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孩子不会,都是家长代劳,幼儿园为什么还要布置这么多手工作业?

小兽妈妈


孩子最开始不会说话,那么我们要说那么多话给他们听?有一个词语叫浸润,教育孩子不要带上实用主义的法则


澡雪儿


前两天有个家长跟我吐槽,说她受够了幼儿园的折腾,而且还总是对着鸭子折腾。

她告诉我,她家女儿从上上个星期就跟鸭子杠上了,一开始老师要求养鸭子, 要记录养鸭过程,和鸭子合照,后来又要求吃鸭子,吃完鸭子后的作业是用废旧物品做鸭子,最后用各种蔬菜水果组鸭子拼盘。

作为小学老师的她,现在一想起鸭子她就头大,可是看看自己手头的工作,她就理解了一切。

她的除了上课以外,要应付各种上级检查,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真正有意义的会议没几个,耗时间的倒不少。日常工作是做无穷无尽的表格,填写各种问卷表,应付上级的审查。这些东西有意义吗?有,因为可以把不好度量的教学质量变成可度量的;没有,因为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各种不同的因素有关,简单的表格、审核又怎么能度量?

幼儿园也是一样,不仅要里子做好,面子也要做好,当外界“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来,除了把孩子“自己”做的手工作业展示出来赢得赞叹,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手工作业多收到吐槽的根本原因是它把本来自主的事情变成被动的事情。多数家长都会享受和孩子一起玩耍、做手工的时光,也都会主动为孩子抽出时间。可是当手工作业变成任务,不仅要完成还要评比,它就伴随着压力的出现。孩子的本性就是爱创造,他们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只要是亲手做的手工,都包含孩子最本真的想法,不同的想法会创造出不同的东西,有什么好坏之说?次次评比都在对孩子的想法主观又残忍地去评高低,一定会受到家长的厌恶。

学校在统一作业的同时,忽略了不同家庭文化程度、空余时间、经济条件等之间的差异。家长面对不得不面对老师给的问题,妥协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当然会不满。忙碌了一天的家长,只想回家和孩子简单的陪伴,想做手工就一起做,不想做可以做别的,而不是费劲脑汁去完成所谓的作业。

学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制作更灵活的作业,弹性的时间和内容,开放性的评价体系,只有足够自主的手工作业,才会受到家长的支持。


升值君


“幼儿园怎么布置那么多作业,这个那个的?家长跟在后面忙死了!”身边经常有听到家长如此抱怨,迫于学校的压力和孩子的无奈,即使心里不乐意,很多家长还是像完成任务一般代劳着这些回家作业。有些人认为,这些任务是幼儿园上层领导布置用于评优搞宣传的;

有些人说是老师偷懒让孩子回家完成;

还有人从较正面的角度来看,认为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家长参与,共同体验孩子的成长。

笔者比较认可最后的观点,因为既然我们“被安排”了这些任务,不妨从正面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来可以让自己轻松快乐一点,二来可以有效地陪伴孩子,以共同完成“家庭作业”来促成良好的亲自互动。

作业有好处吗?

就像现行的“应试教育”,抨击的人很多,但只要“指挥棒”不改,家长和孩子只有因难而上,这是对人意志力的磨练,也是考验情商所在,即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环境如何去应对,并发挥事情好的一面积极地投入进去。

“手工作业”的兴起,源于西方教育理念的成功引进。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做个折纸都觉得困难,外国小学生经常回家做个模型做个工具箱,信手拈来。既然在原生家庭中缺少足够的手工环境,幼教阶段着重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练、动手能力,这个初衷是好的。

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布置手工作业,这是从小给孩子建立起 “做家庭作业”这个学习习惯,以便上小学后能够马上适应。

从中班开始建立,大班进行巩固,到了小学入学孩子们就自然树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回家第一件事情:先完成家庭作业。

给各位家长的建议:

鼓励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东西,而不是难度很高的东西,不要去攀比,从自身孩子的出发。对小孩的学习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家长们可以通过配合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从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对孩子的期待。

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每次家庭作业做到完美优秀,但可以就孩子擅长的部分做一些要求,不擅长的部分适当帮些忙别让孩子太受挫。

告诉ta:“你很棒!能够完成这些手工作业,发挥自己的优势,我真为你感到高兴!”正面积极的教育,让你的人生精进,也让你孩子的人生精彩!


作者Synthia

从业15年的外语教育工作者,热爱音乐,有个可爱男宝。相信“教育让我们越走越近”。


苏珊职场进化论


如果学校不布置手工作业,布置很多学科作业人们会怎么说?还是会有人骂学校。这位微博大v就是想骂人而已,他根本没用脑子想想手工作业真正的意义。我建议这位大v不用等清明节了,今晚就把你爷爷从坟里刨除来,然后自己躺进去。

手工作业学生自己能否独立完成,难道幼儿园老师对此心理没个数吗?知道孩子无法独立完成,老师为啥还是要加入?

