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农村或告别污水、垃圾、旱厕……!还有一大好消息!

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着每个人,也考验着农村。面对疫情,农村有很多优势,不利于疫情的扩散。比如农村人口流动性小,不利于病毒的传播,再比如农村人口密度小,不容易出现交叉感染。还有农村人与人熟知,便于管理,便于防控措施的落实。

但更多的是农村所暴露出来的防控漏洞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两个大方面。

疫情之后,农村或告别污水、垃圾、旱厕……!还有一大好消息!

一、人居环境

近些年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出门有水泥路,村里有活动健身广场,晚上有路灯,很多村子建起了小洋楼。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几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垃圾是农村一大顽疾,农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没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更没有统一的运输处理,都是在乱堆乱放。这样容易滋生细菌,传染疾病。

污水,更是这两年农村热议的话题。有生活污水,还有养殖污水,由于没有下水道,都是乱排乱流。尤其是养殖户,卫生条件较差,牲畜蓄养场所场所简陋,是细菌滋生温床。

厕所,农村现在有很多地方仍然是旱厕或露天厕所,这样容易产生粪便污染。对于阻断疫情污染还是威胁很大。

疫情之后,农村或告别污水、垃圾、旱厕……!还有一大好消息!

二、医疗卫生

农村医疗条件差,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在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农村医疗条件有所改善。比如各地以村为单位建立了村卫生室,有了机构,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医生严重匮乏,现有村医缺乏专业培训和服务意识,很难承担疫情下的危机处理。

在本次疫情中,由于防控措施及时有效,农村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疫情,但这是幸运,如果发生,现有的医疗条件很难控制。对于存在的问题,国家已经开始逐步解决,疫情之后,农村这两个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

疫情之后,农村或告别污水、垃圾、旱厕……!还有一大好消息!

一、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全面清理农村公共活动场所、村庄道路、卫生死角等,加强特殊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安全处理,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频率,加快垃圾收转运设施消毒杀菌,消除病毒滋生蔓延隐患。

强化文明养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摒弃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工具乱放等生活陋习,倡导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和爱护环境的观念,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疫情之后,农村或告别污水、垃圾、旱厕……!还有一大好消息!

二、乡村公共卫生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防控措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健全乡村医生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医的作用,协助做好农村地区的筛查、医学追踪、预检分诊和转诊等工作。落实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的“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等政策,进一步强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发挥城市医疗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

加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支持健康乡村建设,推动远程医疗等应用普及。

加快提升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应急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医疗物资储备等乡村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

健全乡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通过村内大喇叭、新媒体等易懂易学的方式,强化防控和卫生宣传,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