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導語

長平之戰,這是大家都比較熟知的戰役,之所以熟知是因為成語“紙上談兵”的緣故,而絕大部分人對長平之戰的瞭解也僅僅侷限於“紙上談兵”,對戰爭的緣由、背後、細節、戰略意義以及除了秦趙兩國外其餘各國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均不太瞭解,所以筆者就為大家深度解析一下長平之戰。

交戰背景

自從秦國任用范雎為相後,秦國的戰略方向就發生了改變,從魏冉時期的遠攻齊國改為集中力量進攻韓、趙、魏三國。在這裡筆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其實秦國的“遠交近攻”真正意義上並不是范雎發明的。早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後,秦國的戰略就定為“遠交近攻”,只不過到了魏冉掌權後,秦國的戰略就被魏冉改為遠攻齊國了。實際上,魏冉之所以遠攻齊國極大原因在於魏冉的封地陶邑遠在東方,所以不斷進攻齊國在另一種程度上擴大了魏冉的封地。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上黨及周邊地區

在秦昭王採納了范雎的建議後,將兵力集中進攻三晉之地。從公元前264年開始,秦國派遣白起先後佔領了韓國的徑城等地,緊接著又佔領了韓國南陽與野王,將上黨與韓國本土的聯繫中斷。韓國的決策層一看,這再打下去就要亡國了,再加上歷代韓王幾乎只要戰敗就割地的思維影響下,韓國索性就把上黨當作求和的籌碼送給秦國了。

韓國的甩手掌櫃當的可是痛快,然而上黨的郡守馮亭卻不幹了。除了不想當秦國人的俘虜外,馮亭還有一個私心,他認為如果把上黨割給秦國只能換來短暫的和平,而如果自己率眾投降趙國不僅可以引起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爭,還可以讓韓國得到喘息。

在趙孝成王不顧眾人勸阻派兵接收了韓國上黨後,秦昭王大怒,隨即派白起、王齕進攻上黨。影響戰國曆史最關鍵的一戰爆發了。

喋血長平

在交戰前,我們來看一下雙方實力。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長平之戰這種持久戰,考驗雙方的除了為將者的智慧,另一個重要點就是後勤,可以說,這不光是兩國在軍事實力上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國力的比拼。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長平之戰前形勢圖

如今我們以後人的眼光來看,秦國相比趙國,無論是軍隊戰鬥力還是經濟都佔據優勢,此時的秦國已經吞併巴蜀,又進一步佔領了部分韓、魏兩國的土地,人口與資源都足以支持秦軍發動大規模作戰,尤其是商鞅變法後,秦軍的戰鬥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反觀趙國,趙國地處北方,雖然疆域較大但耕種面積過小,農業資源遠不如秦國。而且在趙武靈王死後,趙國有關於軍事方面的改革就全部中斷。那為什麼趙國敢接收上黨呢?筆者認為很有可能是在之前的閼與之戰中,趙軍打敗了秦軍使趙國的信心增強,準確點來說是趙孝成王一個人的信心增強。

秦趙長平之戰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 秦軍進攻戰國,上黨地方軍不敵,敗退。
  2. 廉頗守長平,以逸待勞,雙方拼國力。
  3. 趙國被離間,派趙括代廉頗。
  4. 趙括轉守為攻,秦派白起,趙軍敗。

根據史料記載,廉頗其實跟白起一樣都屬於進攻型的將領,而在長平之戰,廉頗卻一反常態選擇了堅守不出,從這就可以看出廉頗不愧為“戰國四大名將”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衛星地圖看長平的險要

廉頗很清楚,長平是扼守邯鄲的咽喉之地,在戰略上是不得不守的地方。從戰爭的角度上看,長平三面環山,丘陵眾多,又有丹河貫通,秦軍只能梯次進攻。同時趙軍是本土作戰,在運輸糧草方面比秦軍有優勢,雖然秦軍可以利用河流運輸,但補給線漫長,只適合秦軍快速作戰,一旦秦軍短時間無法取得勝利,那麼國力的壓力一定會迫使秦軍退兵。

事實也正是如此,秦軍為了打贏長平之戰,國內青壯年幾乎都投入了戰鬥,國內土地幾乎無人耕種。可以說,如果趙國不替換廉頗,再堅持一年,秦軍就會不戰而退。

從公元前262年開始,秦趙雙方開始在長平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戰爭。一開始,秦軍憑藉著士氣正盛在局部戰爭中取得了多次勝利,並攻佔了幾座城池,但對整個戰局卻沒有影響多少,趙軍的堅守不出讓以野戰為主的秦軍與白起毫無用武之地。

