王劭兮:秦淮河很长很长,我到它的源头去看过,跟爸爸在那里捞鱼的。秦淮河是皇帝挖的,很多人写了秦淮河的诗,我知道一首: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越过荆棘》,纸本水粉,60*53cm

9.林智勇:你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拿去拍卖,然后把拍卖的钱捐助给有困难的人吗?

王劭兮:愿意啊,可以送给山里的小朋友,这样的话那些小朋友也可以上学学本领,也可以送给治不起病的人治病。我上次捐过钱给一个白血病的小妹妹,她很漂亮,也很可怜,不知道她现在病治好了没有。

「疫外线上展」王劭兮:艺术之河中奔跑的孩子

《小夜曲》局部


【疫外线上展】

参展艺术家:

战兴隆、辛长龙、王劭兮、朱泓霖、朱泓彦、尚观、张容、王蔚、林智勇、郑晓辉、赖元顺、栾新玉、高彦(排名不分先后,名单不断增加中…)

艺术思想者:

程一鸣、战兴隆、林智勇、王宗英、赖静芳、李沁珂(排名不分先后,名单不断增加中…)

联合发起人:

战兴隆、赖静芳、程一鸣、王宗英、林智勇

策展人:

赖静芳、程一鸣、王宗英

微信公众号:艺why、四时荣落、程一鸣(名单不断增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