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冠病毒作戰時,為什麼陰謀論和偽科學能迷惑大眾


與新冠病毒作戰時,為什麼陰謀論和偽科學能迷惑大眾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出現了不少瞎猜式的陰謀論。比如,傳言新冠病毒是科學家洩露出來的;又比如,新冠病毒是一種生化武器。這些傳言給迎戰疫情帶來了不和諧的聲音,極大地傷害了科學家的感情。此外,還有一些偽科學四處流行,迷惑大眾,混淆視聽。


陰謀論是反科學者常用的伎倆

類似這樣無視事實、拒絕相信科學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少。例如,有人堅稱疫苗會引發兒童自閉症,有人對吸菸的危害性不以為然,等等。此外,有人不僅僅否認某些強有力的科學事實,甚至全面否定作為人類知識體系的科學本身。

陰謀論是反科學者常用的伎倆之一。他們宣稱某項科學研究、科學工程或科學發現存在陰謀,否定從可靠證據推斷得出的科學共識,認為那些是騙人的結論。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關於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陰謀論就沒有停歇過,各種各樣的版本在群裡流傳。2003年SARS出現後,也有不少人傳言SARS是生化武器。

反科學者還常常打著質疑科學的幌子,製造似是而非的論調,混淆視聽。儘管他們沒有證據,但是由於這是無中生有的事情,要給出反駁他們的證據也並非易事。一些反科學言行受到了利益集團的操縱。在不少國家,很多智囊機構由石油或菸草行業提供贊助,在諸如禁菸、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上與科學家大唱反調。還有一些人抱怨科學破壞了人生的許多詩意和浪漫,在此意義上拒絕科學。

實際上,自從科學誕生以來,反科學勢力就一直存在。儘管科學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時至今日,反科學的攻擊依然沒有停歇。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和目的,反科學將阻撓社會的發展,讓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付出慘重的代價。


偽科學灌輸錯誤的生活理念

除了反科學,不是科學而冒充科學的“偽科學”也會帶來社會危害。比如,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朋友圈裡流傳了不少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偏方

。一些偏方看上去就很惡搞,簡直有點侮辱網友的智商,但是還是廣泛地在朋友圈中流傳著。一些人還提出天方夜譚式的“奇思妙想”,並言之鑿鑿地說那可以快速消滅新冠病毒,要求大眾跟隨其一起行動,倡議官方採納其方法。

與反科學不同的是,居然有一些偽科學者是出於良好的願望。他們因為學識不夠,而提出一些自認為合理的建議。由於這些建議十分草根,而且可行性很高,比較容易獲得人們的認可,然後就流行起來。

雖然一些偽科學者是為了出風頭或者夢想名利,但是不少偽科學者非常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量。儘管一些偽科學方案的提出者在主觀上是善意的,但是他們客觀上帶來了社會危害,給人們灌輸了錯誤的生活理念,延誤或者影響了抗疫大局。


呼籲多一些善於溝通的專家

偽科學和反科學由來已久,一直存在,而在非常時期更是大行其道。為什麼在新冠疫情時它們更容易流行呢?這是因為它們鑽了科學的空子。科學研究是講事實、講證據的,是需要一定時間進行各種實驗研究後才能獲得成果的。

新冠病毒是新出現的病毒,新冠肺炎是新出現的傳染病。此前科學家對它一無所知,只能逐步研究之後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儘管經過了近兩個月的研究,但是還有不少問題未能解決。而在面對生死攸關的大事情,人們總是渴求得到一些答案或幫助。當他們從正規的途徑獲取不到足夠多的解釋或幫助時,就會輕信反科學和偽科學,不少人抱著“試試也不吃虧”的心態相信這些偽科學的言論或抗疫方法。

與新冠病毒作戰時,為什麼陰謀論和偽科學能迷惑大眾

面對反科學和偽科學,科學家作為科學的主要傳播者,沒有聽之任之,而是積極反擊,及時揭穿反科學和偽科學的真面目。與反科學和偽科學交鋒是一項長期而且艱鉅的鬥爭,簡單地否定有關言論還遠遠不夠,還要採用更加有效的策略。例如,在向公眾澄清真相時要講究溝通技巧。

反科學者和偽科學者能夠迷惑大眾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深諳煽情之道,擅長通過一些飽含感情的“具體事例”來遊說大眾贊同他們的看法。因此,面對普通民眾,科學家應該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人情味,像鍾南山院士、張文宏教授那樣採取循循善誘、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飽含情感的方式與人們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科學更加打動人心,反科學和偽科學的言論才不會趁虛而入。

對於大多數非專業人士來說,只要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培養獨立思考、善於質疑的能力,就不會輕易受到反科學和偽科學言論的蠱惑。我們還可以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宣傳真正的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只要越來越多的人堅信科學的力量,反科學和偽科學就無法興風作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