各國反應

在秦趙雙方在長平進行對峙的時候,其餘各國也沒閒著。齊、魏、楚都清楚一旦長平之戰是秦國勝利,那麼秦國將直接威脅到自家國家的安全。在長平之戰剛剛爆發的時候,齊、魏、楚就已經在密謀救援趙國的事情了。可以說影響戰局的除了兩國的國力外,另一個關鍵點就是外交了,秦國此時雖然強大,但還沒達到可以和六國聯軍抗衡的地步,秦昭王非常擔心當年蘇秦合縱六國的事件再度發生。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

我們先來看下此時其餘五國的狀態,韓國就不用想了,剛被秦國胖揍一頓,並且因為廉頗的“鐵桶”戰術讓白起發揮不出實力,秦昭王就把白起調來繼續攻打韓國了,自古無暇的韓國根本幫不上忙。

燕國自從燕昭王死後,輝煌一時的燕國因為繼任國君一代不如一代,國力直線下滑,在各諸侯國中幾乎是最低調的一個。(燕國在趙長平之戰失敗後還派軍進攻趙國想撿便宜,結果被趙國新招募的新軍打敗了。)

所以說剩下三國齊、楚、魏的態度就決定了長平之戰的勝負。在這裡筆者不得不說齊國與楚國的國君,秦、趙雙方在對峙階段,糧食的消耗是巨大的,趙國的糧草已經告急,派人到齊國借糧,趙國與齊、楚兩國唇亡齒寒的道理幾乎擺在明面上了,齊國的國君齊王建卻抱著兩國兩敗俱傷自己去撿便宜的想法,就是不借糧。而楚國的國君楚考烈王害怕自己救援趙國引火燒身,在猶豫出不出兵的問題上考慮了三年直到長平之戰結束。

相比於楚、齊兩國的不作為,魏國朝堂就清醒的多了。在秦昭王想以土地割讓來穩住外魏國的時候,魏國一致認為如果秦國最後戰勝,魏國根本沒有實力去找秦國要土地,所以一致上下選擇出兵。

可就在魏國要出兵的時候,趙國卻自己出了問題。在長平,秦軍不斷對趙軍發起猛攻,雖然趙軍就如同刺蝟一般的縮成一團,但死傷畢竟也是有的,就在趙軍死了一名都尉後,趙孝成王就坐不住了。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影視劇中的趙孝成王

首先,趙軍是被動防禦,所以沒有打過什麼勝仗,當然也沒有敗仗,可是對軍事行動很外行的趙孝成王覺得沒有勝仗消息傳來那一切都是敗仗,在加上糧草消耗巨大,又傳來死了一名都尉的消息。年輕的趙孝成王就以為長平要守不住了,不聽大臣的勸阻就派趙國重臣前往秦國議和。

我們以後人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如果趙國沒有派人去秦國議和,而是派人拉攏楚國與魏國,一旦給秦國造成三國合縱的假象,不敢保證秦國退兵,至少也能讓秦國打退堂鼓了,因為此時秦國的糧草也消耗不起了,國內更是15歲以上全部入伍,沒有人耕種。

歷史沒有如果,趙國的這番舉動可以說是趙國失敗的最大因素了,魏國和楚國一聽趙國派重臣去秦國議和,就都認為趙國已經沒有信心抵抗秦國了。魏國取消了出兵援助的軍事行動,楚考烈王還在猶豫,本來也有出兵的可能,一聽趙國要議和,也不打算出兵了。而秦國看到其餘各國都不打算救援趙國,就更不可能議和了。

大決戰

《上黨記》:“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秦坑趙眾,收頭顱築臺於壘中,因山為臺,崔巍桀起,今仍號之曰“白起臺”。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裡,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舊存焉。”

從《上黨記》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秦軍與趙軍大致是隔水對峙,兩軍營寨大概綿延東西二十里,南北五十里的區域範圍內。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影視劇中的廉頗


王齕在攻下趙軍的西壘防線後,趙軍在廉頗的率領下退守至丹河以東,以丹河為屏障繼續抵抗。三年來,秦趙雙方不斷對長平地區投入兵力。主場作戰的戰國雖然農業資源不如秦國,但勝在補給線短,秦國雖然依靠水運運輸,但隨著兵力的不斷投入,糧草消耗越來越大,如果秦軍在不能在戰爭中取得進展,整個國家都會被這場戰爭拖垮。

位於咸陽的宰相范雎從密探手中得到了一個情報:趙王對廉頗不滿。的確,不懂軍事的趙孝成王急需廉頗打一場勝仗,因為戰爭已經打了三個年頭了,整個趙國的經濟體系就快支撐不住了,再加上先前西壘防線的丟失以及廉頗的抗命不進,讓趙孝成王對廉頗感到不滿。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影視劇中的趙括

