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期貨122:庫存+基差+利潤交易策略的量化方法


教你炒期貨122:庫存+基差+利潤交易策略的量化方法


將絕對指標轉化為相對指標


大約在兩年前,我在知乎上提出了用“庫存+基差+利潤”的方法去進行期貨交易,很多交易者可能只記住了這樣的結論:


高庫存+高升水+高利潤→單邊做空

低庫存+深貼水+低利潤→單邊做多


當然,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當庫存指標和利潤指標不一致時,應該怎麼做?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去定義庫存的高低、升貼水幅度的高低以及利潤的高低?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選擇通過策略的方式去解決,不做單邊,而是選擇跨期套利的方式進行參與,說到這裡,可能一些交易者會記得:


back結構+庫存/倉單驗證→跨期正套

contango結構+庫存/倉單驗證→跨期反套


顯然,上面的跨期策略中,期現結構本身可以反映期貨的升貼水,庫存和倉單可以反映庫存的高低,而我們忽略了利潤的影響,由於忽略了利潤因素,我們做單邊的勝率可能會降低,所以我通過策略變化,將單邊改為跨期,用低風險的策略去進行匹配。


那麼對於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我們知道不同品種的絕對價格上存在差異,所以比較基差如果用絕對數值來比較的話,就會失真,例如滬鎳貼水100點和螺紋貼水100點,那個意義可遠遠不一樣。所以,為了避免不同品種在價格、庫存、利潤絕對數值上的差異,對我們的判斷造成影響,我們選擇使用相對數值,例如基差率、庫存消費比、利潤率等指標。


構造三維策略分析圖表


基差指標—>基差率


比較不同品種的基差意義不大,例如,單純從基差角度來看,滬鎳貼水100點和螺紋貼水100點,兩個品種貼水一樣,做多哪個品種都一樣,這就是絕對數值給我們造成的假象,因為鎳的價格將近100000元/噸,而螺紋才4000元/噸,所以按照基差率來計算的話,螺紋的貼水幅度遠大於滬鎳,做多螺紋會比滬鎳更具安全邊際。基差率的計算方法:


基差率=(現貨價格-期貨價格)/現貨價格


在計算基差率的時候,期貨價格通常使用結算價進行計算,這個從期貨行情軟件比較容易獲取,最大的問題在於現貨價格,現貨價格主要的問題在於地域價差和品質價差。關於地域價差的問題,以基準交割倉庫所在地的現貨價格為主,關於品質價差的問題,正常來說應該以標準品價格為主,但實際上大多數品種都存在替代品以及升貼水設置,所以建議以滿足交割要求的劣質品的價格作為參考。


這樣一來,品種、地區、品質等問題都解決了,只要找到一個固定的數據獲取渠道,長期跟蹤這個渠道得來的基差率,或許這個基差率並不準確,但是由於你一直參考這個數據,即你使用的數據具有連續性,對於交易來說,還是比較有價值的。


庫存指標—>庫存同比


關於庫存指標,其實有很多選擇,如果你能夠搞出商品的月度供需平衡表的話,那麼建議你使用庫存消費比這個指標,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想把商品的供需平衡表弄清楚是比較困難的,月度供需平衡表還需要對供需節奏有較好的把握,難度更大,所以適用於團隊或者機構研究者。


對於普通交易者來說,我認為沒必要去搞供需平衡表,因為你不具備那麼多數據以及精力。但是你可以採取其他指標進行替代,例如庫存同比變化了多少,庫存同比增加,與去年相比那就是在累庫,說明供需驅動較弱;庫存同比減少,與去年相比那就是在去庫,說明供需驅動好於去年。


當然,庫存又分為上中下游庫存,參考哪個庫存好一些呢?如果你能夠獲得全部上下游庫存,那麼就一直跟蹤總庫存,例如螺紋的廠庫+社庫,如果你的數據來源不全,你可以只盯住一個環節的庫存,例如社會庫存或者港口庫存,問題的關鍵未必是你的數據需要多麼準確,而是在於你使用的數據必須具備連續性,你一直參考這個數據來源,那麼這個數據就會有價值,如果你不斷變化數據來源和口徑,那麼數據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利潤指標—>利潤率