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第一,这些任务不是老师想出来人的,而是上头布置、摊派下来的。老师只是个执行的以及背锅的。如今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有些为了评优、评示范,有些为了搞宣传、打名气,有些甚至可能为了个别人的“政绩”。但是幼儿园没有考试没有升学,能搞花样的只有活动。于是便有各类奇葩活动诞生。对此一线教师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

如果是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和作业,请大家尽管骂。但是第二种则不同了。

第二种任务就是故意布置孩子不能独立完成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指导、帮助孩子完成,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或者让孩子看家长完成。这类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得到一个作品、进行一次展示或评比,而是让孩子体验动手,体验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如今有多少家长自以为给孩子买了学区房,报了天价辅导班就是尽到家长的责任了?砸钱和陪伴,到底哪个队孩子的成长帮助更大?

如今有多少家长逼着孩子刷题,自己却在旁边刷淘宝,还美其名曰监督学习?

如今有多少家长在孩子稍微遇到挑战的时候就“自觉”挡在孩子身前,替代孩子做原本他们跳一跳可以克服的挑战?、

当然,脑回路正常的家长应该还是占大多数的。

孩子的成长不像拍电影,一个蒙太奇就能跳到十年后。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艰难、未知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关注和帮助。如果你错过了跟孩子做手工的阶段,那就真的一辈子都错过了。


非著名语文教师王振宁


这个问题真的很戳心啊!

我们家坐标五线以外城市,我家妞妞四岁半,上的是公立幼儿园.老师亲切和蔼,按照课标培养孩子.我自己也是老师,遗憾的是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并不懂得还有手工作业一事,直到妞妞进了中班以后.

每礼拜五会收到她老师发的作业要求,我都害怕在礼拜五下班前看家长微信群了。周末基本上都是在搞手工作业,她爸爸总加班,这活儿就像大山一样压在我这笨手笨脚的娘身上.

抗拒,可又不敢说什么,只能做完,悄悄发个朋友圈,每次我都配图,我们尽力了!她老师很敏感的,寒假前家长会解释了,为何做手工.

出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配合学校国家级文明校园创建,还有就是在学校完成不了的原因等等.

其实,这解释太迟到了.对于手工,我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孩子在和我们一起做手工的过程中表达过,很开心,也说妈妈做的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可我知道自己的水平,每次妞的作业都摆在很偏的位置.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我们也尝试走捷径,从网上买半成品,让孩子自己组装.

最后,还是觉得这活儿应该是我们共同劳动的乐趣,也就不那么在乎好坏了.终于变成了一种习惯,有事儿没事儿,老师不布置,我们也自己做手工.

所以,感谢幼儿园,让我们在摸索中成长起来了。


伊人如画贰


你好,我是多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经历过我家大宝幼儿园时代的生活,起初我也是比较反对幼儿园给孩子布置的手工作用,因为每次都要让我费尽心思去完成,可是后来我和幼儿园老师接触的多了,才发现我们的思想认知有一些误解,所以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首先,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完成,让妈妈或者爸爸跟孩子一起完成一件孩子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重在让孩子参与进来,体验操作过程和享受最终结果,而不是以为了给老师交作业,宝妈们苦思冥想的埋头苦干,最后把孩子晾到一边了。

其次,幼儿园布置的这些手工作业,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话,益处还是非常多的。

1.孩子需要的是陪伴。

试问,有多少家长每天下了班之后,哪一个不是拿起手机翻翻翻,到了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看什么,而我们恰恰的忽略的是自己最亲爱的宝贝,其实他们内心的要求很简答,无论是做什么?只要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足矣!

2.培养孩子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我身边有很多的例子,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都喜欢玩,但是大多数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玩什么?喜欢玩什么?而是今天玩这个,明天玩那个,每一件玩具的喜欢程度都不超过三天,归根结底是孩子动手能力较差,每一件玩具对他来说都没有成就感,所以新鲜感很快就会过去,反之,孩子亲手做了一件东西,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甚至他会把这件东西反复拆合,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东西,慢慢的兴趣会越来越大,思维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

3.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形象。

孩子在幼儿园这个时间段模仿能力非常强,一般情况下女孩容易模仿妈妈,男孩容易模仿爸爸,如果家长趁着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来陪孩子一起完成的话,孩子们会觉得爸爸妈妈真的好厉害,好崇拜的样子,而且也会学着爸爸妈妈一样,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完成自己的杰作。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吧,我是多妈,从事婴幼儿辅食行业多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也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多妈辅食分享


这个问题就像是明知道小学生不能用手机而且有的孩子不会上传作业,拍照、打印作业都是家长在弄,还要让小学生这样做一样。

今年寒假,刚上一年级的外甥的寒假作业里面其中有几项就是要拍过年氛围的照片、要拍全家福、要写新年简报,这些一看都是给家长布置的作业。 但是仔细想想,老师这样布置也有他们一定的道理。

幼儿园的孩子很多手工活都是家长代劳的,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了也是一样。我在做手工作业的时候,孩子都会一直站在我身边跟我一起做,一会帮我拿东西,一会表扬我两句,看的出来,虽然孩子不会做,但是这个参与的过程她是非常开心的。

现在在教育方面,都很重视亲子教育。父母为孩子做手工作业,也是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也是有义务的。 所以我不会嫌幼儿园布置手工作业烦,反而我也很喜欢这种感觉,这也是一种挑战!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大家好,我是妮儿妈咪。育儿之路你我相伴,不离不弃,我们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 如果喜欢我的育儿生活,请关注我吧!


