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的典故是什麼?

邊城泉


“拈花一笑”的典故在佛家中廣為流傳,同時在民間也是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段傳法佳話。



典故出處:

出處一:宋朝的禪宗史書《五燈會元·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圖-《五燈會元》)

世尊指的是大家熟知的釋迦牟尼佛,而摩訶迦葉則被中國禪宗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可見其佛法修為之高。

這個典故說的便是: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為了要讓天下眾生獲得佛法奧妙,特意率眾人請了釋迦牟尼佛來說法,並把一朵金色的波羅花獻給了佛陀,以表誠意。佛陀答應了大梵天王的請求,高升法座,卻意態安詳,當場一句話也不說,手裡只是拿著這朵金色波羅花朝大家看看。現場眾人也都靜默不語,因不理解佛陀這笑而不語之意,只得面面相覷。然而座下弟子摩訶迦葉,此時卻心領神會般地微笑示意。

於是,佛陀說:“我有朗照宇宙真相、領悟世間萬理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迴的奧妙心法,這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的本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這精妙的佛法也不能用語言文字來描述與傳授,自然不能依賴佛經,而只能靠自身感悟來體會這佛理了。現在我要把這個法門傳給摩訶迦葉。”

“拈花一笑”的故事自此流傳開來。同時,佛陀還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了摩訶迦葉,這也就是歷代禪宗繼承人接過祖師這個頭銜的時候,便會舉行的“衣缽真傳”的儀式。直到六祖惠能為了避免無端的爭奪,才把傳授衣缽的儀式免去。

(圖-齊白石·拈花一笑)


出處二: 明代僧費隱通容著《祖庭鉗錘錄》附《宗門雜錄》:“王荊公語佛慧泉禪師雲:‘餘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謂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夷花獻佛,捨身為床座,請佛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迦葉。’”

這就是佛教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個公案。

後來人們也就用“拈花一笑”來表示徹悟禪理、心心相印,會心之意。典故中佛陀拈花,是他的心在作用;而摩訶迦葉的微笑,也是心在作用;微笑著的心與拈花的心,兩者是平等的,無二無別,也是心意相通的。因此當摩訶迦葉微笑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藉此印證,並將精妙的佛法傳法給了摩訶迦葉。自此,不立文字不靠言語的禪宗心法也就流傳於世了。

(圖-明 吳彬 畫楞嚴廿五圓通佛像·達摩祖師)


典故寓意:

佛法本身所講究的“無相”也正是佛法中“拈花一笑”的默契依託。作為禪宗重要典籍及民間佛教的重要經書,《金剛經》中說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禪宗講究修心之法,而不以心取相,所以佛陀說所有一切諸相都不是真實的實相。所謂以心傳心,以心悟性,進而通透徹悟世間妙法,得道圓滿。《華嚴經》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即是講處處有佛,只要明心見性,自能體悟真知。

因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拈花一笑”比喻心心相印,彼此不明說便知了對方心意,表示一種默契的心境,一切自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清代李漁《奈何天·巧怖》:“伊為新至我,我是舊來伊。拈花一笑,心是口,不勞詮諦。羨只羨你這乖菩薩,巧阿彌,降魔秘訣授憑誰?”取的便是此意。

“拈花一笑”的典故流傳至今,也在後人之中有了更廣泛普適的用意。在“心態”這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體悟。佛陀在高升法座講授佛法時,靠的不是“苦口婆心”的言傳或是身教,而是心態上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傳遞與影響。佛陀傳授的是一種無言的心態,一種靜謐、安詳、瞭然於心的意念,這種意念包羅萬象,世間真理盡在無言的奧妙之中。而這些,不是言語文字所能傳達的,在自身對佛法有了精妙的理解與透悟之後,也便有了純淨無染、怡然自得、無慾無貪、無拘無束、不著形跡也無可動搖的信念與心境。這也是佛家所說的“真如妙心”、意會神通。

(圖-清 丁雲鵬 釋伽牟尼圖-局部)


“拈花一笑”體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平靜祥和、坦然曠達的心態。有了這樣通透的心態,人的境界自然也高了。不再為世間瑣事紛擾,不被凡塵俗念困頓,內心自可空靈透徹。

