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藥學博士呂國棟:讓才智在崗位上閃光

廊坊藥學博士呂國棟:讓才智在崗位上閃光

呂國棟發明的“小隔斷”,有效切斷了取藥者與發藥者交叉感染的途徑。

在廊坊市人民醫院藥學部發藥窗口,有一個發藥用可翻轉的“小隔斷”。發藥窗口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隔斷”,有效切斷了取藥者與發藥者交叉感染的途徑。

這個“小隔斷”的發明者,是廊坊市衛健委財務信息科科員呂國棟,他曾任德國MERK生藥科技公司科謝廖娃生藥實驗室任副研究員、北京電商有限公司東歐部任俄羅斯yandex.ru醫藥與器械項目主要負責人。2013年,通過廊坊市引進人才到該市工作,先後從事過疾控、信息化、臨床藥學等工作。

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名藥學博士,呂國棟主動擔當起抗擊疫情的防控物資保障工作,重點保障廊坊市集中觀察點物資供應。他憑藉高超精湛的專業知識和不分晝夜的踏實苦幹,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奉獻情懷。

廊坊藥學博士呂國棟:讓才智在崗位上閃光

人員缺少,很多防疫物資都是呂國棟一趟一趟搬運。

集中觀察點籌建初期,正值春節假期,很多藥店和醫療器械公司都在歇業中,物資匱乏程度難以想象。急需和緊缺的物資只能去各大醫院拆借,呂國棟不分晝夜在醫院間奔波,打的借條少到10只口罩、1瓶手消,多到10件防護服、100支溫度計。有的物資借也借不到,他就駕駛私家車跑遍全市無數藥店、醫療器械店、勞保用品店,實地去看、去打聽,尋找店家的聯繫方式,說明情況並請求幫助。個人墊資購買急需物品,短短兩三天就跑了幾百公里,墊付物資款一萬多元。

為第一時間將物資送到隔離點,呂國棟常常忙得連簡單的工作餐都吃不上。在人員缺少的情況下,很多物資都是他親手搬上去,15箱84消毒液一個人搬到三樓。他每日承擔醫療物資驗貨、出入庫及運輸工作,沒有勞保手套,沒有小推車,沒有防護服,幾噸貨物經常只有三四個人裝卸、搬運,從凌晨忙到深夜。

廊坊藥學博士呂國棟:讓才智在崗位上閃光

呂國棟自己駕車,往集中觀察點運送物資。

抗擊疫情統一採購的物資中,有一大批是進口的,很多人看不懂如何使用。呂國棟在國外留學多年,精通俄語、英語,他利用自己的語言和專業特長,對品名和說明書進行翻譯並一一標註。國內一些小廠家生產的物資缺少外包裝和說明書,他拿著找物資鑑定專家鑑定,還仔細地把每樣物資適用於什麼地方,比如用於病區、門診、哨點、卡點,還是給普通醫護人員或流調、檢驗人員,進行記錄和彙總。他認真觀察思考,自創多種表格,用於物資管理,做到事無鉅細、條分縷析,清楚明白。根據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情況,他撰寫了《疫情防控物資籌備工作的幾點問題和經驗》提交給組織,讓防控物資籌備工作更高效精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