妮儿妈咪育儿


孩子上公立幼儿园,老师经常会结合节日等主题,布置一些亲子作业,但大部分都是由家长来完成的。

比如,万圣节的时候,要做南瓜灯笼,作为手残党,我真是搜遍网络然后认认真真手做了一个灯笼,花了周末一整天的时间,可到幼儿园搞活动那天,发现好多家长直接淘宝买的灯笼。

又比如,有一次的作业是废物利用,用旧纸盒旧纸筒做一个小手工。我在网上搜了半天,觉得大部分家长应该做的都是车,于是想别出心裁,做了一个纸大象,裁剪、粘贴、涂色,又是花了一天的时间。孩子之前参与了部分涂色的工作。

还有一次国庆节活动。要画一副红色教育主题的画,我直接找同事代劳的。

一句话,没有艺术细菌的手残家长伤不起啊!


说来,老师为什么明知孩子做不了,还要给家长布置手工作业呢?

1.促进亲子互动

幼儿园布置手工作业,其实是给孩子和家长创造了亲子互动的机会。虽然孩子参与不多,但也能从少量的参与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另外,部分家长平时工作忙,可能鲜有与孩子一起玩乐的机会,正好借此作业增加亲子互动,增进感情。

2.给了部分家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老师布置的作业五花八门,可是还是有很多多才多艺的家长,可以在作业中一展身手,展示自己的独特手艺,比如绘画,手工,摄影,美食,音乐,舞蹈等。这也能提升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让孩子知道为了实现梦想和目标而努力。

3.丰富教学活动,提升老师业绩。

布置多样化作业,也是老师提升工作业绩的需要。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究创新,幼师同样需要通过创新形式来丰富教学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乐。

总之,老师布置的作业,只要不是难以完成的,我觉得家长都应该尽力配合,增加亲子时光,给孩子树立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榜样。


海叔教育堂


你好,我是宝妈花花。我的老大和老二都上了幼儿园。也经常收到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

的确很多作业是要求大人和小孩一同完成的。甚至说很多作业是需要大人协助小孩才能完成的。但是倒很少遇到说,孩子一点不会做,需要大人代劳的。

结合我两个孩子的实际经历,我感觉幼儿园故意给孩子布置这些作业,是有以下3个目的。

第一、让孩子有作业的意识

虽然说幼儿园阶段孩子在学校主要是玩。但不可否认的是,幼儿园阶段孩子在学校还是在学很多东西。

那学了东西就要检验。学了东西也要拓展。

检验就是看孩子学会了没有?懂了没有?理解了没有?。

拓展就是看孩子脑袋能不能再发散一点,能不能想到死知识以外的东西。

我感觉这是幼儿园给孩子布置作业的首要的目的。

第二、让家长有参与的意识

孩子上幼儿园了,很多家长都可以松一口气。

事实上,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盼着孩子早点滚到幼儿园去。因为这样就可以省心了。

事实上从孩子上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很多爸爸妈妈就变成了专门负责接送的。

孩子其他的一概不管。谁管呢?

都丢给幼儿园了,都指望幼儿园来教和管。

这是幼儿园老师心知肚明的事情。

也是诸多家长心照不宣的事情。

所以幼儿园通过给孩子布置这个作业。其实就是在强制性的要求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中来。

第三、提醒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很多宝妈宝爸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再把孩子接回来。甚至都自己不送了,直接让老人接送。

他们都去干什么去了?工作赚钱去了。

所以老师故意布置这样的作业,其实是在逼着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协作一起去磨合。这对于提升家长和孩子亲子关系的质量,对于提成,家长陪伴孩子的质量,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虽然是一个有点强制意味的措施。

所以在这里我也建议各位爸爸妈妈,要积极的配合幼儿园,有质量有效率的陪孩子。

我是花花。3个娃娃的妈。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努力把娃带好。

花花说育儿


我家也是从一堆手工作业中过来的,先发一些曾经做过的手工作品。

这个吧,看你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情。

自己不喜欢,就会觉得幼儿园的手工作业是个麻烦。觉得孩子小,不会做,就不让他参与。自己工作又忙,老师尽瞎添乱。

但是,要是你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增进亲子感情的活动。那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麻烦事。

从我个人来说,我是喜欢幼儿园的手工活动的。

首先,不需要我自己动脑筋,学校帮我安排一些事情,何乐而不为。

有时候会经常在家烦恼,陪孩子做些什么呢,可惜能想到的有些。幼儿园周末安排的一些手工课,观察课不正好弥补空闲时光。

其次,这是一个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时机。

虽然孩子不能完全自己完成,但是不妨碍孩子参与的机会。

像完成上面的那个小熊衣服,我画样子,孩子就可以负责裁剪小熊图案。他画树叶子,我负责一个个减下来等等。

到最后,大部分完成的是家长,但孩子也参与制造的过程。孩子的心理也是开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