所以,當我們遭遇生活的坎坷時,也可想一想這“拈花一笑”的故事。同樣是修煉佛法之人,為什麼當眾人面面相覷時,只有摩訶迦葉會心一笑呢?這一笑,是對釋迦牟尼佛的理解與會意,也是對佛法的領悟。這一笑,也是對佛家坦然自若、無慾無貪之境界的領悟。若是我們都對朗朗乾坤的宇宙萬象、世間萬物有了更多的瞭解,也自然不會再糾結於眼下一城一池的得與失、榮與辱了。

眼前的坎坷入不了內心的法門。所有事物都有一個過程,如果現在的情況不是好的模樣,那也不用擔心,因為眼下的不如意,只不過是這過程還沒走到結束而已,終歸是要結束的。我們心裡領悟到這一層了,行動上也就不會惶惶不安了,內心的寧靜與泰然勝過生活中所有“有形的收穫”。若是內心一直困頓、焦慮,那人也自然難以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與世間真理對話了,人也就要錯過一些明瞭自身、看清自心的機會。

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佛為什麼會無慾無求、不悲不喜?因為佛已經昇華升道了,看淡也看清了人與世。我們普通人或許窮了這一生也難以達到佛的境界,但我們可以將佛的心態與心境延展到自己身上。領會到“拈花一笑”之意,其實也是沾到了一絲佛法的門道吧。





長夏CHANGXIA


拈花一笑禪宗歷史上的一個典故,出自: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世尊在靈山會,拈花示眾,是時眾皆寂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用現在白話解釋就是: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把金婆羅花獻給佛祖,之後大家退坐一旁。如來佛祖這時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

眾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摩訶迦葉尊者輕輕一笑,表示他已經會意如來佛祖所要表達的禪理。

佛祖就說:“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迴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以觀察智,以心傳心,於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


“拈花”的是如來佛祖

從典故中可以知道,“拈花”的是如來佛祖。那麼“拈花”蘊含什麼佛理禪機呢?其實佛祖要傳授的是一種詳和、寧靜心境,這種心境純淨無染、淡然豁達、無慾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

大梵天王獻花給如來佛祖,表面獻的是花,實際是一種尊敬。然而無論是花還是尊敬,還是其他的一切,如來佛祖始終不驚不喜,始終安詳自然。

而後弟子們不明白禪機佛理,又有迦葉尊者表示會意明白,如來佛也不縝不怒,始終祥和,不起波瀾。

這種心態就是佛祖“拈花”所要弟子們領會的。不因有所得或有所失而動妄。同時它又是佛祖本心所現,不是刻意為之,否則即是“著相”


“一笑”的是迦葉尊者

“一笑”的含義又是什麼呢?如來佛祖拈花而傳法,這種傳法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迦葉尊者一笑正是表示他感悟和領會了佛祖的傳法。

那為何是一笑,而不是數笑?不是大笑呢?正是因為迦葉尊者領會了佛祖要傳授的那種無慾無求,無嗔無怒,無喜無悲,四大皆空的心境,所以他微微一笑即可,多笑或大笑即是凡心,即是犯妄了。由於迦葉尊者自得慧根,精通佛理,修行精深,中國禪宗把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這就是“拈花一笑”的由來,它喻示了彼此心領神會或默契的交流。

佛家常有“不可說”,道家也有“天機不可洩露”,如果這個時候你都能明白不可說的內容或者天機,那麼也相當“拈花一笑”了。

實際上“拈”什麼不重要,拈果、拈葉都行,“笑”也不重要,點頭也行。關鍵在於“心”,因為“相由心生”。

謝謝,這就是我的回答,本人只是凡夫俗子,回答必有出入之處,若有精通佛理的朋友經過,請勿動妄,阿彌陀佛~


文藥書生


拈花一笑又稱為拈花微笑,是佛教的一樁公案,當時佛陀手拈花,大迦葉微笑,佛祖與大迦葉以心傳心延法,禪宗至此開宗立派,大迦葉也因此成為禪宗第一代宗師,至達摩為二十八宗師,達摩為漢傳禪宗第一代宗師。