利潤是任何一個行業的生命線,所以我們也需要對利潤這個指標予以重視。關於利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的品種產業鏈比較簡單,可以考察單一利潤,但是有的品種產業鏈稍微複雜,同時可以產生不同的產品,這個時候,就不是考察單一利潤那麼簡單。


例如,能化品種,一套裝置可以有很多副產品,如果你只是去看單一品種的利潤,那麼利潤率這個指標可能會對你造成誤導,所以需要看整個裝置的綜合利潤,但是這個裝置的綜合利潤往往無法計算,而是需要去調研獲取,所以對於能化品種,如果你要使用庫存+基差+利潤的交易策略,需要格外注意,對於單一產品的能化品種,還是可以使用利潤率指標,對於很多副產品的能化品種,一定要格外注意。


另外,再比如壓榨產業,也不是看豆粕或者豆油單個品種的利潤,而是看整個大豆的壓榨利潤,這個時候,我們在評估利潤指標時,可以把豆粕和豆油兩個品種的利潤率認為是一樣的,去比較豆粕和豆油兩個品種各自的基差率和庫存同比變化。


我以幾個農產品和黑色系品種為例,簡單構造一個氣泡圖,數據是我隨機生成的,不作為交易的參考:

教你炒期貨122:庫存+基差+利潤交易策略的量化方法

這樣一來,我們在這個圖中,就可以同時把基差率、庫存同比、利潤率表示出來,在Excel中或者Numbers中都是可以簡單地做出這種三維氣泡圖的,但是這裡有兩個技術難點:一個是數字標籤的添加,無論是Excel還是Numbers中,你都無法直接把對應的氣泡中加上期貨代碼的標籤,二個是利潤率為負時氣泡的顯示問題。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在Numbers中搞了半天沒搞定,但是在Excel中你可以用好幾種方法搞得,如果你會VBA,寫幾行代碼可以搞定,不過這裡還是建議使用XY Chart Labeler這個插件,相信Excel玩家都知道這個添加標籤的插件,幾秒鐘就可以搞定添加標籤的問題。對於第二個問題,無論是Numbers和Excel裡都有顯示負值氣泡的設置,但問題是,利潤率虧損和盈利需要有區分,即氣泡的顏色需要設置不同,Numbers中需要手動選擇單個氣泡進行設置,而Excel中可以直接顯示出不同顏色,所以相比較之下,還是建議使用Excel來操作。


解讀和運用交易策略圖


當我們每個周定期的跟蹤相應商品的基差率、庫存同比變化、現貨利潤率情況,我們就會得到這個這樣的三維氣泡圖,接下來,我們需要學會解讀氣泡圖,並從中提取我們的交易策略:


1)上下看基差:上半部分,基差率為正,期貨貼水,適合做多;下半部分,基差率為負,期貨升水,適合做空。

2)左右看庫存:左半部分,庫存同比下降,同期去庫,適合做多;有半部分,庫存同比增加,同期累庫,適合做空。

3)大小看利潤:氣泡大,利潤率高,高利潤不可持續,適合做空;氣泡小,利潤率低,低利潤不可持續,適合做多。另外,彩色氣泡是盈利,黑白氣泡是虧損。黑白氣泡越大說明虧損越嚴重,黑白氣泡越小說明虧損越少。


所以,我們所謂的:高庫存+高利潤+高升水→單邊做空,在上述的氣泡圖中就比較簡單了。高庫存,我們就去找庫存同比增加的氣泡,即右半部分;高利潤,我們就去找彩色的大氣泡;高升水,我們就去找基差率為負的氣泡,即下半部分;然後我們在整個圖表中取三者的交集,結果就出來了,滿足這樣要求的品種就是圖中的Y,即豆油。當然,我這裡的數據只是隨機生成結果,不作為具體交易的參考。


同樣的道理,對於低庫存+低利潤+深貼水→單邊做多,在上述氣泡圖中也非常簡單,我們採取同樣的方式去選擇交集,最終結果是第二象限的品種。第二象限的I和M,一個庫存同比變化較大,說明驅動非常強,一個基差率特別大,說明期貨估值特別低,氣泡大小差不多,說明利潤率相當。這個時候該如何選擇呢?從數學的角度來講,應該選擇距離原點最遠的那個品種。


