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园区|青岛高新区“云签约”166亿元;七个省级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政策


每日园区|青岛高新区“云签约”166亿元;七个省级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政策

【中经云端·特别报道】

1、青岛高新区“云签约”166亿元

2020年2月20日,山东青岛高新区2020年首批落地项目线上集中签约仪式在青岛举行。利用远程网络视频系统,通过一个多小时的“云洽谈”和“云推介”,青岛高新区管委与各项目方签署了相关协议,8个总投资166.15亿元的重点项目和3名高端人才顺利完成线上签约。

此次项目的集中落户,不仅是高新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前沿产业领域的一次综合布局,更是围绕疫情防控之下的后续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工作“提前备课”——引进大数据项目助力国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与武汉企业携手发展实现“鲁鄂与共”、围绕产业汇聚人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资源”。

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李鸿雁在致辞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高新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目前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企业开工复工有序推进。此次线上集中签约的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与园区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必将对区域决胜“双招双引”第一战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2、七个省级文旅行业复工复产政策

省级:

四川省:2月17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的十条措施》。

贵州省:2月18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的通知在网站发布。

甘肃省:2月20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显示,近日,省文旅厅研究印发《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导方案》。

青海省:2月21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多项举措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将通过提前启动2019年度文化旅游企业奖补工作、设立文旅行业重振专项资金等多项举措支持文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市级:

2月17日,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网站发布《市文广旅体局打好“四张牌”稳妥推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

2月18日,松原市文旅局出台多项举措支持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

2月19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实行“一条复工线、一条停业线”两条线管理,多措并举,促进文旅企业复产复工。

2月20日,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关于推进文旅行业有序复工开放的通知》。

2月20日,香格里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文化和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的告知书》。

2月21日,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全力备战助推文旅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2月21日,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网站发布《“四聚焦四到位”有序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已为35家旅行社办理暂退保证金608万元。

2月21日,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发布《帮助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措施十二条》。

2月22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北京市文化产业“投贷奖”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省级:

浙江省:2月14日,浙江省旅游协会编制并发布了《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60条。

湖南省:2月16日,湖南省旅游协会发布《湖南省新冠肺炎防控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60条。

山东省:2月16日,山东省为加强全省A级旅游景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动A级旅游景区“复工复产”,印发《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手册》。

市级、区级:

2月18日,《张家界市促进旅游市场全面复苏“310”行动计划》出台,30条措施打出旅游市场复苏“组合拳”,吹响旅游产业复工复产“集结号”。

2月18日,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区长郑小胡主持召开2020年武陵源景区旅游复苏准备专题会议,与会人员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稳步推进全区旅游复苏提出意见建议。

2月19日,西湖风景名胜区将按规定有序开放公园景点。

2月21日,长白山应急局再次深入景区内部复查各项复工关口,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长白山景区顺利复工复产。

2月21日,三亚市公安局发布《关于三亚市旅游景区、文化体育企业有序复工营业的通告》。

各地陆续释放积极信号,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有望,旅游市场有序重启,文旅行业逐步回温可期。

3、江苏推出八大措施稳就业保用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20年2月17日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保用工的工作措施》,推出八大举措,包括:全力支持重点企业用工、有序引导其他各类企业用工、帮助务工人员便捷上岗、优化招工服务方式、鼓励企业灵活组织生产、强化援企稳岗政策支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企业安全培训等。

这份文件明确,对保障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点项目建设施工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设立工作专员开展上门用工指导服务。建立即时响应机制,在人社部门线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设立招聘专区,精准匹配登记求职人员信息。

文件要求优先保障重点园区、重点出口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产业链重要环节用工,采取实名登记、网上申报、快速筛查等便利化措施帮助员工返岗就业。稳妥实施职工错峰返岗,确保本省户籍和办理居住证劳动者在省内无障碍有序流动,不得对重点疫情地区返苏人员采取强制劝返、超期隔离、就业歧视等行为,解决外地员工回程返岗难问题。

此外,文件要求创新实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活动,动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线上供求对接服务,推行视频招聘、远程面试,鼓励网上面试、签约和报到。