要說起拈花微笑這個典故,是一個饒有興致的趣事,我們不惜篇幅地娓娓道來。

這個公案來自於存疑偽經《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注意,佛經就是佛經,為何貫以存疑偽經,很顯然,懷疑這個經典是偽造的。那如何判斷一部佛經人真偽呢,打個比方,我們平常在文件、證件或者票據上加蓋印章表明經審查合規或合法,在佛教也有類似的做法,判定一部佛經的真偽也使用加蓋印章的方法,不過不存在實體的印章,只是存在這個印章的判定標準,即三法印或者四法印判定,三法印的標準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如果加上“有漏皆苦”,則為四法印,對《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判定,不管如何對照三法印或四法印都有諸多疑問之處,故列為存疑偽經。最明顯的就是大藏經到目前尚沒有收錄。到於為何沒有收錄還有另一則傳說,宋代雲門宗僧重顯(後稱雪竇禪師)的《頌古百則》中有“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一句,惹怒了宋神宗,說誹謗聖皇不得入藏。

其實對佛經我們真的沒辦法從歷史的角度進行考察,因為古印度沒有歷史,更沒有紀年,經典的時間混亂不堪。所以其真偽也就到此為止。下面我們不妨先看一下此經中關於拈花微笑的故事梗概了。

一、序言部分-佛陀還眾生實地東遊考察

佛陀在大靈鷲山說法,參加大會的有八萬大比丘、八萬菩薩。還有無數凡人、天人、海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神仙,這裡邊還包括阿闍世王(北印度摩揭陀國王)、波斯耨王(中印度憍薩羅國王)、宰官(政府官員)波羅門(學者)。地獄的焰口餓鬼、金色師子(畜生界的王)、六牙象王(菩薩、玉皇大帝等的坐騎)、非人(精靈),總而言之,三界的各種眾生都包羅進去了。在八萬大比丘中,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摩訶目健連、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三位尊者為上首,八萬菩薩以觀世音、阿逸陀、行願普賢、文殊師利四位菩薩為上首。所有的參加法會的眾生各自禮敬佛陀完畢後,退後安坐在一旁開始聽佛陀說法。

佛陀與多寶佛一起進入靈塔下,眾生圍繞二佛,從印度飛往東方行程十萬裡,來到現在的中國的五臺山,也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就開始介紹了,說這個國家以後要興盛佛法,如何興盛的呢?興盛分為三段,在說興盛之前,先把三界簡明說一下,三界分為欲界(有6天)、色界(18天)、無色界(4天),其中色界的四禪十八天,每一層天的天主稱為‘梵天王’。初禪有三層天,自下而上依次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三天,依次是‘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三天依次是‘少淨天、無量光天、遍淨天’;四禪九天,依次是‘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 當時觀世音菩薩化作三禪天的少淨天梵王,從其宮殿下生到人間的王宮,形象為龍身,為人間演說了八卦五行學說之後,就隱沒歸還天上,歸天后為東方青帝,主管春天。這就是我們距現在7000年前的伏羲氏。

  • 然後,觀世音菩薩化作初禪天的第二層梵輔天王,從其宮殿下生人間王宮,形像為牛頭人身,為世人演說醫草百藥和治療方法等,之後就隱沒歸還到天上,主管夏天,這就是距今6000年的炎帝,號稱神農氏。

  • 再後,菩薩又化身為帝釋天的天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玉皇大帝,這個地位相比於上面的色界中的諸天要低的多,因為屬於三界之中的欲界,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叫忉利天,帝釋天居於忉利天中央的善見城,周圍四方各有八個城屬於其統轄,共三十三城又叫做三十三天,其實是在同一平面。這樣觀音菩薩從帝釋天的天宮下生到人間王宮,以厚德載物的人品,為世人演說人倫道德和五倫身法,說完此法後就從地隱沒歸還天上,主管大地。這就是距今5000年的皇黃帝軒轅氏。

從這裡不難看出,是不是像個神話,無論十萬裡,還是5000,6000,7000的說法是不是有點亂,關於主管春天,夏天和天地等,我們在《山海經》中就能找到記述,三山經中講到五個天帝,東方青帝,司春之神,五行屬木;南方赤帝,司夏之神,五行屬火;北方黑帝,司冬之神,五行屬水;西方白帝,司秋之神,五行屬金;中央黃帝,中央之神,五行屬土。

