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孩瞞著親媽上“疫”線,卻成了人見人誇的“好管家”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昌強、通訊員 熊琦

“沒事,我不累,我去房間看看剛剛打電話的那個阿哥。”23日早上,在嘉魚縣三湖假日酒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雙眼佈滿血絲的田紅志又一次對交替班的醫生這樣說道。

這個男孩瞞著親媽上“疫”線,卻成了人見人誇的“好管家”


1994年出生的田紅志,是黑龍江省大慶人,“鐵人”王進喜奮戰的地方。2018年,他大學畢業後在陸溪鎮衛生院擔任醫助工作。

疫情發生後,本來準備在春節帶著女友回家見家長的田紅志,在同女友商量後,退掉了原先定好的機票,義無反顧的留了下來。

“我要去一線。”瞞著家人,田紅志偷偷在院長那裡報了名,動請纓到隔離點工作。“我只說,因為疫情回不了家了,沒告訴他們我到了一線。”

1月31日,田紅志來到剛籌備不久的三湖假日酒店隔離點報到。

第二天開始,該隔離點就開始陸續接收隔離人員。最多時有80多人在這集中隔離。

隔離點2名醫生、3名護士,除了田紅志外,其他都是女性。作為最年輕,也是唯一一個男醫生,田紅志主動提出放棄輪休,承擔所有的夜班值班任務。

“我是男的、我年輕,比她們能扛”工作中,五名醫護人員結下了珍貴的友誼,大家都親切的叫他“田田”。

“田田,你吃虧了。”這是大家對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田紅志卻說,其實沒覺得多吃虧。“比較忙的時候,她們都會幫我頂白班,讓我多休息下,早餐都是幫我打好帶上來。”

酒店改造的隔離點,醫護休息區距離隔離區有不短一段距離。為了節約往返時間,更好服務隔離人員,田紅志主動在2月3日搬到了隔離區附近的一處地點休息。

幾十位隔離人員,除每天三次的測溫查房、心理疏導、記錄情況外,田紅志還給每人建立了一本病例,詳細記載了病史並堅持每天更新。

“這是在衛生院工作時的習慣。”田紅志說,把病人的情況記錄詳細一點,一旦出現情況,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怎麼處置,減少很多風險。

為及時接收信息,方便隔離人員有急事迅速找到他,田紅志在查房時,特地把自己的電話和微信告訴了全部隔離人員。

“是田醫生救了我的命。”50多歲的張女士有心臟早搏病史。某天晚上,張女士突然發病,胸悶難受的她,立即跟田紅志聯繫。

通過查看病例,田紅志立即給她做了檢查,在採取了臨時救治措施後,又立馬聯繫到她一同隔離的丈夫,在那裡拿到藥,幫她緩解了病情。

隔離期間,在得知兒子被確診後,張女士一直很擔心,經常焦慮失眠。田紅志經常發微信安慰她,需要什麼也想辦法幫她代購。張女士說,等疫情結束了,一定要親手做一桌好菜感謝田醫生。

一天,殷女士哭著打來求助電話:4歲的女兒突然面部潮紅,一直說身上癢。田紅志聞訊趕去,經診斷得知小孩是輕微過敏。

因為隔離點沒有過敏類藥品,田紅志只能先用清水清潔小女孩面部,然後進行守護觀察。沒多久,小女孩症狀緩解,他這才放下心來。

“疫情結束,記得帶她去做過敏原檢查。”離開時,田紅志又叮囑道。

“有困難找田醫生。”耐心、熱情的田紅志,成為了這個隔離點名副其實的“鐵人管家”。

田紅志說,有時候聽到一句謝謝,自己就會覺得滿足,“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工作期間,穿上防護服就無法攜帶手機。因為這個,田紅志多次錯過了父母的電話。

隔離點工作的事終歸是瞞不住了,田紅志也做好了向父母解釋的準備。

但電話裡媽媽的一句“注意防護,注意身體,保持聯繫”,讓這個東北小夥瞬間紅了眼眶。

“待到勝利之後,我們再回來看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