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琳教授:對專業的濃厚興趣和執著追求從何而來?

侯小琳教授:對專業的濃厚興趣和執著追求從何而來? | 治學大家談

我從事放射化學工作算來已有30多年了,這在時下算是冷門專業了。其實這麼多年來不時會有人問到當初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這麼多年來為何會執著於這個專業?乍一聽來有些被嫌棄的彆扭,好像沒有與時俱進,還不知悔改。但細想起來,又覺得這正是自己的自負,也是多年來在追求的境界。

八十年代初考大學時要填報專業志願,我選擇了化學。坦然講不是自己對化學有多大的興趣,而是順應當年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從中選出了一個而已。進入大學後,記得老師在第一堂專業課上講過,你們選擇的是化學專業,希望你們4年後都會打上“化學”的印記。是的,我不但深深地打上了“化學”印記,還喜歡上了化學,開始從化學的角度看世界和自然。回想起來專業的烙印好像有些被動,但對專業的興趣則在不知不覺的主動學習中日漸加深,在思考、探索和實驗中不斷培養。當年本科畢業時考研還不像當今這麼火熱,但我不知為何卻選擇了當時的冷門,放射化學專業,回想起來應該與當年居里夫人的勵志故事有關吧。但研究生學習,特別是研究課題的逐漸開展才真正開啟了我對放射化學的興趣,那是在深入瞭解研究領域內諸多研究成果後發現該學科的奇妙,是在一次次實驗失敗後獲得的最後成功中體驗出真正的喜悅,是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中逐漸培養出對專業的真正濃厚的興趣,是在多年執著追求後取得的同行認可中獲得滿足,是在對國家和社會的些許貢獻中收穫幸福。下面幾點是我在多年的求學、教學和研究中的體會,願和大家分享。

1

對學科和專業的興趣是不斷培養出來的,不去刻意精心培養,甚至心裡老是牴觸,很難產生出興趣。沒有對自己學習的專業和從事的學科和研究的濃厚興趣,很難長期堅持,也很難從中獲得滿足和幸福。即使因論文發表和成果獲獎等獲得快感,也是暫時的,難以長久,無法來支撐長期的堅持和奮鬥。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歐洲人對學生專業興趣的培養非常重視,從初中就開始著手考慮了,經常有學生高中畢業要休學一年甚至兩年來專門考慮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專業。這自然很重要,但即使這樣重視,大學裡長期不畢業或中途退學的現象依然非常普遍,導致大學畢業率較低,這已經成為大學和社會的一個問題。究其根源我想還是沒有充分重視對專業興趣的培養,而是一味強調測試學生的興趣和特長,被動等待學生自己對專業興趣的出現。當然無法否認有些人對某個學科有較高的敏感性和感知力,正確認知這一點很有必要。但對大多數人,這種對不同學科的感知力的差別並不明顯。即使對某個學科有較高的感知力,缺乏對興趣的精心培養,也還是難以自然而然就產生出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對曾經用於自勉的座右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理解為“專業成就勤為先,興趣培養做鋪墊,非苦而樂”。

2

成就來源對所從事專業的執著追求,憑藉一時的激情和興趣,盯著收入選專業,追著熱點做研究,難以成就人生。在任何一個專業方向,沒有長年累月不斷深入的探索,長期一點一滴的積累,難以取得顯著的成果。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坳坳一生致力於瘧疾治療藥物青蒿素的研究,難以想象沒有對所從事事業的執著追求,她如何獲得如此大成就。我們蘭大人引以為豪的就是我們的“堅守、奮鬥”,是對所從事的事業的高度興趣、熱愛,長期甚至一生的追求和奮鬥。當然這裡所說的執著追求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重複和守舊,而是堅守自己的初心、執著自己的專業、關注研究前沿、吸收最新的知識、掌握先進的技術,這樣才能獲得突破性成果。回想自己的學習和成長曆程,我沒有後悔自己當初的專業選擇,即使是在核相關學科最不景氣的九十年代,多年的執著更堅定了所從事的事業,當取得的成果獲得專業內同行的認可,特別是獲知自己的多項研究成果在我國乏燃料後處理流程中得到實際應用後,也真正體會到作為一位學人的喜悅、滿足和幸福。

3

對專業的執著並不意味著排斥對其它學科知識的瞭解、掌握和交叉融合,相反會對自己所從事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科學是相通的,如當今化學的重要分支量子化學和計算化學,就是量子物理和化學交叉而形成的,我所從事的放射化學本身也是一門交叉出來的學科。在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上研究生和之後工作,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很多項目都是由不同專業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要想完全理解並出色完成相關的任務,僅憑自己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我理解了對自己學習和從事的專業的執著絕不是意味著關起門來自己單幹,瞭解甚至掌握其它學科的基本知識也非常重要。也是在此階段我瞭解和掌握了核譜儀、中子物理、反應堆物理和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知識。之後在開展核技術應用研究中我又瞭解和掌握了生物學、環境學、地學方面的基本知識。現在回想起來,發現對這些學科的瞭解在之後開展的許多研究中不知不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專門學習其他專業的知識,我經常和我的學生分享我的另外一個學習方法,就是通過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學習。在聽會議報告前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不管這個報告的內容是否正好是自己的專業,都爭取準備提1-2個問題,這樣的結果不但使自己專注每一個報告,同時也學習和了解到許多其它專業的知識和最新進展,從而一舉多得。

科學上的許多發現和技術上的創新也正是源於對專業的濃厚興趣,長期執著和與不同專業的交叉融合。培養專業興趣,專注自己的研究,執著自己的專業方向,對其它專業保持開放的態度,主動了解和掌握其它領域的知識和進展,積極交叉融合,就是我這些年學習和研究的體會和建議。

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此非常時期正常教學計劃和教學秩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除了嚴格加強自我保護,希望各位同學能利用這段時間,憑藉各種遠程教育的資源,停課不停學,鞏固已學的專業知識,培養和加強自己的專業興趣,同時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學習和掌握其它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最新進展,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侯小琳,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2019年國際Hevesy獎獲得者。

內容來源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教務處

主編 | 肖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