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作者 | 薇安Viann

01

疫情之下,很多企業面臨生死考驗。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則有關“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三月”的微信在朋友圈刷屏。

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如果開除員工,雖然能省下一筆費用,但增加了社會的壓力;如果繼續讓員工待業在家,企業照常發工資,則現金流撐不了3個月。

與餐飲業員工無處可去相對應的,是零售業供不應求的用工短缺現象。就拿盒馬來說,訂單量增加50%,到店消費人數也增加了1倍多。

於是,兩家企業一合計,想到一個新招:共享員工。

截止到目前,包括西貝、奈雪在內的30多家餐飲企業,都在跟盒馬溝通租用員工的方案,單西貝一家就有超過千名員工去盒馬上班。

西貝減輕了發薪壓力,盒馬增加了幫扶人手,這不但是企業自救,更是互救,實現了雙贏。

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個人,雙贏思維都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思維方式,它能讓我們更加快速、更小阻力地獲得成功,而且能擁有更多人脈和資源。在我的高效能行動營中,我也強調過這一點。

真正的高手,早就拋棄了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轉而擁抱讓大家都受益的雙贏思維。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如果一個普通人想成為具有雙贏思維的高手,所應該具備的3個特質。

02

提升自我價值,擁有富足心態

雙贏思維強調的是思維的轉變,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意識到這個世界的資源是無窮無盡的,可以在實現我贏的同時也讓你贏。

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有富足的心態,因為只有內心充盈、資源充足的人,才能不患得患失,有十足的底氣跟別人換或者贈。

如果你自己擁有的都不夠,那你拿什麼跟別人共享雙贏的成果呢?

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我有一個學員,向我傾訴了困擾自己多年的問題:

她是家裡唯一的女孩,上面還有幾個哥哥。別人家都是全家人一起寵小公主,她家不是。

她需要贍養父母,收拾哥哥們的爛攤子,賺來的錢也都補貼給了父母和哥哥們。

這樣做的後果是:沒錢結婚,男友很大意見,自己的生活質量也很受影響。


她一臉絕望,問我該怎麼辦。

我對她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停止一味無底線的付出。因為她的自我價值太低,內心貧瘠,太過於依賴外界對自己的反饋。

女孩已經習慣了自己輸的相處模式,而家人也習慣了坐享其成的贏家狀態,所以這種現狀的造成,其實都歸因於我的學員自身。

我的心理學老師有一句經典名言:“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所有的事情都一樣,我們才是一切的根源,所以要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足夠好了,我們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當你很痛苦很委屈,狀況並不那麼如意的時候,你是很難去幫到別人的。

原本你希望通過幫助別人,來獲得更多的認可,實現更多的滿足。但是那些被你幫助的人,已經習慣了你的付出,並把它視為理所當然,所以你的付出得不到她們的認可和感恩。

這時你會非常失落,因為你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和回饋,內心並不富足。

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就好比我們餓了三天三夜,終於拿到了一碗飯,當你想吃的時候,有一個人問你:“你能不能把這碗飯給我?”

這時候,你給還是不給呢?如果你給了之後,這個人吃完了,她沒有對你道謝,你是不是會痛苦萬分呢?

反過來,如果你已經很飽了,你手上有一碗飯,有一個人對你說:“你能不能把這碗飯給我?”

你會想也不想,就把這碗飯給她,根本就不會理會她會不會表示感謝。因為你自己很飽,這碗飯對你來說本來就是多餘的。

所以,想雙贏,首先就要自己不要處於劣勢和匱乏的狀態。只有自己先富足了,自身價值得以提升了,內心也強大了,才不會過度患得患失。

把能力提高,讓自己變好,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唯一鑰匙。

如果今天你的價值還寄託在外在的事物上面、寄託在外在對你的評價上面,那隻能說明一個現狀,就是你的能力還不夠足,你的自信心還不夠強。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去走,不斷得到自我成長。

03

體諒和勇氣兼備

有些人對雙贏思維有一些誤解,他們以為,雙贏思維就是要想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我,我做的事情要讓所有人都滿意。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錯了。雙贏思維,並不意味著從此以後你就成為一個老好人。

