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表白”广东医疗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你们把生命线拉长

2月22日下午,在首批广东医疗队驰援武汉即将“满月”之际,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再次走进汉口医院呼吸科二楼病房,映入眼帘的是病房里忙碌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医生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护士在病床间来回穿梭,观察床边监护仪器上显示的生命体征,或给病人换输液瓶,或给病人擦洗换药……  

“能好好活着,到时候一定去看你们”

看到记者来到病房内采访,陈女士急忙从病床上坐起来,“我要感谢广东省医疗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小家来帮助我们。”陈女士的话道出了很多患者的心声。

此次疫情,陈女士与丈夫均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当时的状态很不理想,上气不接下气,拉肚子都拉了两天,2月2日检查后,发现已经很严重,为了(照顾)丈夫没有顾得上自己,最后丈夫还是不行了。”

2月9日,陈女士被送进广东医疗队接管的汉口医院重症病房,谈起住院经历,陈女士仍心有余悸。“如果不是广东医疗队,我可能早走了。实际上,丈夫(病情)比我还轻。”

陈女士或许并不知道,她所在的呼吸科二楼病房的医护人员,是第一批来自广东省的“白衣战士”,他们是在除夕连夜出发奔赴武汉的。两天后,广东医疗队第一队正式接管了的首个医院病区。

在广东医疗队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下,陈女士病情正慢慢好转。

对于广东医疗队带来的改变,她有着深刻的感受。“广东来的医生护士对待病人很细致,他们对我们的爱与鼓励,给予我们很大的信心。”陈女士动容地说,好几次,她下床走至医护人员办公区,发现盒饭已经凉了。“他们只关心我们多吃点,但自己却时常忙得忘了吃饭”。

经历半个多月的治疗,陈女士近日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肺部感染状况明显改善。经历过生与死考验的她,直言没有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广东医疗队医护队员把(我的)生命线延长了。如果能好好活着,到时候一定去看你们(医护人员)。”

“广东医疗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第一批广东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陈爱兰换上全身包裹的防护服,如常走进每一间病房查房、诊疗,一圈下来就是两个多小时。患者虽然看不清她的容貌,但见到衣服背上的名字便能安下心来。

回想起这一个月的难忘经历,陈爱兰坦言,尽管工作强度大,但看到病人康复,内心就无比喜悦。“广东医疗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只要我们看到(患者救治)有希望,需要任何的治疗措施,我们都会去做”。

在陈爱兰看来,短期内取得优异的诊疗效果,与广东医疗队发挥集体智慧、精益求精,优化诊疗方案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我们刚接手这个病区时,有的患者血氧只有40%-60%,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当初心里有点承受不了,我们马上跟广州大后方联系寻找氧源,最终使患者的氧疗得到了保障,也给了广东医疗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在广东医疗队驻扎的汉口医院里,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也看到了病人战胜病魔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