若此經晚於三海經,則是否從三海經抄入則就無從知曉了。若此經早於三海經,也就無從考查了。不扯了接正文。

伏羲氏、神農氏和皇帝是中國古代的三大賢聖,按這個經的說法,皆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化現而來,因為中國與觀音有緣份,當到末法時代,眾佛說的佛法會因緣盡而滅,但觀音所傳的三皇之法永遠不會滅亡,意思是中化文明是佛法的另一種化現。你看把佛法的地位抬的很高,我們只是講個故事,不去探討這個雞與蛋的問題。

佛祖說完之後,三王出來說,頂禮佛祖後說,佛說的是這樣的。

之後,佛陀又從座上起來,帶著三王和大眾,又向東習了萬里,到了海中有一國土上,這個國叫“大日發”,說以前觀世音化作色界的第十天的梵天王時(就是四禪天的福生天),宇宙沒形成之時,告訴初禪天的梵眾天王,你去創造欲界6天和天地,這樣一看,《聖經》“創世紀”的事就是這個事,西方的上帝就是梵眾天王了。

觀世音菩薩吩咐完後,自己又化成梵眾天王去完成了創世紀的事了,可見親力親為,創造海中之國和山河草木。之後,有個天女收妙辯財,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也來到人間作王女,於是就有了太陽和月亮,其民眾無數,這個國家中有觀音像。說到了末法時代,眾佛的佛法因緣盡而滅時,只有觀音的正法以其他善巧的方式永遠存在。

這個大日發,有人說是日本,但大多認為是美州,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就是觀音像的遺蹟。

佛陀說完了這話,天女妙辯財現身,頂禮佛足後說,佛祖說的這個事是這樣的。

然後佛陀又從座中起來,帶領天女和大眾又向東飛,到了海上很多國土,說這些國家的眾生,其根性和畜生相近,雖然我的佛法流經此地,但沒人悟道,也只是結個佛緣而已。佛陀所說的這些地方,估計是指那些落後的其他大州了。

佛陀帶領眾生把地球考察了一週後,飛加到原來的靈鷲山,然後敷座而坐,告訴眾生說,我不久就要走啦(涅槃),你們還有什麼疑問可以隨便問。

這時大眾都默不作聲,等待佛祖升座說法。可是佛祖卻不顯示神通之相,而顯示了諸多妙相,如:成就妙大方廣佛心真如蓮華、成就無數億劫前受用法身、成就佛佛能盡究竟諸法實相、成就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一體的實相.....又開示了凡夫心中原有的佛心和凡夫成就佛的大妙法。

為什麼要顯示這些妙相呢,並且也不升座說法?這就為以心傳心打下伏筆了。

二、佛陀開始以心傳心-說心法

這時候主管娑婆世界的初禪天大梵王,名叫方廣的出來了,注意這裡所說的主管娑婆世界是指它管轄的那個初禪三天,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娑婆世界。他以三千大千世界為根,生化出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退下來作禮對佛祖說,你成佛五十年來,用各種佛法渡眾生,如果還有什和沒有說的最上等大法,請為我們開示,說完後,自己化作法座,覆蓋莊嚴的天衣,懇請佛祖就座說法。

這時佛祖就座後,只拈花而不言語,大會中眾人不解何意,面面相覷,此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祖拈華示眾,以傳達佛法。加上之前佛祖所示現的種種妙相,豁然開朗破顏微笑起來。佛祖見此情景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

就是說我把凡夫成佛的第一真諦傳給大迦葉了。說完後再不言語了。

尊者摩訶迦葉從座位上起來,禮敬佛陀之後,對大眾做了總結,說我回憶起過去無量劫中的事,無論是跟從燃燈佛修行,還是在跟你佛陀處修成阿羅漢。以後聽聞了各種大乘佛法進入菩薩道,一直到修行向成佛接近,這種智慧從何裡生出來的?其實凡夫這顆心和諸佛的佛心都是一樣的,凡夫若能看到此佛心即成佛道。所以這顆心並不在言傳和文字當中,只在自己的心中,只能自悟。