真正的雙贏思維,是雙方儘可能達成最好的結果。但是如果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那麼我們就不成交。我理解你,但我也要尊重自己的權利。

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不打壓別人,不委屈自己,這就是體諒和勇氣兼備。

低體諒、高勇氣的人不可能實現雙贏,因為他們想到的永遠都是自己贏,缺乏同理心,也不懂得換位思考,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實現雙贏。

而低勇氣、高體諒的人也不可能實現雙贏,因為他們總是過於體諒別人的感受,卻忽略自身的感受。所以他們經常會委屈自己,以妥協換來對方的滿意。

無論是矛盾、對抗,還是消耗,都只會兩敗俱傷。真正的雙贏,從來不是一個人當主角,而是大家均衡受益。

合作共贏,是生存和發展的智慧,也是大格局的體現。

04

接納對方,同理心傾聽是關鍵

假如我們互相喜歡對方,思維都一致,那雙贏就會很容易。

但雙贏難就難在:假如我們雙方觀念不一致、立場不一致、想法不一致,在各項條件都不一致的情況下,怎樣才能達成雙贏?

每次要思考別人想要的是什麼,想得少了別人不滿意,想得多了人家以為心機重。怎麼樣才能知道別人想要的贏,或者別人的目標是什麼呢?

這時,我們就要用到同理心傾聽這一關鍵技巧了。

我們必須通過提問,聆聽對方的真實動機,單純靠猜是很難達到這一點的。而在提問當中,怎麼問不是關鍵,首先接納對方才是關鍵。

如果我們不重視雙贏思維,遇到跟自己觀點、想法不一致的人,就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你怎麼回事啊?為什麼你這麼蠻不講理?為什麼你腦子就轉不過彎來?為什麼你不能夠理解我?

當你一旦產生了這樣的負面情緒,你就沒有興趣去了解對方真實的想法。

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請大家記住一點:行為有對錯、動機沒有錯。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對方所做的行為可能有錯,但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他這些行為的動機和初衷,都是為了自己好。所以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動機是沒有錯的。

咱們舉個例子:你和男朋友本來決定去看電影,但是他突然接到老闆的電話要立即回公司處理業務。

男朋友不能如期赴約,你很不高興。因為你認為他可以在週末拒絕老闆的特殊要求。他把工作看得比你更重,這讓你非常不認可。

但從男朋友的動機來說,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這份工作很重要,而事情又迫在眉睫,所以必須要回去處理,至於晚飯,什麼時候都能吃。

所以從你的角度來看,你可以不認可他的行為,但是從他的動機上來說,他沒有錯。

理解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在和別人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之下,只有先從情緒上面接納別人,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真正的雙贏思維不是靠想,也不是靠猜,而是你先接納對方,並帶著同理心去傾聽和提問,瞭解對方的真實需求,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成功。

05

寫在最後

總結一下今天的三條幹貨內容。想要具有雙贏思維,你得具有這三個特質:

首先要提升自我價值,擁有富足心態;

其次要兼備體諒和勇氣,不要討好也不要打壓別人;

最重要的,是從情緒上接納對方,用同理心理解對方。

一個人具有雙贏思維,真的能收穫很多:

以前談不攏的合作,因為有了雙贏思維,你就能談得更好;

以前走不近的關係,因為有了雙贏思維,你們之間的關係就能夠破冰;

從自身來說,格局和認知都能得到明顯提升。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成為高效能的人,想在現在和未來持續取得成功,那你一定要學會並且培養雙贏思維。

希望未來的我們,都可以做一個內心充盈、利人利己的人,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強大的人。

- THE END -

作者:薇安Viann,本文首發於薇安說。薇安,全球傑出女性平臺Queen時代創始人,知名公眾號“薇安說”創始人,創業公司CEO。前世界500強高管,每年掌管生意數十億,暢銷書《迭代》作者,資深教育專家。

歡迎關注:薇安說,在薇安說後臺回覆“成長”,教你如何在迷茫中崛起,如果你也想獲得快速的成長,少走彎路,這份成長小驚喜一定要來領取!

薇安的更多精彩好文:(點擊藍色字即可跳轉原文)

被盒馬“共享”的1000名西貝員工,真的能有效緩解企業用工荒嗎?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