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青蝦有了“通行證”,養殖戶們放心啦

近日,帶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防疫應急物資及醫護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一輛載有青蝦的貨車從宣州區朱橋鄉渾水村生態蝦蟹養殖區駛出,開往江蘇無錫水產市場。看著車子離去,養殖戶章立國終於舒了一口氣。

春暖花開,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水產品銷售和購苗投苗的關鍵時期也來了。

每年2月,是宣州區朱橋鄉蝦農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青蝦不僅銷路好,價格也高,蝦農們不僅要賣蝦還要開始新一輪的投苗。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們的生產節奏。

自疫情發生以來,青蝦的市場需求銳減,尤其是1月28日,各地設置交通卡口限制外地車輛通行,讓朱橋鄉渾水村生態蝦蟹養殖區的養殖戶們徹底犯了難。作為朱橋鄉五大產業基地之一,渾水村生態蝦蟹養殖區境內有近6000畝水產養殖塘口,300餘戶養殖戶,眼下的青蝦捕撈和銷售不僅關係著養殖戶的生產收入,更影響著下一輪投苗的時間。

安徽宣城:青虾有了“通行证”,养殖户们放心啦

“成蝦賣不出去,蝦苗蟹苗也運不進來,我們一年的生產就會斷在了開頭。” 朱橋鄉渾水村漢口村民組養殖大戶章立國說道。

疫情防控要抓,農業生產也不能誤了時節。渾水村經過多方溝通,聯繫到了宣城市品勝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朝喜。

“現在飯店都在停業中,青蝦在市內銷量有限。青蝦滯銷主要是因為疫情管控造成的供應與需求的斷鏈,因此我們主要解決農產品銷售中的‘流通’問題。” 徐朝喜說,“最近我委託朋友打聽到,江蘇無錫青蝦交易行情不錯,剛好村裡找到我,問我能不能給鄉親們幫幫忙。我想著既然有銷路,當然義不容辭地要幫一幫鄉親們。”

安徽宣城:青虾有了“通行证”,养殖户们放心啦

徐朝喜一口應下了村裡的請求,藉著合作社剛剛打通的銷售渠道,給全村養殖戶們當起了免費“運輸工”。

養殖戶們定期將銷售需求告知徐朝喜,並由他統計“拼車”數量,累積到一定數量的銷售需求時,徐朝喜便開著小貨車前往各個塘口,將養殖戶們現場捕撈上來的青蝦稱重運走,統一銷往無錫市的水產市場。

“從合作社決定為村民們提供免費運輸服務開始,我們也通過朱橋鄉政府向區農業農村局做了彙報,很快就獲得了一張‘通行證’,給咱們村的青蝦銷售開闢了‘綠色通道’。” 渾水村黨委副書記陳國平介紹道,有了這張通行證,合作社的貨車只要通過防疫檢查,就可以在宣城和無錫之間暢通無阻的往來運輸了。

這條“綠色通道”著實給渾水村的養殖戶們解了燃眉之急,自2月16日以來,已為養殖戶們售出青蝦1180斤。不僅如此,合作社還主動承擔起了蝦、蟹、魚苗採購任務,與養殖戶對接所需蝦、蟹、魚苗數量、規格、品種、投入塘口等情況後進行統一調配採購,將訂貨、運輸、購買和質量檢查、送貨上門等諸多環節串聯起來,為養殖戶最大限度的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成本,解決了農民出行難、出售難、採購難的問題,保障了疫情期間的青蝦銷售和蝦、蟹、魚苗供給。據瞭解,2月15日,首批5000斤優質蟹苗已由合作社從水陽金寶圩運回渾水村,投入塘口。

2月17日清晨6點,迎著熹微的晨光,章立國將最後一籠青蝦搬上合作社的小貨車。“300多斤,給您記著了!”徐朝喜朝他揮了揮手,便駕駛小貨車前往下一個養殖戶的塘口。

“這一批蝦運走,我蝦塘裡剩餘的蝦就賣完了,現在已經委託合作社給我從水陽採購蟹苗回來,準備今年新一輪的養殖。”章立國滿臉喜悅地說道,“畢竟,新的一年開始了嘛。”(全媒體記者 徐晨 文/圖 葉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