佛陀說,大迦葉啊,你說的對啊,七佛所傳的佛法都是像法,他們的弟子傳承的也是像法,我涅槃後,佛法大法藏的傳法責任從今天開始就交給你了。今天我傳你這個法是以心傳心的心法,你要負起尋找心法的傳人,不要令這個心法斷絕了。說完後離開法座回到原來的座位。

這就是拈花微筆的典故由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佛法有了透徹的理解以心會心,二是彼此默契心意相通。所謂的以心印心。


佛學漫話


佛祖有兩個大弟子:摩柯迦葉(頭陀第一)和阿難陀(多聞第一),摩柯迦葉專修苦行,修無執著苦行,阿難陀是世尊侄子,侍從佛祖多年,博聞強記,後世的大部分經文都是憑阿難陀的記憶而口述的,故稱為“多聞”。

有人懇請釋迦牟尼說法,獻上了世上難得一見的極品之花,然而,花無百日紅,花在枝頭都不能紅百日,離開了枝頭只會加速凋謝。因為懇請佛祖說法,人們採集了鮮花,對於花來說,這就是無常,無常緣於空。佛祖一言不發,拿起鮮花展示給眾人,聽者驚呆了,佛祖不講經,卻在那裡賞花,這時只有迦葉尊者(阿難陀)開顏微笑,迦葉尊者在笑什麼呢?

迦葉尊者在賞花,他認為花好看,這與世尊心心相印;

迦葉尊者沒有賞花,他在欣賞佛祖拈花的這一舉動,“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這也不錯啊!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珍惜美好的人、物、事和時光,活在當下,欣賞或者享受當前的美好的人、事、物也是一種修行。

還有一個故事,是一禪小和尚分享的,特意記下來的:新買的鞋子蹭到一點灰,都會認真擦掉,後來時間長了,即使被人踩了一腳,也懶得低頭看一下。感情也是一樣,起初你皺一下眉,他都會心疼,後來你哭的再傷心,他都無動於衷。人啊,總是學不會珍惜擁有的,其實所謂的新鮮感,不是和未知的人做重複的事,而是和同一個人,一起去體驗未知的人生。




邊城泉


佛祖拈花一笑,成為了禪宗的第一公案。

這個公案(典故)的來源於佛祖的靈山法會。

說的是佛祖釋迦牟尼被大梵天王請到了靈山宣法。

這個大梵天王是什麼來歷呢?

他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始神,佛教將其列入色界的初禪天之一,他騎著一隻大白鵝,東西南北四個面都有一張臉,象徵著印度的四個種姓,手持念珠,蓮花和經書。為什麼要騎一隻鵝呢?主要是印度人認為鵝是吉祥物,鵝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自己的想法,不和其他鳥類一樣嘰嘰喳喳,故有君子之德。


木木殿下


“拈花一笑”又叫“拈花微笑”是禪宗開宗立派的一個傳說典故。

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並恭請佛祖講法。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破顏輕輕一笑。佛祖當即宣佈:“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迴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以觀察智,以心傳心,於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後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這就是禪宗“拈花一笑”和“衣缽真傳”的典故。中國禪宗把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佛祖所傳的其實是一種至為詳和、寧靜、安閒、美妙的心境,這種心境純淨無染、淡然豁達、無慾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超脫一切、不可動搖、與世長存,是一種“傳法”、“涅槃”過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領會,不需要用言語表達。而迦葉的微微一笑,正是因為他顯現出法喜,而“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就成了禪宗的核心思想。


足下三尺


拈花一笑典故是說有一天,教主釋迦牟尼上課,眾多弟子地望著他,他卻一句話也不說。伸手從講臺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轉來轉去,好像在暗示著什麼意境?

弟子們誰也不懂老師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這就是“釋迦拈花”。這其間釋迦有個大弟子,叫迦葉,他靜靜的注視著。

據佛經記載,看見釋迦拈花,迦葉“破顏微笑”。宗教堂會,戒律極嚴。可就在這鴉雀無聲中,迦葉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儘管不是開懷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規的。這就是“迦葉微笑”的來歷。

師徒兩個神神怪怪的行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此時無聲勝有聲,師徒心意的相通盡在這拈花一笑中。

塵世間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絢爛如夏花,或如秋葉飄零,不管成敗榮辱,從容面對吧。

四季輪迴中的生命,風露榮枯。知春、識秋,拈花拂雪,活出個淡雅人生。

兩師徒這淡淡的一笑,其境界道盡了人的一生歷練!