文件还明确延续实施养老保险降费率政策,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符合条件地区的医疗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实施到2020年底。允许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缓交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给予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稳岗返还补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企业参照困难企业标准发放1-3个月的稳岗补贴。

4、霍尼韦尔在华21家工厂全面复工

记者从霍尼韦尔获悉,截至目前,在华的21家工厂已经全面复工,并且1.1万名员工无一感染。

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至今,霍尼韦尔作为防疫物资生产的重点企业,便一直在鼎力支持中国政府抗击疫情;与此同时,霍尼韦尔中国总部也积极主动和各地政府沟通,研究各地复工政策,积极恢复生产。并承诺:疫情期间口罩绝不涨价。

疫情发生后,霍尼韦尔已经向湖北各地捐赠了50万只KN95口罩以及3000台霍尼韦尔空气净化器,还为新建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捐赠了其生产的消防报警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广播系统等设备,并抽调精兵强将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全面复工,显示出霍尼韦尔对中国抗击疫情的信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张宇峰说:“霍尼韦尔一边帮助抗击疫情,一边积极恢复生产。霍尼韦尔在中国的21家工厂本周已经全面复工。他们不仅承担中国客户的订单,也担负世界其他地方的订单。我们相信中国制造的力量,也坚信中国经济的韧劲。衷心希望通过中国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定会早日战胜疫情,共创中国的美好未来。”

而各地政府也给予了霍尼韦尔复工以最大的支持。2020年2月10日,霍尼韦尔上海4家工厂顺利复工。次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沙海林便带队来到霍尼韦尔上海李冰路园区调研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倾听企业需求,并肯定了霍尼韦尔疫情防控工作。

霍尼韦尔也向各地政府展示了其在防疫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助力复工复产。这些措施包括:每天更新“入厂凭证”,凭证入厂,进入公司前接受体温检测;空调目前只打了新风,因此大家一定要多穿点衣服;每天早中晚三次消毒,包括厕所、办公室、车间,都每天进行三次消毒,确保员工安全;利用纸板做了隔板,员工在用餐的时候,有效避免面对面的接触,并采用盒饭的方式;对所有外来车辆、送货人员都进行了登记,保安会对所有外来人员进行测温,物料进行消毒;向各办公室/厂区分发了口罩,员工在到达公司的当天就可以拿到口罩;员工进入公司办公室/厂区后需扫码签到,以便行政部登记每日实际在场人员。

5、中欧班列长安号“逆风”驰骋

从中欧班列长安号首列开通到高频次、高质量开行,再到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陆海(西安)联运大通道,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激发“内联外畅”新活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成为陕西省发展“三个经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生动样本。

依托多式联运,西安港构建起一条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欧亚的重要商贸物流大通道。贸易的核心在于物流通道,物流通道的要义则在一个“快”字。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安号的物流通道战略性作用更加凸显。

一手打造运输快捷的“绿色通道”,一手构建监管全封闭的“安全通道”,助力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运行。截至2020年2月19日,中欧班列长安号2020年共开行285列,是2019年同期的1.9倍。其中中亚方向开行116列,是2019年同期的1.4倍,欧洲方向开行169列,是2019年同期的2.5倍。

近日,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哈萨克斯坦收购的2万吨面粉和4万吨油脂正在陆续装车,预计2020年3月初将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回西安,保障粮油市场供应。

“目前,管委会已经办理中欧班列长安号物流车辆通行证183个,不仅保障车辆安全快速通行,还可节省货物短倒费、吊装费和堆存费。”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港口局副局长焦剑峰说。

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西安港已成为西部地区沟通全国、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对外开放大通道不断拓展。在疫情期间,西安国际港务区与铁路、海关等部门全力打造铁铁联运的快速集货分拨中心。依托西安集装箱中心站,加大与全国各中心站合作,共同联系后方车站,疏导因公路运力紧张而滞留的中亚、中欧货物使用铁路运至西安,优先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针对困难货主企业采取减免场站作业费、提升运输时效等措施,缓解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货运压力。

“进入2020年2月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平均每天开行保持4到5列,高于2019年同期。下一步,将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运输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全力推进公铁联运、铁铁联运,真正体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责任担当。”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