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抗“疫”先鋒】市應急管理局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科科長張玉山:為疫情防控盡最大的努力

因為疫情,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一早,在父母身邊只待了不到24小時的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因為疫情,52歲的他帶領科室3名同事連續奮戰數日普查我市應急保障資源,只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盡一分自己的力量;因為疫情,他不顧辛苦,沒日沒夜地加班,只能頓頓以泡麵充飢……在他看來,只要能消除疫情,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叫張玉山,現任應急管理局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科科長,採訪中,他謙虛地告訴記者,這些辛苦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他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應急抗“疫”先鋒】市應急管理局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科科長張玉山:為疫情防控盡最大的努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展舉國關注,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更體現一個共產黨員在關鍵時刻的擔當意識,張玉山就是這樣一個人。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他在新聞上得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的消息後,就立即意識到自己身為應急部門的一名公務員,必須準時到崗,隨時聽候黨的召喚。於是他告別父母,連夜趕回,於第二天提前趕到了工作崗位安排工作。


作為市應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第二組的副組長,他在局領導指示下,帶領全組人員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及時落實局黨組的決定和部署,在疫情面前,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爭做表率,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齊心協力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的貢獻。“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經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大家的士氣更加高漲,工作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因為我們堅信在總書記的帶領下,我們一定能贏!”


焦作市應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第二組負責轉移安置生活救助及社會資金物資捐贈管理。張玉山深知,疫情管控取決於兩個關鍵環節,一是醫療技術,二是物資保障。“醫療技術可以保證被感染人員病情得到控制,物資保障工作可以保證一線防疫人員持續工作,同時可以保證其他人員保持身體健康,更好的做好疫情防控。”張玉山告訴記者,他利用自己曾經管理過勞動防護用品企業的工作優勢,第一時間聯繫到口罩防護服等產品經營企業,動員其捐獻了N95醫用口罩200個、防護服4套,防霧型防護鏡100副並及時送給衛健部門,為我市一線防疫工作作出了貢獻。


【應急抗“疫”先鋒】市應急管理局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科科長張玉山:為疫情防控盡最大的努力


為更好地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物資保障,他在局領導指示下勇擔重任,及時通知工信、市場監管、衛健和糧食等部門及11個縣市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疫情相關企業排查統計上報工作, 1月29日至2月3日,市應急管理局普查彙總出防疫應急物資生產經營企業160家,涵蓋了醫藥醫用材料、食品、移動板房等生產企業,摸清了這些企業的基本情況、日生產能力、現有庫存、目前生產狀況等信息,並統計彙總全市現有庫存救災物資和所有應急場所,形成材料上報,為市領導科學決策防疫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為此,張玉山每天和妻子孩子見面的時間很少,他常常是晚上22時左右才到家,7時左右又早早來到單位佈置新的工作。


摸清應急物資底數後,他及時向局領導建議,第一時間協調市糧食和物資保障局、蒙牛乳業等單位,共向全市34家單位發放980帳篷、870床棉被、1020件棉大衣、120張摺疊床和40餘萬件奶製品,主要分發到市公安局、交通局、市人民醫院和11個縣市區疫情防控一線,用於疫情防控應急保障工作,保證了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開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查我市應急保障資源的同時,在對縣市區防疫工作督查中,該同志第一時間發現了防疫一線帳蓬不足的情況,並及時上報了局領導,在局領導安排下,他會同救災和物資保障科於2月8日凌晨5點和全局同事帶領貨車趕赴洛陽市省應急保障物資庫,並身體力行與13名同事親自運送裝車,於晚上7點左右將重約36噸的500頂帳蓬運回焦作,保證了在當天晚上9點半把帳蓬髮放到防疫一線,有力地保證了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如果說,應急人是守衛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守衛者,那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就是“吹哨人”。“只有把城市可能發生的災害預測這項工作做好,才能在風險普查的基礎上制訂相應地應急預案,精準實施後續救援,和平時期,我們還能對城市將來的經濟發展、城市規劃提供基礎性科學依據。總體來說,這項工作讓我時刻感到使命在肩和無上榮光! ”張玉山表示,今後,他將繼續立足本職,不斷奮進,為焦作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自己積極的貢獻。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賈定興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