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考上清華大學,只因高三這一年堅持了這幾點!


我能考上清華大學,只因高三這一年堅持了這幾點!


1、自己要找到持久的動力。

我本是一個性格開朗、很愛說笑的人,而步入高三,我整個兒變了一個人(後來同學都說我那時有一個沒過程的轉變)。

每天早上,我6點鐘起床,洗漱完畢,塞上耳機,面向牆上的小國旗,聽國歌。每當那激昂的國歌在耳畔響起,我的心情激動不已,我感覺自己沒有了任何私念,我感覺到一種巨大的動力。

直到今天,儘管已畢業好幾年了,我每天早上起來都要聽國歌,這使我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鬥志。

每天早上7點鐘,我準時騎自行車去上學,路上二十多分鐘,我總是騎得不緊不慢,我的很多同學反來問我:“你每天花費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在路上,那麼緊張的高三,你怎麼能受得了?”實際上,他們有所不知,來回路上近一個小時的效率,要比在教室裡高得多。關於這一點我等一下再說。

2、良好的心態固然很重要。

我高三的時候,在學習狀態和學習方法上各有“三大法寶”。學習狀態方面的三大法寶是“埋頭,素服,三緘口”。

埋頭,即我看書走路時總是低著頭, 將自己置身於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

素服,即我絕不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因為我要杜絕自己心中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浮躁。我有兩套灰色的衣褲,其中一套屁股後面有補丁,我高三基本上是穿著這兩套衣服度過的。

說到這裡,很多同學可能覺得我過於注重細節了,但我認為,這細節是應該重視的,我們年紀還輕,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很難相象哪個同學在高三整日說笑,整日衣著華麗而能在高三保持平靜的心。三緘口,是指對於學習以外的事情我要“不說,不說,再不說”。

3、方法雖簡單,但要堅持不懈。

我的學習方法很簡單,只有三條原則,我亦謂之“三大法寶”,這“三大法寶”即是:“緊跟老師,多次回顧,重視每一次考試。”

我以前過於自信,喜歡一個人“跑單”,喜歡自己找很多題目,無計劃地亂做。高一高二兩年的慘敗告訴我,那種做法絕對是事倍功半的。

確定了緊跟老師的原則之後,我每堂課都聚精會神地聽講,做筆記。我把每堂課的重點和疑難點隨手編上序號,下課後,閉上眼睛,按序號從頭回顧一下每堂課的重點,哪一個想不起來了,就看一下筆記,如果有疑難點就及時問老師,問其他同學,直到把問題弄懂。高三階段的老師基本上都是非常出色經驗豐富的,他們為我們準備的複習內容和習題,基本上囊括了高考的試點;不過,有一門課——外語,我到最後都沒有完全適應那個老師,但我還是堅持貫徹的我緊跟原則,儘量靠近老師的套路。

我能考上清華大學,只因高三這一年堅持了這幾點!


4、有點小成績不能有半點浮華。

我們學校的高三,畢業有五次大的模擬考試,差不多兩個月一次,第一次我在全校排第九十八名,全班第十九名;第二次全校第九十六名,全班第二十二名;第三次全校第三十名,全班第五;第四次全校第十,全班第二;第五次我因故沒有參加。

看到我高考的結果和我剛入高三時的成績,你一定覺得這是奇蹟,我也不否認,因為我自己的一個口號就是“創造奇蹟”;但事實上,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踏踏實實地走,不敢有半點浮華。

5、面對高壓下調整自己心態。

我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用這樣的方法,度過了自己的高三,可以說每天都在進步,但這中間,也不能說沒有痛苦,沒有煩惱。只不過,我自己調節得比較好,儘量縮短了那些狀態不好的時間。

高三階段,每個同學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果擺不正自己的心態,就很容易在思想上徘徊不前,而徘徊的時候一長,就很容易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導致沒有信心,沒有興趣,厭學等“高考綜合症”。

我從小就喜歡長跑,參加過多次長跑比賽:高一時拿過我們學校冬季越野賽的第三名。對於長跑,我有一個體會:平靜的時候,跑得最好。心情煩躁、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去比賽是必輸的,而過於激動、拼命要求自己要怎麼樣怎麼樣,也很難在長跑中取勝,因為那種狀態下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結果前工後拙。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整好呼吸,大腦保持平靜,什麼都不去想,只要求腳下不停地跑。我現在回想起來,高三階段,不就是一次長跑比賽嗎?跑道很長、很遠,在這條跑道上,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想跑得快,只有保持平靜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