此外,我們不僅可以從中選擇單個品種的多空方向,同時還可以選擇對沖品種組合,例如第二象限的M和第四象限的Y,都屬於農產品,而且都是壓榨的產品,無論是宏觀、利潤還是其他角度都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基差和庫存,可以作為對沖組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油粕比。如果是能化品種,也可以從中選擇對沖組合,因為這個交易模型是以產業邏輯為主的,可以對沖掉宏觀因素,可以對沖掉原油因素,只留下產業因素,可以選擇做多第二象限的能化品種,做空第四象限的能化品種,如果兩個能化品種對原油的敏感性相當,價格波動率相當,那麼就更完美了。所以,我們還可以利用這個氣泡圖組合來選擇跨品種對沖的組合。


對於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品種來說,儘量不要單邊參與,而是選擇跨期或者套利交易。以第一象限中的品種為例,從基差率的角度來看,HC比RB的基差率大,說明HC主力合約貼水幅度更大,比RB更滿足深貼水;從氣泡顏色和大小來看,RB和HC顏色相同都是盈利的,但是RB的氣泡顯然比HC大,說明RB的利潤率高於HC,所以HC比RB更滿足低利潤;從庫存變化角度來看,RB庫存同比變化不大,而HC庫存同比略微增加一點,但並不明顯。所以對於卷螺差而言,可能多HC空RB會比較合適一些。


也許,很多交易者會好奇,那麼上述介紹的跨期套利的交易策略如何在圖中得以體現呢?其實很簡單,正套可以從第二象限中找,反套可以從第四象限中找。當某個品種基差率特別大,但是庫存同比減少並不多的情況下,即氣泡特別靠近縱軸,這個時候你可以考慮做正套,基差率大就是back結構,庫存同比減少,就是庫存驗證,這就是back結構+庫存驗證→做正套。同樣的道理,當某個品種基差率特別小,但是庫存同比增加也並不多,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做反套,這就是contango結構+庫存驗證→做反套。當然,這個條件也可以放款到第一和第三象限,但歸根結底是要氣泡要特別靠近縱軸,因為在做跨期套利的時候,我們近月合約主要以順基差為主。


交易需要注重各方面的平衡


市場上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消息、心理、情緒等,但是歸根結底最終還是反映到庫存、基差、利潤三個終極指標,消息可能是騙人的,心理可能過度樂觀或過度悲觀,情緒容易受到感染,但是庫存、基差、利潤這些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對於普通散戶來說,如果你一直做某個板塊的5個左右品種,持續利用這個三維氣泡圖去跟蹤,我相信這種簡單的方法,比很多機構去搞那麼多複雜的數據、信息、圖表,寫那麼長的報告要有效的多,因為對於交易者來說,我們需要對數據和信息做減法,得到一個明確的交易策略。


從上面的分析過程來看,我們其實是尋找了三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庫存、基差、利潤,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使用三個指標的時候是注重平衡,當三個指標指向一致的時候,我們直接單邊交易;當三個指標指向不一致的時候,我們通過修改策略,降低策略的風險來重構平衡,即我們選擇跨期、跨品種對沖交易的方式。


方向、起點、終點—>策略,這個是格局的問題。這個交易模型是幫你解決方向性的問題,即讓你對交易有方向和策略,但這並不代表你使用這個交易策略就一定能夠賺錢,因為交易中沒有聖盃,也不存在常勝或者必勝的交易策略。任何交易策略都有失效的時候,只是這種策略拉長時間週期來看,是一種長期有效,短期或者偶爾會失效的交易策略。


價格、倉位、節奏—>細節,這個是細節的問題。交易並不是有了大格局就一定能夠賺錢,細節處理不好,你照樣會虧錢。要想長期交易成功,關鍵是保持投資組合佈局平衡。從策略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品種和交易方向以及交易策略,從細節的角度來說,我們的持倉也需要注重平衡,多空總的貨值注重相對平衡,這樣抗風險能力更強一些。


除了上面提到的策略平衡、倉位平衡之外,交易和生活也需要平衡,交易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交易需要不斷地總結和反思,當你需要提煉自己的交易框架時,需要通過理論分析、邏輯分析和實證分析,這種分析方法同樣適用於你的人生和生活。希望交易者在追逐交易成功的同時,也能夠注重交易與生活的平衡,享受生活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