范雎得到消息後,大喜,立刻派人在趙國高層到處遊說且製造謠言,“秦軍根本不怕廉頗,如果是大獎趙奢之一趙括領兵,秦軍早就望風而逃了。”趙孝成王不聽老相國藺相如的勸阻做了人生中最致命的一個決定,撤掉廉頗,讓趙括率領20萬軍隊前去支援。

其實,關於這類的離間計,早在200多年前的吳楚之戰中伍子胥對楚國使用過,結果就是楚國幾乎亡國。對於先前這麼明顯的例子,我們不知道趙孝成王為何還會聽信謠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趙孝成王年幼即位,剛上任就要面對舉國之力的戰爭並且一打就是三年,也許是他面對著國內災荒無法等待,也許是趙括對兵法的熟練讓他真的放心,但不管什麼原因,他最初還是做了錯誤的選擇。

PS:其實還有一個點可能大家不知道,因為白起在戰爭之初就被調走了,三年戰爭除了結尾全是王齕帶兵打仗。趙括在面對趙孝成王時說過,如果對手是白起那麼他不會勝,但現在對手是王齕,那麼他一定會勝利。可是秦國在趙括前來支援的時候就偷偷的命白起前往長平指揮戰局了,直到交鋒之後,趙括才知道對手是白起。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秦國秘密換將白起的消息,趙國是毫不知情。趙括與之白起,就好比一個是剛畢業正要實習,一個是畢業多年的職場老油條,相比之下,兩者就很明顯了。

趙括一上任,就雷厲風行的改變了廉頗的防守策略,一來,趙王任用他,就是要趙括打進攻戰,二來就是趙括是新人,必須要用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不是隻會耍嘴皮子的將領。

白起故意輸了一場給趙括,隨後領兵退後十里,趙括以為自己就是秦軍剋星,留小部人馬交給馮亭守東壘,自己率領大軍出擊與秦軍決戰。白起先是退守從趙軍手裡奪下了西壘,然後命2萬精兵繞路進攻趙軍的東壘大本營,寡不敵眾的東壘很快就被秦軍佔領,此時的趙括處於秦軍的前後夾擊之中。

深度解析長平之戰:影響戰爭走向的並不只是趙括

長平之戰

如果此時的趙括沿丹河向南北兩岸突圍,趙國大部分軍隊還可以逃出包圍圈,因為秦趙雙方的兵力相等,秦軍也只是佔領了東、西二壘,秦昭王從野王派出的援軍還沒有到達戰場。可是趙括偏偏要跟秦軍決一死戰,在地形不利的條件下命令部隊全力進攻同樣擁40萬之多的秦軍大本營,與當年進攻趙軍的秦軍一樣,只能梯次進攻。就這樣,能夠撤退的時間被趙括浪費了,秦軍已經完成了對趙軍的戰略包圍,並且派騎兵部隊分批騷擾趙軍來消耗體力,同時秦昭王又徵調全國15歲以上男子充軍,從河內郡直插長平背後,將邯鄲與長平的聯繫切斷,阻止了趙國再派援軍的行動。

公元前260年九月,趙軍已被困46天,糧食已經吃完,絕望的趙括將剩餘軍隊分4個梯隊,輪流對秦軍進攻,企圖打開一個缺口,趙括親自帶領帶領衛隊衝鋒,中數箭而亡,英勇與悲哀同時在這位年輕將領的身上展現。

結語

從長平之戰中,我們能看到趙王的三次決策失誤導致了趙軍的失敗,可見作為領導,戰略決策是最關鍵的能力之一。

《孫子兵法》:“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廉頗很好的貫徹了這一點,在不知道怎麼打敗敵軍的情況下,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才是統帥應該做的事情。在廉頗防守秦軍三年的時間裡,雖然沒有做到進攻取勝,但卻把秦軍牢牢的擋在了長平前,可是趙括一上任,趙軍的防禦體系就開始漏洞百出。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趙括,那麼王守仁的“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不然的話,臨事便要傾倒”無疑是趙括真實的寫照。

而秦國呢,為了將趙軍徹底包圍,秦昭王親自前往河內郡,為了補充兵力,他先是將所有河內郡百姓加爵一級,然後徵調全部15歲以上的男子來攔截趙軍的運輸線。僅僅將七國國君的對比,不難看出秦國必將統一天下,而其餘六國在趙國初期明君輩出,可是到了晚期卻是一代不如一代。

長平之戰結束以後,更加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秦國統一六國的腳步了,而就在長平之戰後的一年,公元前259年,統一六國的秦始皇誕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