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王平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演义》中的地理天才

王平,字子均,本名何平。在《三国演义》中,王平是一个存在感不算太高的人物,主要活跃于后期。王平不识字,当然就没读过多少书,但是没读过书,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大老粗,王平有一项过人的能力,就是他对地势地形非常敏感,这种敏感度,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帮他做出重要的判断,我们来看他参与的两场战例。

不听王平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演义》中的地理天才

汉水之战

王平在《三国演义》第71回首次出场,正赶上刘备曹操双方最激烈的汉中之战。王平这会儿属于曹操麾下,由于他深明本地地理,所以作为徐晃的副将,和徐晃一同进军汉水。徐晃命令部队渡过汉水,背水列阵,但是王平表示反对。

王平:公明哥哥!背水列阵?那怎么撤退呢?

徐晃:你这个没读过兵书的货色!我这是效仿韩信的背水阵,此乃“置之死地而后生”!

王平:虽然我读书少,但是我知道当时韩信的对手缺乏谋略,如今对手可是智勇双全的黄忠、赵云啊!

徐晃:你这厮怎么磨磨唧唧,算了,我自己带马军过河,你带步军留在这边吧!

不听王平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演义》中的地理天才

徐晃不听王平的劝谏,带部队渡过汉水扎营,被赵云、黄忠左右夹攻,徐晃大败,部队被赶入水中,淹死无数。

徐晃死战逃命,回营后责骂王平不来支援,王平表示你自己强行去送,还甩锅给我?我才不接这锅!王平不服徐晃,连夜造反,投奔了刘备,从此改头换面。

街亭之战

不听王平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演义》中的地理天才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阻挡魏军援兵,派王平为副将,协助马谡防守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千般嘱咐,一定要在要道下寨,这样才能阻住魏军。但是马谡和王平到了街亭,看过地势以后,马谡决定去山上安营。

王平:屯兵当道,塞住五路总口,敌军纵有十万,也过不去!如果在山上屯兵,假如魏军突然赶到,四面围山,该如何是好?

马谡:你这个没读过兵书的货色!“居高临下,势如破竹”,魏军敢来攻山,我杀他片甲不留!

不听王平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演义》中的地理天才

王平:这座山,是绝地,如果被敌人断了水源,我军就不战自乱了!

马谡:你这个没读过兵书的货色!如果敌人断我水源,我军岂不死战?此乃“置之死地而后生”!

王平: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对了!上次这么和我说话的徐晃已经不在了……

马谡:你丫竟敢诅咒我!算了,本参军大人不记小人过,分你五千兵,你随意吧!

不听王平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演义》中的地理天才

马谡最后没有听王平的,分给王平一支部队让他自己安排,果然后来被魏军断了水源,蜀军军心大乱,街亭失守,全局崩溃,马谡也丢了性命……

结语

行军打仗,识地理真是非常重要。从这两场战斗来看,王平对地理的认知在其他人之上,由于主将没有采用他的良言,都导致大军战败,损失惨重。

那么,王平不识字,他这种能力是怎么得来的呢?

在我看来,王平的这种能力,应该就是天生的。就像《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李云龙当年跟楚云飞吹牛,说他天生就会看地图,给师长当警卫员时,第一次看图,就觉得真山真水一目了然。

不听王平言,吃亏在眼前:《三国演义》中的地理天才

王平这也是一个道理,有些东西,并不是书本上能得到的,可能就是天赋,再加上实践,如果强行生搬硬套前人的经验,总归要被血淋淋的现实给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