華味尋


拈花一笑本源自靈山法會上佛祖拈花示眾,唯迦葉一人會心微笑。相傳佛陀在世時,曾經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他們以心印心,兩相契合。這也是禪的最初傳承。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從,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五燈會元》卷一)

釋義:佛在靈山法會上,突然停止宣講,順手拿起一枝金菠蘿花,似乎要給大家看。當時在座眾人均不知是何意,一個個默不作聲,只有迦葉尊者臉上忽然露出會心的微笑。佛於是說道:“我有清靜法眼,涅槃妙心,能夠明見實相無相,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當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於教外別傳一宗,首先傳給摩訶迦葉。”

(注:《五燈會元》是禪宗史書,共20卷。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杭州靈隱寺普濟編集。)


關於這個典故,有這麼一句話雁影很是喜歡:

“佛祖拈起了花,也非花也非佛,只是虛空中綻開的笑顏;迦葉情不自禁以微笑回應,哪裡又是迦葉?一剎那,心心疊印,性性相通。”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阿彌陀佛


雁影歸零


釋迦牟尼所傳示的,正是一中無言的心態一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呢國內用任何語言和行為來打破的。這種心態純淨無染,無慾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形跡,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僅只拈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的最好證明。實相:佛教語,指世間事物本來的面貌或狀態。佛教認為,實相也就是無相、空相。

無相:佛教語,與"有相"相對,是指擺脫對一切事物的有相認識後感悟真知的最高境界,即"於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

有相:佛教語,指具有外形、能區別於其它事物、會生滅變化的事物。因為佛教認為萬有皆空、心體本寂,所以"有相"就是"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本質其實還是"無相"。

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絢爛如夏花,或如秋葉飄零,不管成敗榮辱,從容面對吧.

生命如同四季,風露榮枯.知春、識秋,拈花拂雪,活出個淡雅人生.


還會有人


出 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拈花一笑”是禪宗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天,教主釋迦牟尼上大課,眾多弟子眼巴巴地望著他,他卻一句話也不說。伸手從講臺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轉來轉去,好像在暗示著什麼。弟子們誰也不懂老師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這就是“釋迦拈花”。

釋迦有個大弟子,叫迦葉。佛經記載,看見釋迦拈花,迦葉“破顏微笑”。宗教堂會,戒律極嚴。可就在這鴉雀無聲中,迦葉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儘管不是開懷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規的。這就是“迦葉微笑”。

這師徒兩人神神怪怪的行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

緊接著,釋迦牟尼講話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意思是說:徒兒們聽好了,我有絕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剛才已經傳授給迦葉同學了啦。你們要學,就問他去吧!

據說,這也就是禪宗的起始。禪宗的特色就是:傳道授學,講求心領神會,無需文字言語表達。我太懂禪學,但我喜歡禪宗的意境,那對世間美好的領悟,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莫過於花,我喜歡去默默的領悟花的語言!

我喜歡曇花的剎那燦爛。積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氣,都在這短短時間轟轟烈烈地迸發出來。全部的夢想和激情,壯烈與喝彩,頃刻間揮灑淨盡,淋漓快意。

望盡了爛漫輝煌的一刻,終有落櫻繽紛。殘紅善舞。你本來是燦爛過的,因此不怕被遺忘;你本來是熱烈過的,因此甘於安守一份不可言喻的靜默。就這樣,你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時光長河中那一瓣恆久的心香。笑靨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生命亦如你。

我喜歡蘭花的清幽。就那麼簡簡單單的幾片葉子,就一朵或幾朵白色的小花,卻歷經千年,依然悠遠飄逸。習慣了寂寞,不以無人而不芳。淡淡的,一體青凝不染塵。一種從容的生活狀態,不是甘於平庸而是細膩地去感受生活中並不缺少的快樂。遠離了喧囂繁雜,空谷晨鐘,不是自耳畔響起,而是自心田深處某個被遺忘的角落。青青一線,暗香浮動。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絢爛如夏花,或如秋葉飄零,不管成敗榮辱,從容面對吧。

生命如同四季,風露榮枯。知春、識秋,拈花拂雪,活出個淡雅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