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這些醫務工作者返鄉戰“疫”,只因一份責任

東營醫生返鄂探親,就地一線戰“疫”

山東這些醫務工作者返鄉戰“疫”,只因一份責任

“如果單位有支援武漢的任務,我可以立即出發。”這是趙志輝在除夕夜發給單位領導的“請戰書”。

“我是醫生,得去救人。”這是趙志輝在1月28日一早匆匆離家時對家人說的話。

“疫情不退,我定堅守。”這是面對人們關切的詢問,趙志輝簡短卻有力量的誓言。

趙志輝是東營市河口區河安社區衛生院主治醫師,春節前回湖北松滋老家探親,因疫情滯留,毅然投身到當地的醫療救援中。從1月28日急匆匆趕到松滋市人民醫院起,他就成為急診科醫療救助隊的隊員,一直堅守在救治一線。“我雖然只能算是東營援助湖北醫療隊的‘編外隊員’,卻能感受到與其他援鄂隊員並肩而戰的力量。”趙志輝說。

在湖北松滋,趙志輝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一個人”的堅守,可是在距他不遠的黃岡、武漢,來自家鄉的醫療隊隊員們正與他並肩,全力奮戰在戰“疫”的前沿。當單位向趙志輝要銀行卡號,要給他發放一線人員補助時,他拒絕了,他說:“這不是錢的事,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更是一名醫生的使命。如果有需要的話,就幫我捐給紅十字會吧,給更需要的人。

威海護士主動請纓返鄉戰“疫”

山東這些醫務工作者返鄉戰“疫”,只因一份責任

“主任,如果我們醫院派人去湖北,優先安排我哈,語言相通,水土更不是問題,與其遠遠的乾著急,不如回家鄉儘自己的一份力。”大年初一,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呼吸內科主管護師雷小娟立即跟護理部主任主動請纓。

2月9日,雷小娟作為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緊急馳援武漢。雷小娟的老家天門距離武漢有150公里,儘管如今的通信工具十分發達,甚至隨時可以與遠在他鄉的父母視頻通話,但雷小娟到達武漢的那一刻,才把消息告訴了天門老家的父母。兩位老人既心疼,又希望從醫的她能夠為家鄉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雷小娟說,“我覺得我父親的心理承受要好些,我媽知道消息以後給我發了一段語音,我聽我媽的聲音都在顫抖。”

雷小娟的父親還親筆給她寫下一封家書,其中寫道:“爸媽不擔心是假的,但是作為一個老基層,國難當頭,爸爸含淚也要支持你。每個有擔當的人,都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衝上去。你學了醫,這時候就是戰士。不是所謂的英雄,而是一份責任。看著如假小子般的你,爸爸心中感嘆萬千。萬縷青絲一刀剪,變身鬚眉護國安。應以丹心戰疫情,中華兒女當自強!”

湖北籍的日照醫生在武漢深藏親情

山東這些醫務工作者返鄉戰“疫”,只因一份責任

曹偉是莒縣人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我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目前在武漢市漢陽方艙醫院執行救治任務。

他的老家是湖北咸寧,離武漢只有30分鐘的車程,他卻只能止步於此。家鄉遭此大難,曹偉的心裡無比難受,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給家鄉作一點貢獻。他不想告訴父母他已經來武漢,卻又忍不住給姐姐打了個電話,詢問父母的近況。深夜無眠,三尺漢子,淚流滿面。他寫下了一封不能郵寄的家書:“兒子不孝,在這種時候不能陪伴在您老左右,只能在這更加努力的工作,為抗擊病毒盡一份心,為早日戰勝疫情出一份力……兒子是一名醫生,看到那麼多醫療戰線的同仁為家鄉請命請戰,兒子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兒子經過努力,終於也來到了武漢,來到了抗擊病毒的一線,這樣兒子就能多出一點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給家鄉作一點貢獻……

我們必將戰勝病毒,徹底取得疫情防控戰的最終勝利,那時候,我就回家跟您相聚……”(來源:大眾日報、東營日報、健康日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