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过的哪些话是你为人父母以后才明白的?

社会实习工


【家庭伦理类话题】

生活就是生活,父母的话最实在。人生整体看,贤达一百年,糊涂一百年,都要学到老。按照现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划分,基本上有五个时段,即:童年01岁-06岁,少年07岁-13岁,青年14岁-44岁,中年45岁-59岁,老年60岁-100岁并百岁以上一一这之中至少有三个问:一问所谓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发生,一般会在哪个年龄段出现?二问还有一个叛逆期,又是从几岁到几岁反应?三问特别紧要的是,父母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内与叛逆期子女之间又当如何论断?

名人高教又如何?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胎教、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凡考执业资格证者,都过教育心理学关。青春叛逆期,不是大老虎,也不会孤立存在,就不能以教施教。全媒体时代也为融文化服务,中学教师中的班任或科任,年级或班级,尤其家长父一辈子一辈,父母对子女,都要共同“度”或“渡”每一“期”的“关”。最长的“期”和最大的“关”是什么?那就是包括胎教、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在内的全部人生,只凭借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不够用。

1994年,83岁季羡林的87岁妻子彭德华因病去世。在4万元丧葬费用中,季羡林要求其59岁儿子季承出2万元。一个要求出钱,一个不想出钱,父子交恶。这不是钱的问题了吧?此后父子二人十三年时间里不曽相互往来。其实,2002年,得知父亲生病的时候,季承曾想见父亲,但受到了阻挠。直到2008年,在父亲的学生等牵线下,季承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医院,终于见到了97岁高龄的父亲。季承跪地向父亲赔罪认错,季羡林看着儿子也老泪纵横,冰释前嫌。

我的母亲刘蕊华,1948年-1952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读本科、1952年-1953年在中央文学研究所读研究生、1954年起任《文艺学习》编辑,协助主编韦君宜筹办名家讲座和回答读者来信。她在我20周岁时,毫无文艺色彩、有意无意地向我透露说,人生有三关,父母关、夫妻关、子女关。我当时请母亲解释一下父母关。她当即就对我说道,所谓的父母关就是父母双全,都健在,离婚的父母,也都健在。她是在我青春期的时候,与我沟通和释放信号吧!



母亲是辽宁省大连市生人。她在战乱中求学不辍、动乱中教学相长、改革开放以来助学慷慨解囊。在浩劫中最困难、最窘迫的日子里,她带我去寄卖店卖掉皮大衣和自行车,换得一点点钱暂度饥寒,也将名家书画保存下来,坚持让我把中学读下来。她一生为一个学习的“学”字付出了无尽的辛劳和极大的忍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忍耐力,是我一生受用的锦囊。我这里所说的“忍耐力”更多是指母亲的乐观向上、辛劳努力的一生,她与人为善,就与人方便。

有部电视连续剧《浪子回头记》,请我作主题歌的歌词。我接活儿后查资料发现: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当然,受到的困挠也不会轻易排除或淡忘。好家伙,叛,叛,叛一一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大家常见又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可就是,那一次,我还发现我有理由写出人生第四、第五个叛逆期,发生在14-44岁之间!不是么?闪婚闪离的男欢女爱,仅限于两个人也便罢,七年之痒的年轻父母,有子女也离婚则另说,这不比任何一个子女的叛逆更加叛逆吗?所以,子女的叛逆会给父母带来困挠,反之亦然。就决定写《金不换》《银发丝》两首歌词一一至今仍然觉得一一青年和壮年两个时期,哪儿还有轻松日子,全是需要认真修补的青春期和更年期,哪里单是大人和小孩沟通好不好的叛逆期?

也就是说从06岁到60岁的每一年,是人生主动与被动的质量年(此前和此后被动性大)。从遗传学意义观察,父母与子女就血缘关系而言,似乎都在青春期或更年期相互缠绕之中:父母在与子女有关叛逆期的“度过”与“渡过”时,按照现代汉语规范一一度光阴的时间“度”和渡难关的空间“渡”,不过是前一个没有三点水而另一个必须有三点水,无论如何两个“度”与“渡”不都是同在叛逆期之中的么?因此我好像知道了“度”与“渡”是沟通解决困扰有无“泪”的全过程:


李兰颂


小的时候,因为我奶奶比较重男轻女,妈妈不喜欢我去奶奶家,但是我那会不知道,还老爱跑去奶奶家,每次都是被奶奶骂哭跑回来。妈妈总是抱住我说:你能不能给妈妈争点气!那时候总是觉得妈妈也不爱我,但是有了孩子后就明白了妈妈当时的话,她不愿意别人说他孩子的一点不好。

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是之前不理解,后来自己当了妈,就能理解的。

我堂妹,大学毕业,家里爸妈怕他出了学校在外面碰壁,托关系给他找工作,但是他并不领情,老是为了这个事情跟家里闹矛盾,有天他妈说了他,哭着来找我,我告诉他,我现在特别理解他爸妈,因为我也是想把所有好的都给我的孩子,为了他什么都行。


等妈说事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小时候不理解这句话,长大了才能够深切的理解!


元之创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